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安防业已经进入行业应用市场细分的时代,以平安城市建设和智能交通建设为代表的定制化系统越来越大。分布广泛、特性各异的规模监控点的统一管理,不同区域、不同权限的分级架构,视频技术与报警、门禁等安防子系统的融合共建等一系列技术难题需要逐一攻克。进一步深入思考,不同业务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尚无标准接口,不同厂商的不同类型系统,尚未能真正实现全面联动等行业现状也需要面对。而对行业用户而言,视频监控资源和其他信息资源一样,需要结合业务需求进行整合、联动和深度应用,这对安防企业的综合能力提出挑战--多业务需求,当前如何应对?
针对这一难题,早在2008年,力维认识到监控系统与各行各业的关联性日趋紧密,监控统一、业务统一、标准统一、网络统一、安全统一、管理统一所形成的“六个统一”模式,必将成为安防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于是率先确定了“统一监控”的产品理念,这引起了业内强烈关注。力维通过创新的理念和高技术的支撑。利用统一监控可以将所有有用的数据信息通过监控网络进行统一传输管理,使数据获得最大价值的应用。
近日,力维副总裁张雪林先生在接受中国安防行业网采访时,就“统一监控”从技术角度详细分析了安防技术与云计算结合以及在当前行业挑战下,如何秉承统一监控理念创新应变。
力维副总裁 张雪林先生
中国安防行业网:您如何看待“统一监控”这一提法?力维产品及解决方案中是如何体现“统一监控”理念的?
张雪林:统一监控将是大势所趋,随着监控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能够打破终端和软件的壁垒,脱离以监控设备或软件为核心的监控模式,而回归到监控本身,实现不同类型设备的互操作,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实现更全面的检测,更准确的控制。统一监控理念应运而生。
力维的“统一监控”内涵包含六大方面,自2008年提出以来一直贯彻于其产品与解决方案的设计中。第一是监控统一,系统融合视频监控系统,包括卡口、报警、门禁、周界等系统来建立统一的防护平台。第二是业务统一,系统采用模块化架构设计,具有专业化的网管服务功能,支持分级分域管理模式,适合建设覆盖广泛,多点监控的大型监控管理系统。第三是安全统一,运用多种安全保护技术,为系统打造统一的桌面安全、信息安全、服务安全、网络安全和设备安全六大安全体系。第四是网络统一,系统兼顾有线与无线监控技术,能够同时承载在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之上,充分发挥WIFI、3G等无线网络优势,建设立体空间监控网络。第五是标准统一,基于标准的编码压缩标准、设备接入标准、媒体传输协议、信令交互协议、系统互联协议等进行系统设计、具备广泛的开放性。第六是管理统一,系统以用户业务流程为基石,构建全流程监控服务网络,实现远程可视化作业或远程调度指挥,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效率。“统一监控,回归到监控本身,就是要实现因开放而能统一,因统一而能协同,因协同而能掌控,这是大安防时代的目标。”
中国安防行业网:在实战与协同成为当今安防的主题,云计算成为安防领域流行词时,“统一监控”能否借助“云技术”而站在云端看世界?
张雪林:在技术角度来看,云计算技术与安防专有技术结合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在IaaS层,资源虚拟化技术极大压缩了统一监控的IT成本。可伸缩的虚拟资源,提供了更廉价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有效压缩了统一监控系统的IT成本,物美价廉。二是在专业平台的服务上,基于PaaS层的负载均衡、目录服务、Web服务、版本管理、分布式计算等基础引擎(API)为定制更多的业务系统提供了基础,从而极大提升业务开发效率和灵活性。三是在业务层,以服务方式提供对外接口,极大提升统一监控业务整合能力。云计算可轻松实现不同终端的数据共享,不同业务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统一的整合接口,为跨领域、跨行业的功能系统提供无限的可能。“这个也是力维平台的优势”,张雪林指出,“将安防专有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结合,加强PaaS的二次开发能力,形成针对统一监控的PaaS,成为增加更多业务和实现更多个性需求的平台。”
中国安防行业网:随着安防业进入行业应用市场细分的时代的来临,定制化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宣传口号,统一监控如何应对个性化需求?
张雪林:当前安防行业发展的三大挑战,第一是个性化时代,行业定制化需求激增,用户需求相对不稳定,厂家疲于应付;第二是同质低价竞争导致产品盈利空间被大幅压缩;第三是互联网企业进入传统安防领域,产业链有面对被颠覆的风险。
面向未来的统一监控,对于个性化的需求以及用户需求不稳定,需要做到平台在架构上的统一及模型的统一,包括数据挖掘模型、业务模型、管理模型等,用统一监控的理念来拥抱变化。对于低价竞争,则需要充分结合云技术,加强UaaS建设,推动UaaS打通大数据共享瓶颈,整合更多业务,挖掘数据价值,黏住用户。而对于互联网企业进入传统安防领域,传统产业链面对被颠覆的挑战,需要通过统一规范、统一协议、统一接口深度整合产业链,吸纳互联网思维中有效部分如移动互联应用等来进行业务创新。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