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O2O商业模式在国内的遍地开花,尤其是近两年社区O2O的大批淘汰和升级,对于社区O2O替代物业、去“物业化”的 “呼声”也越来越高,而最近政府出台的“拆墙”政策也有点耐人寻味,甚至某些媒体还出现了“以后可能不再需要物业公司”的惊人言论。
然而,事实上,物业公司一直是社区管理规范化的产物,优秀的物业体系可为社区业主提供周到的服务和安全,是维系一个小区日常生活和稳定的重要部分。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业主对优秀物业服务的诉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所谓的“去物业化” 很可能又是一大噱头。
“绕不开”的社区入口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去物业化” 趋势似乎越来越明显:很多社区 O2O 绕过物业公司直接针对居民提供各种到家、上门服务。由于物业公司的 “互联网化” 程度普遍较低,经营模式(以收物业费为主)相对还比较传统,以至于在早期的社区O2O发展中,物业仅仅扮演了一个观察者的角色。
直到万科的“住这儿”、恒大的“恒腾密蜜”、远洋的“亿街区”、中海的“优你家”等由物业公司自主推出的社区平台带来了“APP手机开门www.linglingkaimen.com”体验,才将纯线上社区O2O的入口最后一百米封死。
“社区入口的安全,别人提供不了”
物业公司扮演的是全社区系统的守护者,负责维护治安,维修水、电、供暖等基础设施,保护环境卫生,看管公共空间,催缴物管费用,甚至还须留意登记房屋入住情况,监理装修施工,处理邻里纠纷等各种庶务,可谓是业主身边的“大内总管”。
物业虽然占据明显的地利优势,但在目前落地的很多社区 O2O 项目中,并没有让物业公司参与进来。
物业至今错过了哪些O2O服务?
(1)房屋租赁、二手房交易大多是由业主与房产中介公司经纪人单线联系,而各大房产中介门店就在社区门口扎堆(物业有 BBS 论坛,社区群,公众号等原本可以轻松成为供需双方的撮合者)。
(2)装修改造周期长、涉及环节多、材料多,业主没有时间全程跟进,而很多装修公司监理容易出现偷工减料项目,第三方的家装 O2O 平台等出来后被业主接受(其实,如果由物业公司承担派遣服务人员,担任装修监理再适合不过了)。
(3)除了京东到家、58 到家等此类 O2O 平台外,很多垂直的 O2O 项目以单品切入社区市场,比如 e 袋洗就跨过了很多社区家门口的干洗店,成为洗衣市场巨头后,又招募社区闲置劳动力当小 e 管家,做社区共享经济。用户逐渐开始通过手机找家政服务,而不像过去遇到问题就找物业。
(4)一些社区 O2O 大力整合便利店(小卖部)提供生鲜、蔬菜在线采购配送、费用代缴、上门维修等居民日常消费服务;也有一些社区商超 O2O 与物业公司合作,但跨过物业公司也无伤大雅。
(5)速递易,等快递柜子的出现一度让物业“不知所措”。
(6)针对社区内的洗车、P2P 租车等项目也多了起来。站在物业管理公司的角度来看,本应该很容易得到的市场正被越来越多的 O2O 项目蚕食,或者说物业管理公司在 O2O 浪潮中发挥出自身的优势。
物业公司自身的先天优势
不过,即使在社区 O2O 大举携大量资本的冲击下,物业公司仍然拥有无可替代的优势:
(1)物业的ERP 系统里有业主的真实数据,这表明物业公司在满足业主需求上占据先机。
(2)业主倾向于与商家、邻居等保持陌生的“弱关系”;而业主与物业之间却是 “强关系”,正所谓 “低头不见抬头见 “,有点抱怨、摩擦很正常,只要服务一点一滴的在改进,业主是能感触到的。
(3)由于社区的天然壁垒----社区大门、单元门让互联网 O2O 项目一时找不到北,这为物业公司转型赢得了时间。
令令开门针对新老小区提供的二维码开门、临时访客二维码解决方案,可以通过物业自身的手机APP解决业主和访客的出入难题,不仅能替代传统门卡,提升访客管理效率,大大降低人力成本,此外,通过令令开门手机梯控,二维码梯控可进一步完善社区出入”关卡“的权限管控。
依靠强大的权限管控系统,从根本上提升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和舒适度,从而赢得社区最后入口的管理权限。
对人的服务才是根本
现代物业管理,已渐渐从对物的管理蜕变为对人的服务,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物业公司应从依靠物业费的单一盈利模式,转为深入挖掘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的无限潜力。
无论从哪方面看,物业公司才是社区O2O 的真正成就者,但虽有”天赋“,也需不断提升自身服务的软硬件水平,而手机开门已成为物业角逐第三方社区O2O上门服务的突破口。
令令开门系列产品现面向全国诚招代理商,联系电话:0755-33182220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