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进化,无人机在公共安全领域应用愈加广泛,不仅可以提升作业效率,还可以大大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安全,近日,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在提到了智能无人应急救援装备和社会化应急救援服务,专项指出,“无人机”在灾情救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作为专业设备,行业应用领域的无人机,越来越多的协助我们完成各项难复杂任务和高风险作业。但在团队协同层面,无人机距离实现真正的“空地协同”, 尚存在差距。
飞手作为无人机的操控者,第一时间获取信息,但如何将其从飞手端高效传递给其他协作人员,成为打通“信息孤岛”形成端到端协同作业的关键。
无人机搜救高效,但信息传递仍只能靠人
在浙江金华,一起用无人机成功找寻走失老人的报道中,正反应出了这一现象。我们看到了无人机升空后不久便发现了疑似走失老人的热源信息。但在地面人员前往救援的过程中却依然困难重重,主要原因是无人机看到的画面信息难以“精准”传递至地面人员。飞手仅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告知地面团队其大概方位。
从报道不难看出,无人机确实在搜救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侦查作用,但飞手在空中捕捉的信息无法第一时间精准同步给地面的搜救队伍,空地协同的效能仍亟待加强。
信息传递
空中+地面何时才能“零时差”
空中和地面信息同步的难题,也同样发生在森林大火抢险的救援中。救援人员因大山里面视野有限,且地形复杂,有概率出现大火围困的情况,威胁救援人员生命安全。飞手通过实时监测火势动向,提前预警,指引行进方向,但因信息沟通时效性和“直观性”,在着火点信息传达的实时性与准确性上,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
“时间”是抢险救援工作中生命线,在自然灾害发生之时,及时作出风险预警,保护生命及财产安全至关重要。往往在大规模的团队协作中,各救援岗位信息同步非常关键,指挥中心及时全面的获取信息,才有利于高效、精准研判。无人机空地信息协同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空地协同升级打破信息壁垒
期待行业破局者
对于安防工作者来说单纯获取信息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让无人机技术真正串联空地力量,实现真正空地协同一体化,才能发挥更大效能。
从发现目标、到指引路线和区域,无人机在未来必将承担起更多的信息采集重任;地面协同团队,也将依据更加精准、实时的空中指引,让一项项艰巨的任务迎刃而解。
相信,伴随无人机技术的再进化,行业也在期待着实现它的“破局者”。以科技创新打破信息壁垒,以无人机技术为基底,创造出更加完美的信息同步解决方案,实现高效的空地团队协同,为社会的公共安全保价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