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发展即将进入实质性阶段。日前,据工信部科技司相关人士透露,目前物联网“十二五”规划正处在专家论证阶段,预计规划最早将于9月出台。此外,无锡传感网示范区规划已上报国务院。
据工信部原副部长奚国华此前透露,全国有逾90%的省份已将物联网作为支柱产业,且近乎所有一二线城市都涉足物联网产业园的发展。对此,不少专家持谨慎态度。目前物联网仅是一个概念,只有其真正带来了实质性技术革新才是有意义的,各界不应对产业规模盲目鼓噪。
多渠道被扶持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完稿,而物联网“十二五”规划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关注。所谓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赋予其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智慧的一种网络,被视为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的革命性发展。
根据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稿,预计2015年,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产业规模将达2000亿元,其中传感器100亿元,系统和试验检测700亿元,芯片、中间件和集成模块及设备产业600亿元,工程实施、服务开发系统和运维600亿元。
另据“规划”编制组成员单位之一的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在今年5月发布的物联网白皮书中预计,“十二五”末我国物联网相关产业规模将达到5000多亿元的规模,形成万亿级规模的时间节点预计在“十三五”后期。
据记者了解,中国已从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物联网发展多重支持。在技术要求上,工信部表示,要突破物联网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典型物联网应用示范,通过应用引导和技术研发的互动式发展,提升整体产业链的价值。据悉,规划将着力十大应用领域,并建成5到10个物联网应用的示范城市。
在资金方面,日前,财政部出台了《物联网专项基金管理办法》,希望通过专项基金引导加快产业培育和发展,近百家物联网企业将分获国家首次设立的50亿发展专项资金。据悉,首批资金主要运用于技术研发类、产业化类、应用示范与推广类、标准研制与公共服务类四大项目。与此同时,物联网产业同时还将享受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税收优惠,并加强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对其扶持。
多位专家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均指出,中国目前物联网产业体系已基本形成,且具有一定的市场,而政策性的支持足以保障产业的发展前景。但专家也强调,从长远看,虽然说物联网技术将是未来科技竞争的重要领域,但要达成万亿级的产业规模,至少短期内并不现实。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