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信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我们从IBM智慧城市的概念中可以具体、深刻地体会出智慧城市概念形成及发展的全过程。
“智慧城市V1.0”
2010年,IBM正式提出了“智慧的城市”愿景, IBM经过研究认为,城市是由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环境六个核心系统组成。六个核心系统有组织(人)、业务/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这些系统不是零散的,而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实现相互衔接的一种协作状态。
IBM提出的这一个概念,可以说:是智慧城市的基本定义,称之谓“智慧城市V1.0”。它是在智慧地球的基础上提出的,指出了构成现代城市的六大基础设施及实现它们之间协作关系的技术途径。
与此同时,我国相关企业也提出智慧城市的架构体系,如“智慧城市5大核心平台体系”,指出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手段感知、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类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智慧城市V2.0”
IBM发布的《智慧城市红皮书》指出:智慧城市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知识社会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强调通过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维基、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
《红皮书》指出:智慧城市是知识社会的城市形态,其基本特征是:全面物联、充分整合、激励创新、协同运作,核心是“可持续创新”。红皮书实质是论述“创新2.0”,但人们把它称为“智慧城市V2.0”。
智慧城市不但广泛地采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社交网络等技术工具,也注重用户参与、以人为本的创新2.0理念及其方法的应用,构建有利于创新涌现的制度环境,以实现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以人为本、持续创新,完成从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的跃升。智慧城市将是创新2.0时代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城市。
“智慧城市V3.0”
2014年,IBM与IDC联合发布了《引领更具竞争力的智慧城市3.0时代--创新、和谐、中国梦》白皮书,阐释了它们基于广泛的深度调研结果,归结出对于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的洞察与见解,并提出了以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移动和社交为代表的先进技术在智慧城市的应用趋势与智慧城市七大解决方案,为中国城市提升竞争力,跨越式进入智能发展新阶段提供参考与借鉴。
《白皮书》指出:“智慧城市”将从新产业、新环境、新模式、新生活、新服务五大方面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智慧城市充分利用信息互通和共享,挖掘新服务,分析确定优先改善领域,并通过兴建智能产业园的方式实现产业规模效应,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转型;“智慧城市”可以有效地提升能源管理和环境监控,从而保护环境;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建设模式将呈现多元化、定制化趋势,在以政府为主导的建设模式外,同时通过特许权经营、公私合营、企业主导建设运营、电信运营商主导建设运营等多种模式,共同建设智能城市;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可以有效提升市民的生活水平。此外、“智慧城市”还可以加强政府管理,促进服务型政府转型,帮助打造和谐城市的典范。这就是“智慧城市V3.0”。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