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安防的本质是安全
——试论安全防范系统的理论框架
2016/11/14 09:58   中国安防      关键字:安防,系统,安全,试论,初心,技术,防范      浏览量:
自2015年以来,在讨论修订《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之际,大家都再一次强烈感到了一种需要:随着安防市场发展和安防技术进步,必须重新审视我们的安防理论,梳理我们的安防理论体系,使之更科学合理,符合实际,提升我们的学术水平,帮助安防行业健康高速发展,以便更好地服务民生,服务社会。


6.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

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是指监控目标能够进入或者经过的,或者防护目标所在的,且易出现意外或出现意外后可能导致重大后果的区域和部位。重点区域和部位既可以是纵深防护体系的一部分,也可以单独作为独立设防的区域和部位,也可以在重点区域内设置局部的纵深防护体系。

从不同的空间粒度(空间比例尺度)层次,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可以差别很大。例如在一个城市内,城市的水源、发电厂或变电站、煤气站等是我们安全防范关注的重点,可以称作重点部位;而在一个变电站内,变电核心设备和输电线引进和引出区域是重点区域,值班控制室可以称作重点部位。

以事前威慑和事后取证为前提的思维,则往往直接以所谓的重点部位和重点目标为核心进行防护。

我们试着对重点区域或部位的选择原则进行了梳理(以下主要指安全主体为独立法人单位的情形):

l能够导致正常工作生活失序的控制设施:配电房(间)、安防设备间、涉及关键通信或控制装置的区域、计算机房、监控中心;

l能够导致财物损失的区域和部位:财务室、金库;

l能够导致出现爆炸、燃烧、有害物质扩散的部位和区域:油库、化学品库;

l重要物资的交接区:金库卸货区、化学品卸货区等;

l能够导致人员群伤的部位:厨房、空调新风入口装置、自来水泵房;

l能够导致内部人员逃生受阻的部位和区域:人员主要出入口通道、导致现场建筑结构出现严重坍塌的部位;

l容易出现人员聚集或者交汇概率高的区域:站台、广场区、停车场;

l一些设备人机交互存在安全风险的部位:电梯、自动扶梯、上下车的站台。

其实,除了空间上的重点说法,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个重点时间段的提法,如一些敏感时间段(特别的日期)、在一天的某个时段可能是某些案件的高发时间段。这是我们强调动态调整相关方法和策略的根据。

7.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是安全防范系统中汇集各类安防信息数据、分析处理数据、存储数据并能进行实时指挥调度的场所。它是安防系统,特别是技术防范系统的核心区域,通常设有专人值守。监控中心一般设置在安防系统防护空间内较为中心的、安全防护程度相对较高的地方。

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设置多个和多级监控中心,以达到便于管理、分布安全、快速响应、有序指挥的效果。

监控中心通常包括两部分空间:设备机柜所在的空间通常叫做中心设备间,值守人员所在的值班区域或值班室。前者应配置足够的供电和散热等措施,后者则应确保人员的基本生活和舒适环境。监控中心有时被称作安防控制室、控制室、中心控制室、安防值班室。我们应注意在同一设计方案中称谓的一致性,并尽可能采用标准化的称谓。

监控中心是安全防范系统的中枢神经所在,其对自身安全的要求要远高于安防系统其他部分的要求,是重中之重,应确保监控中心的整体防护能力。

8.边界

安全防范不可能在无限的空间域中实施,无论是从资源配置上,还是从空间粒度上,都存在极大的限制,这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化无限为有限,边界成为了安全防范自然的空间结构。

边界在前文已经提到,这里要强调的是在有形空间中,任何局部化的空间均存在边界。边界本身可以是实体类隔断的,也可以是虚拟标识的。前者往往是外周界,后者则更多出现在视频监控的视野中。

从防御进攻的观点看,边界是内外的分界线,具有鲜明的隔断效应,边界是对防范目标的重点关注区域,在其上设置的出入通道口是对监控目标进行监视的关隘。因此其本身的防护应是均衡的,不能出现木桶的短板效应。

纵深防护体系的周界一般具有实体的隔断装置,是具有真正隔离作用的边界,它的防护本身就必须达到均衡防护的效果。前文提到的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受控区是指以出入口控制所关联的相对封闭的空间,因此其边界和出入口本身的的安全性均衡防护要求尤其突出。

在无形的网络空间中,随着移动互联网等大力发展,信息数据的使用边界越来越模糊,因此,其面临的问题越来像是对监控目标的管理和控制,需要反复的进行身份认证和加密保护,而这个过程需要纵向的均衡保护的措施。



[1] [2] [3] [45 [6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