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要闻 > 正文
成都市温江区探索智慧社区新模式
2015/5/20 08:58   互联网      关键字:智慧社区,温江区,服务,建设      浏览量:
除了签约项目以外,温江区已与包括浪潮集团、清华同方、世纪互联、中铁二局等多家企业在内进行交流,进行社区O2O服务平台建设、智慧医疗打造等多个领域的探索。

温江区智慧社区模式的探索早已开展。今年1月四川省“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签约仪式上,成都市温江区智慧社区建设项目作为唯一一个非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与温江区政府平台公司进行签约。事实上,除了签约项目以外,温江区已与包括浪潮集团、清华同方、世纪互联、中铁二局等多家企业在内进行交流,进行社区O2O服务平台建设、智慧医疗打造等多个领域的探索。

自2006年,温江区就已逐步向智慧城市靠近(当时称为数字城市),许多基础建设工作当年已经完成,如2006年该区已经实现光纤全覆盖,数字城管、天网、区域医疗平台也已建成,四大城市基础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人口资源数据库,企业法人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也搭建完毕。基础良好是温江区智慧社区建设的优势,而如何先人一步,合理整合市场资源,定位好政府应该扮演的角色,成为“先行者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在密集排布的统筹协调会间隙,温江区智慧城市建设和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刘翀接受了采访。在他看来,“顶层构建是否具有3~5年的超前意识,商业模型和运营思路是否研究透彻”才是智慧城市成功与否的关键。

O2O版的智慧社区

据介绍,温江区智慧社区思路整体按照“民生服务、政务服务、产业经济”三方面打造。这三方面的落实主要通过设立在智慧小区内的“智慧服务中心”与搭建虚拟智慧社区服务平台线上线下两部分实现。目前民生服务与政务服务列项已经在部分小区试点进行。

据了解,该小区设立了成都市首个小区智慧服务中心。在该中心居民可以一站式查询并办理准生证等相关证件。智慧社区与政务服务的结合在这个实体空间中得到体现,“温江区正在梳理114个行政审批事项,未来都可以在小区内实现办理。”刘翀说。

据了解,目前温江区正在搭建覆盖全温江的O2O社区服务平台,在地理定位的基础上,该平台将录入各小区周边商户信息,全域提供包括水、电、气费一站式缴纳、干洗配送上门服务等社区便民服务。

网格员与大数据

如果说行政审批优化是O2O版智慧社区的一个创新项,那么覆盖温江区全域114个社区的6000多名网格员则是保证这项创新施行的前期基础。

据了解,去年6月温江全域已经实现社区网格员全覆盖。这些网格员在社区中负责民生政务辅助办理、基础信息采纳等日常工作。一些目前尚难以在互联网上办理的民生政务都可以咨询或交由社区网格员。据了解,每名社区网格员固定长期维系30~50户住户联系与对接工作,通过定期联络对温江人口居民基础数据库进行刷新。

以温江恒大城为例,小区现有计生人口数据、房屋数据、物管数据、空间数据已经可以实现全部匹配,并在该小区内的智慧服务中心通过虚拟三维的展现形式对人口、房屋、居民政务生活服务等进行统一可视化管理,能达到“以房找人、以人找房;查房知人、查人知住”的社区管理效果。

而这样的管理效果未来将可覆盖到温江全域。通过网格员定期刷新处理的基础数据库将录入到温江大数据处理中心进行数据信息的清洗。

据了解,温江目前正在与浪潮集团、清华同方、世纪互联等多家企业保持技术层面对话,相关采购招投标也将在下个月公开进行。刘翀透露,各家企业技术各有所长,而温江最看重数据的挖掘与运营。“大数据的生命力在于数据的运营,智慧城市能不能有生命力,能不能持续向前走,基础在于能不能把数据运营活。”

PPP与智慧医疗

在数据持续运营中,参与企业的盈利模式因而产生。据了解,温江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家庭医生计划。这个项目由政府与某医疗机构、某互联网企业合作开展,基础服务由政府主导,持续运营企业获得盈利。据了解,在试点社区中,高龄老人子女每年只需要缴纳一定费用就可享受专业医疗团队为长者提供的上门定期医疗基础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

在此基础上,上述某医疗机构、某互联网企业共同搭建“社区健康智慧服务”平台进行衍生服务。据了解,该平台汇聚国内众多健康医学专家,通过平台为患者提供物联网远程视频专家健康指导咨询服务。目前,首个项目已落户柳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在后期增值服务中医疗机构渐渐实现持续盈利。包括为家庭成员建立健康档案,全面记录患者健康就诊信息,提供健康动态和疾病预防专业指导,根据签约家庭成员需求,提供知名医院专家挂号服务等收费服务项目。

据悉,温江区正计划构建西部首个“云医院”,相关软件、APP即将在6月份上线。同时,温江还将试行幼儿、老年医疗移动可穿戴设备,全程监控佩戴人的各项身体指标,实现24小时健康管理,最快可将在今年年底实施。

据刘翀介绍,政府与该机构前期合作中,政府并未支付任何技术购买费用,线上平台和基础医疗资源都由该机构免费使用。

据该机构负责人称,她表示目前大家共同在做的事情是进行市场培育,无论是智慧社区还是智慧医疗,对于大众而言此前都是一个悬在空中的概念。“只有唤醒市场,未来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掌握最大数据资源的政府进行PPP合作,或是最佳的选择。”

然而,目前以PPP模式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或将面对新的困扰。在全国层面来看,PPP操作规范流程尚未出台。据了解,财政部将做出评价指引体系即PPP“物有所值指引”,这将会对于一个项目是否需要地方政府用PPP模式操作,提出一个标准。理论上,只有通过了“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可承受能力论证”的项目,才能进行PPP的项目准备,目前该指引正在讨论中。

“这个标准对于比较成熟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PPP项目是很有必要的,但对于像智慧社区、智慧医疗等尚在探索中的概念,设定一个标准无疑给实际探索设置诸多门槛。“相关人士表示。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