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停车:穹顶、困境、突围之道
2016/7/20 09:02   百度百家      关键字:智慧停车:穹顶、困境、突围之道      浏览量:
2016年是资本环境走向理性的一年,汽车创业经历了早期的兴起、颠覆、补贴、厮杀,逐渐回归商业本质。走到创业的3-5年,行业的竞争格局和竞争焦点正在发生转移,创业者们正探入转型升级的深水区,经历一场中年之痒。

  站在年中的关口,我们从头回望,奉上年中盘点特辑。这一期,来说说智慧停车.

  从2014年开始,不断地有玩家涌入智慧停车领域,把静态交通当作继出行之后的另一大风口,企图成为下一个滴滴。2015年,停车创业获得资本青睐,获得千万级美元融资的企业相继曝出,停车创业者走入新格局之争。

  但是,经过2年的尝试,包括表中这些,近150多家的初创公司,目前却无一家突围。另一方面,背后越来越多的本地小玩家纷纷入局。不管怎样,想要避免出现飞蛾扑火的败局,新涌入的破局者就必须要看清前辈们都走过了哪些弯路,才能快速寻求出新的突破点。

  纯停车O2O:失败

  停车这一类公司最早以获取停车场车位剩余数据,然后从线上导流到线下停车场。

  代表公司: 2015年的北京萝卜停车

  为了获取数据,通过人肉地推的方式获取停车场的基础静态数据,再通过保安之手上传停车场的剩余车位的动态数据,取一个区间值按空、满、一般大致情况进行车位情况的区分。

  还有些公司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对停车场过去不同时间段的停车情况进行分析,从而预测将来具体时段的停车位空闲情况,不提供准确数据,只提供大致的空满情况。

  当然,实践证明,这两种方法最终都被证明为是失败的,是方向的错误。

  车位共享:规模待成

  车位共享是玩家提出的又一个概念。如果uber和airbnb能够成功,那么用共享的方式解决部分停车难的问题又有何不可呢?因此,创业者对车位共享充满了想象。

  然而,由于车位所有权和车位共享可靠性的限制,车位共享在一开始就举步维艰。纯粹信息化的方式已在国内外被证明为并不可行。

  第一类:智能地锁

  代表玩家:丁丁停车

  丁丁停车改装地锁,使用户可以手机APP遥控其升降,省去了车主使用前下车开锁上锁的功夫,此外还可以在车位闲置时,共享给其他需要车位的用户,但是智能地锁这一模式对资金、场地要求很高,市场扩张速度很慢,这一壁垒也限制了丁丁停车与福特的合作。

  福特将丁丁停车App融合到SYNC系统,车主使用系统可以直接控制车位锁的升降。

  这一合作的前提是,车主想要去的停车场恰好是丁丁停车的合作停车场并且恰好有车主共享停车位,满足各种条件之后才能在车内使用该车位共享产品,合作停车场的密度,使用人群的不可复制,都将是丁丁始终要面对的一个坎,如果不解决,逃不了沦为鸡肋的下场。

  所以说,停车创业的实质不会变,合作的停车场和停车位是赖以生存的基础,除此之外都是加分项,而非必须项。

  第二类:道闸出入口

  代表公司:ETCP停车 停简单

  车位共享的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出入口设备控制的技术方式,获得车位成为车位共享的运营平台。这是目前看起来更富有想象力的一种关于车位共享的模式,它解决了车位所有权和车位可靠性的问题,但这一模式的限制在于,道闸的不可控以及如何拥有足够的合作停车场。

  ETCP停车

  对互联网停车创业冲击最大的当属ETCP停车5000万美元的融资。从北京悦畅科技到ETCP停车,ETCP停车在早期走过了从小区月卡的线下充值卡支付到临时停车的线上支付的路程。

  只是这似乎都难掩停车创业的局限之处,如何通过高密度有价值的停车场的分布,来构建大众层面的感知度。

  ETCP停车去年想要通过三免政策(免费安装、免费维护、免费升级)来打通道闸出入口,获取车位数据。但目前来看这个愿景依旧很难实现。

  首先,即使是免费政策下的停车场谈判也并不容易,停车场的利益相关方间的博弈,并不见得会允许第三方涉及到自己的资金分配当中。其次,即便是免费安装了道闸,很多停车管理公司手动抬杆,或者把杆抬起来直接不用,这些人为因素仍然限制了车位共享的发展。

  停简单

  停简单最近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是乐视的入股。乐视对它的投资,基于在于其零派乐享的分时租赁平台,希望整合包括新能源汽车以及对应的充电桩、停车位等基础设施。这一年多来,鉴于新能源汽车的热度上升,关于停车位和充电桩结合的讨论也不断升温。但现实情况是,无法解决当前汽油车停车位问题的情况下,又如何能够保证解决停车位上安装充电桩的问题呢?

  代泊:切入后市场

  解决停车难的另一种方式是,干脆帮车主把车给停了,也就是代泊模式。

  代泊领域持续到了今年,甚至看起来成了停车细分领域当中的佼佼者。但无论是e代泊还是车钥匙,都在这一年内经历了不小的变化。

  代表公司:e代泊、车钥匙

  e代泊:

  在去年,e代泊从最初的医院代泊走向了机场代泊。因为无论是城区内的商圈代泊、商务区代泊或者医院代泊,在不同地区的可复制性上,远远不如机场代泊。不同城市或许有不同地点的停车痛点,但关于机场的停车痛点却大抵相似。

  机场代泊的服务场景更为确定,需求也更为稳定,所能提供的代泊服务也更为标准化,看起来这是条更合理的道路。

  当然,停车不止于停车,代泊不止于代泊,所有的停车创业者都有基于停车平台的美好想象。从代泊走向汽车后市场似乎是再正常不过的逻辑。

  e代泊于今年2月启动了从代泊服务向养车服务延伸的尝试,在停车期间为车主提供汽车保养、美容服务。所以就在上个月获得了米其林的战略投资,除了品牌和资本的背书外,意味着e代泊能够快速共享米其林驰加连锁服务体系,获取国内线下服务资源。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接下来的路却越来越难走,试想下,e代泊接下来的主业是客单价高的养车服务,还是客单价不高但频率也不会太高的机场代泊? 所以说, 以机场代泊为主的e代泊走向汽车后市场的同时也偏离了智慧停车的初衷。

  车钥匙:

  代客泊车除了从医院代泊,机场代泊之外,还有一类玩家是从商务区代泊出发,也就是所谓的城区代泊,车钥匙就是如此,开始通过自营改造无人值守停车场,将车停在自营的停车场内,让停车员成为现场巡视,并衍生洗车、保养等服务,实现代泊员的价值最大化。

  此外,车钥匙的另一项业务是与其它停车场合作,帮助他们出租、管理停车位,顺便进行智能化升级。

  停车场SaaS管理系统:2B的尝试

  代表公司:朋泊停车

  除了停车场出入设备和手机应用外,企业往往还需要提供一套面向B端停车场管理的停车场SaaS管理系统。只有通过具备图像识别核心技术的硬件,并能够联通C端车主线上支付和停车场的SaaS系统管理,才能拥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智能停车场系统。

  面向C端车主的停车创业困境,让另外一些人想到了另一个方向,纯粹面向B端?

  朋泊停车做的就是一桩2B的生意,为停车场运营商提供管理解决方案,试图通过标准化的后台操作系统,来管理停车位和停车场的运营人员,以此来避免收费员的灰色收入,减少运营人员,用一套系统来提高运营效率。

  据了解,朋泊停车的优势在于拥有金地集团旗下的停车场资源,可以在金地范围内的停车场内直接应用朋泊停车的SaaS系统。

  目前这个模式最大的阻碍在于很难落实,一些大型成规模化的企业比较好操作,但其他停车场则难以推行,因为一旦落实,将会影响中低层工作人员的利益,所以他们会找各种理由来排斥这种无形软件带来的就业压力。还是用老办法,手动抬杆。

  此外,刨除主观人为因素之外,当前市面上的互联网停车玩家,大多数都拥有了自己独立完整的智能停车软硬件系统。而且SaaS系统作为整个系统应用层面,并没有排他性的技术,未来可想象的空间实在有限。

  传统厂商:然并卵

  包括立方控股、捷顺和安居宝在内的厂商均是深耕停车管理系统行业多年的老牌厂商,他们或融资或定增剑指停车行业以及可延伸的社区或其他可能,但半年多过去了,似乎老牌厂商们也还没有在整个市场产生太大的影响力。

  纵然各大厂商可能有各自尾大不掉的效率问题,但整件事情究其根本,是充满了地域阻碍,可复制性差,谈判周期极长,企业议价能力较低,所以大厂商也不一定能玩得转。10亿,20亿人民币无法撼动的市场,他们能在这当中制造多少价值呢?

  未来出行三个方向的转变

  原有的模式没有跑通,但并不妨碍我们从中找寻出新的发展方向。

  1、充电桩

  今年以来最大的停车行业新闻,应该是乐视对停车创业公司的投资了, 而有消息表明万达也有该计划。 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对于基础设施的依赖也在逐渐增强 。充电桩和停车位的结合,是去年到今年,停车创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个新的方向。

  2、后市场

  后市场一直是停车创业者最美好的想象,目前e代泊已经算是成功切入了汽车后市场,ETCP也改版要做用车生活,先不说转化率能有多少,但是这一步有很意义,车云菌猜测,有了流量之后,未来停车领域的玩家或者通过平台导流或者自营维修保养,进军后市场。

  3、物联网

  在今年的世界移动大会上,华为发布基于NB-IoT技术的智能停车解决方案;宝马很早就开始投资停车相关服务;福特车机系统接入丁丁停车app,这些传统企业大佬想要入侵智慧停车,已经不再是嘴上说说的事儿了,所以互联网停车创业者们应该审时度势,尽早突围,因为有时候打败你的,往往是异族的入侵者。

  结语:

  2016年,互联网停车行业进入了一个缓步向前的时期,并没有爆点。比如反复强调的,关于合作停车场的密度,关于如何造就停车企业在大众层面的感知程度,以及停车创业的核心仍旧是停车场,无它。

  相较于洗车、养车等行业风起云涌的浮夸表现,互联网停车玩家显得更为沉稳。只是这种沉稳是不是一种慢性自杀,还留待时间检验。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