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将是行业发展主要机遇
2014/7/10 10:25   睿商在线      关键字:智慧城市,发展机遇      浏览量:
智慧城市建设,被管理者看作是城市化进程中推进政府管理和服务能力的最有效手段。据工信部《2014年ICT深度报告》统计,目前,中国100%副省级以上城市、89%地级及以上城市,以及47%县级及以上城市都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在政府财政主导投资的信息化建设之中,涵盖整个政府运营、管理和公共事业服务的智慧城市产业,在过去的6年之中一直都是巨大的热点,同时也是政府及公共事业信息化的核心所在。而随着国家对于城市化,以及城市未来发展规划的进一步深入,智慧城市在相关行业,乃至整个信息化产业中的重要性都将持续不断地上升。

  2014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在这一份推动未来6年城镇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之中,明确地对智慧城市的“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利用,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实现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强化信息网络、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强化信息资源社会化开发利用,推广智慧化信息应用和新型信息服务,促进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增强城市要害信息系统和关键信息资源的安全保障能力”提出了具体化的要求。这对于未来整个智慧城市产业的发展,无疑将起到重要的指导性和推动作用。

  智慧城市建设,被管理者看作是城市化进程中推进政府管理和服务能力的最有效手段。据工信部《2014年ICT深度报告》统计,目前,中国100%副省级以上城市、89%地级及以上城市,以及47%县级及以上城市都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而自住建部开始公布国家智慧城市试点项目并与国开行合作,计划在“十二五”的后3年内提供不低于800亿元的投融资额度支持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以来,智慧城市的试点数量已经达到193个。目前,全国各地建设智慧城市的投资规模已经达到千亿级别,而预计未来5年内,智慧城市投资建设的相关规模将达到万亿元。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业界对智慧城市产业仍存在过度期待的状况,在智慧城市产业之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仍然需要全业界共同努力克服,而最终实现真正的智慧也需要经历漫长的规划、实施和服务过程。而在当前阶段,最主要面临的挑战则是来自顶层设计和业务模式两个方面。

  在顶层设计方面,由于不同职能部门和公共服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以及利益纵横交错等原因,智慧城市的整体统筹建设相比传统的行业有较大的难度。尽管许多城市对智慧城市建设有较高期望,但对于跨部门、跨平台应用实现的难度也往往会估计不足,从而在实施过程中出现期望与实际脱节的情况。

  而要实现不同分割的条块和竖井之间的联通,真正通过云和大数据的手段来实现信息的共享,仍需要城市决策者和方案设计者共同努力,打破各个行业和部门之间的壁垒,整体提升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运行效率。

  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专业团队运营管理和新型信息技术的支撑,因此需要整合多个行业资源优势,积极合作,共同建设。而方案的顶层设计者——无论是大方案商、设计院还是电信运营商,都需要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决策者展开充分的沟通,充分了解决策者希望整个智慧城市体系实现的内容和先后次序,并充分调动资源,根据现实状况设计出高可行性的全套方案,才不至于在实施和服务的过程中出现与原有的规划彻底偏离的局面。

  而在智慧城市的运营模式方面,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的方案商需要通过创新的形态和模式,帮助政府决策者解决诸如资金等一系列难题。由于智慧城市建设规模巨大,对建设资金的要求也往往会成为天文数字。以二线城市武汉为例,其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投资超过800亿元人民币。而对于那些财政收入来源有限的中小城市而言,即便是小规模的“部分智慧化”建设投入,也需要政府部门引入新的资金或通过新的业务模式解决资金问题。

  建设方通过为政府量身定制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帮助政府吸引到来自第三方的资金支持,同时通过出让智慧城市中部分职能部门的收入分成形式实现偿债,从而会形成一个良性运作的有机生态圈。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