中国安防行业网

首页 > 行业研究 > 正文

中国安防工程市场发展研究报告
2011/11/8 9:06:00   中国安防行业网   中国安防产品行业协会专家委战略组   关键字:安防工程 安防技术      浏览量: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安防工程企业集群已经初具规模。从几个人的小企业到数百人的专业团队,安防工程企业经历了极其重要的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安防工程市场的蓬勃发展,是促进安防工程企业快速发展的源动力。从早期的金融、文博领域的应用,到如今的平安城市的建设,安防工程的市场也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中不断地变化。

  据了解,截止到2008年10月18日,全国拥有安防工程建设资质的企业达722家,其中北京451家,湖北183家,天津45家,广西34家。具体数据请见附表。

  1.4安防工程标准现状

  安防工程的标准化工作始于九十年代中期。当时,在标准方面,安防标准化的主要工作重心集中在产品标准的制定上,对工程建设唯一具规范性指导意义的就是1994年经公安部技术监督委员会批准发布的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1999年,由公安部、建设部共同立项,由公安部三处负责组织指导,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100)秘书长组织实施有关安防工程技术规范标准制定工作。经过前期调研和后期4年多的编制工作,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于2004年10月经建设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批准发布。这也是我国安全防范工程技术领域第一部内容完整、格式规范(符合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要求)的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也是我国20多年来安全防范管理实践和工程实践的经验总结。

  2005年,公安部科技局、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在北京召开了《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三项国家标准(送审稿)审查会。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三个专项规范批准发布后,应与《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配套使用,以满足安防工程建设的需要。2007年,这三项国家标准由建设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批准发布,并于当年的8月1日起实施。这三项标准也与《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共同配套成为工程建设的国家标准。

  进入2006年,随着“3111”试点工程建设的开展,TC100也加速了相关工程标准的制定工作。同年9月,TC100组织业内专家完成了《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试点工程标准体系(草案)》的编制工作。截止到2008年11月份,TC100组织完成并发布实施了12项《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系列标准制定工作。

  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工作开展,安防工程的系列标准基本解决了工程建设缺少技术标准及规范的问题,但我们仍然看到,针对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系统运营、系统维护保养、系统失效判定的标准仍有较大差距。

  1.5安防工程技术现状

  安防系统工程的本质是依照用户需求,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对各项安防技术和安全资源综合利用和有机集成的过程。与传统的以监控、报警、预防为主体的传统安防技术相比,今天的安防行业,已经步入了涵盖计算机、网络、通信、生物识别等高科技在内的综合集成的时代。这和以前的劳动密集型的安防行业相比,已经有了质的变化,成为了技术密集型的行业。

  经过长期的发展,我们把安防工程技术分为四类:

  (1)集成技术

  现代安防系统集成化技术是建立在系统集成、功能集成、网络集成、软件界面集成和多种技术集成基础之上的高新科学技术。

  安防系统的集成是根据安防系统过程防护的实际需求,优选技术和产品,将各个子系统连接成为一个完整、可靠和有效的系统工程;以子系统之间协调工作,发挥整体效益,达到整体优化之目的,而不是各种设备的简单拼接。

  系统集成化消除了原先以人工在各系统、计算机和硬软件设备之间建立的连接,这就可通过在多个平台间处理信息,以快速、有效地提供所需信息来完成用户要求。

  (2)风险评估技术

  目前来看,我国安防行业的评估评价技术还很薄弱。公安部在2004年以来分别专题立项研究,如安全防范系统评估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社会治安风险、动态预警、综合防控效能评估技术研究》,这些都为我国安防风险评估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5年11月北京市出台《大型社会活动安全管理条例》,条例中规定,大型活动安全谁主办,谁负责的管理。政府公安主管行政审批机关,要求活动主办方提交包括风险评估报告。这一地方法规的出台,拉动了社会安全风险评估的中介服务组织的产生,同时也对安防工程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2007年出台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中删除了对主办方在申请活动时所提供的风险评估报告要求,并将《条例》对大型活动的规范管理限定在“群众性”活动,将各地出台的“社会活动”做了调整,这样社会活动中包括政府主办的活动不在其列管理。公安部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专门立项研究社会重大活动安全风险评估技术和方法研究,为今后大型活动安全风险管理市场化奠定基础。可以预见,未来大型活动的风险管理评估服务必然市场化。

  (3)软件技术

  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软件技术一直以来成为了安防企业的“软肋”。软件在安防领域的发展,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最初的由摄像机+切换器+监视器的模拟监控时代,信息的传输和切换显示控制全部通过电路来实现,还完全没有软件的概念;到以视频矩阵为核心的大规模模拟监控时代和以DVR为核心的数字监控时代,软件技术在安防设备中得到应用,这是软件在安防领域的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到了网络化监控时代的初期,网络化的远程监控成为新的应用特点,远程客户端软件作为系统的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而存在,是软件发展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厂商和工程商的利润也几乎全部依靠硬件设备的供应,软件的独立价值还没有得到体现,而软件的功能也只是能够实现较为简单的远程监控而已。

  第三阶段:安防监控和IT技术的结合推动了网络化监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安防的IT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并逐渐成为安防技术和业务应用的主流;而监控系统的组成结构也由原来的以监控硬件设备和模拟传输线为主体逐渐演变为以设备为基础、以IP网络为保障、以平台软件为核心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系统结构。

[1] [2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相关专题: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