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要闻 > 正文
合肥全面打造“城市大脑”标杆
2021/10/18 09:46   安徽商报      关键字:合肥 打造 城市大脑 标杆      浏览量:
2017年8月21日,合肥市数据资源局正式揭牌;2020年,全市数字经济产值突破4000亿元;2021年,合肥入选“2021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
  从零起步,一年一个台阶。
  2017年8月21日,合肥市数据资源局正式揭牌;2020年,全市数字经济产值突破4000亿元;2021年,合肥入选“2021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
  补足短板、整体提升、全面引领。合肥聚焦“夯实数据基础、做强城市大脑、创新应用场景、做大数字产业”,全面打造“城市大脑”标杆,数字化已经从公共服务领域延伸到合肥数字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
  锲而不舍,逐梦数字经济高地
  围绕打造具有国内比较优势的数字经济高地目标,合肥市坚定不移实施数字化战略,不断突破数字技术创新,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实现数字经济多点开花。
  在省会城市中率先出台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规划,深入实施“136”发展行动计划:以数据资源为1个核心驱动,构建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数字技术创新体系、数字经济产业体系等3大体系,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建设、关键核心数字技术突破、数字新业态培育、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工业农业数字化转型、服务业数字化升级等6大重点任务;在全国率先启动市级数字经济产业创新试验区建设,明确高新、庐阳、蜀山、包河为试点区域,在数据要素流通、市场主体培育、应用场景创新、产业生态构建等方面先行先试。
  强力统筹、深入推进,合肥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全国第一个量化认定大数据企业,累计认定市级大数据企业741家;产业数字化加速推进,万家企业登云超1.3万家,累计建设117家智能工厂和1107个数字化车间;连续四年举办中国(合肥)数字经济创新峰会,持续营造数字经济发展良好氛围……
  数字赋能,提升智慧生活感知度
  如今的合肥,群众办事可以用“多快好省”来形容。
  办理政务事项,线下不方便线上办,窗口不能来手机办;出门路上怕堵车,智能交通实时调控疏导拥堵路段;看病就医,通过互联网预约挂号,再也不用排长队……这一系列的变化,源于合肥建成了一个以海量数据资源为基础、打通城市各条神经网络的智慧城市大脑。
  四年来,合肥市建成了统一的市级大数据平台,接入全市近200个业务系统,汇集数据10249类330亿条、电子证照276类4557万套,实现政务数据纵向全贯通、横向全覆盖;搭建数据中台、智慧中台、业务中台、时空中台四位一体的“城市大脑”中枢架构,实现城市数据资源、数字技术、数字应用的统一标准管理和统筹规范应用,助力城市数据价值深度挖掘和数字服务质量高效提升,促进了业务部门服务应用相互衔接。截至目前,政务数据共享率达到100%,非涉密公共数据开放率达到100%。
  通过优化审批流程、精简申报材料、降低办事成本,实现市县平均承诺时限比2019年压缩59.7%,平均申报材料比2019年压缩58.8%。2020年,合肥市获评“网上政务服务能力非常高”,连续三年获此殊荣,在32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四。
  持续护航,营造智慧城市新活力
  牢牢把握数字时代新机遇,跑出数字经济发展加速度。
  合肥在全国成立首个大数据行业党委,积极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推动大数据企业营造数字生态、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智慧城市,拓展“数据帮”党建内涵,提高行业党委的创造力、凝聚力、向心力,提升全市大数据行业的产业发展效益。
  在9月18日举行的首届量子产业大会上,合肥量子城域网正式启动建设,建成后将对涉及国计民生的网络信息系统进行保驾护航,助力合肥打造创新驱动、全球领先的“量子中心”。
  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标杆智能工厂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到2025年,力争合肥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1%,建成“数字中国”领先城市,城市数字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形成全域感知、泛在融合、安全可靠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数字化治理能效全面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水平更高,成为具有国内比较优势的数字经济高地。
  驶入快车道,跑出加速度。数字合肥紧紧围绕满足城乡居民的期盼,运用智能互联技术推动基层公共服务的社会化、精准化、智能化、精细化供给,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