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安防工程市场调查分析
2013/3/11 14:48   中安网      关键字:公路安防,安防市场,安防工程      浏览量:
未来十年,高速公路建设仍然作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不动摇。在整个安防产业继续保持增长的背景下,高速公路安防也将一路飙升。我们相信高速公路安防工程市场前景可观,大有可为。

   项目造价高,基本在千万以上

    通过在政府招标网采集的200多个交通安防工程项目中发现,高速公路安防项目在造价上比其它行业领域安防项目造价要高出很多。原因在于,高速公路安防系统建设与施工的难度系数大,成本高,直接导致造价上升,项目造价基本在千万以上,(如图4所示):项目造价在500万元以下的占14%,主要是针对大型项目的补充以及旧项目的改造,此类小修小补通常不需耗费太多资金;项目造价在500万-1000万以下的占18%,这部分项目主要是城市内部高速,如环城高速;项目造价在1000万至2000万的占25%,主要是城市跨区高速;项目造价在2000万到5000万的占30%,此造价范围主要集中在市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造价在5000万到8000万的占10%,主要是省内高速公路;造价上亿的则是国家大型高速公路,如京珠高速、京沪高速等,占5%左右。

第四部分:高速公路安防工程主要应用系统分析

    据了解,高速公路工程主要包含三大系统:收费系统、监控系统、通信系统。从广义上我们把这三大系统都定义为安防系统工程。

   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一般由监控中心和外场设备两部分组成。监控中心由计算机系统、闭路电视监视控制设备、投影设备、不间断电源系统等组成。监控中心计算机系统采用局域网结构,能接入视频、数据和语音信息,构成一个多媒体的信息平台,具备方便的扩展性。计算机系统具有每天24h连续工作的能力。监控软件工程是交通监控系统的灵魂工程,它采集外场设备检测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生成相应的控制方案,通过外场的情报板等设备发布路况信息。

    高速公路的视频监控系统作为安防建设的重头戏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主要涉及到路面,收费站和隧道桥梁三部分监控。随着监控联网报警系统浪潮的卷起,高速公路的省级联网现象呈上升趋势,其发展潜力巨大。

    监控系统主要包括道路监控和违章抓拍。此系统所需的安防产品包括摄像机、传输、后端存储及显示设备。据了解,在高速公路建设初期,视频监控基本采用模拟监控系统。随着高速公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监控设备已不能满足安全所需。“十一五“期间,国家印发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交通部根据发展战略确定了交通信息化发展方向,对监控系统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有调整公路视频监控的基础上,采用数字化、网络化的视频传输设备实现高质量的信号传输。

    因此,结合这一交通信息化战略,安防市场中的主流产品——网络高清摄像机、HD-SDI高清摄像机、视频钜阵、后端存储以及显示设备的市场前景将非常可观。高速公路安防市场将成为这些主流产品销售的主要方向。

    据介绍,高速公路安防产品中,在摄像机方面,传统采用JVC和派尔高品牌。但近几年随着国内摄像机厂商知名度及技术的提升,开始慢慢进入高速行业,并占据一部分市场。如亚安、大华、海康威视、天地伟业等都成为高速公路摄像机产品供应商。

    收费系统

    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是高速公路建设费用回收的途径,收费系统一般采用“收费车道—收费站—各运营公司收费中心—收费结算中心”的四级收费体制。各级站点的核心都为计算机设备,这些设备通过以太网交换机连成网络。收费车道采集的原始收费数据,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时传送到收费站,收费站将采集的数据集中后发送给收费结算中心和相应的运营公司的收费中心。在收费结算中心,对每次出口的收费按照该车辆的车型和实际行驶所通过的路段、里程进行分割计算,得出各路段的应收款,然后存入收费结算中心的数据库,并将清分的结果送给相应的运营公司的收费中心。

    高速公路收费系统设备主要有:车牌识别监控、车道监控、电子栏杆、非接触式IC卡、车道通行灯、雨棚信号灯、ETC为不停车收费系统。

    目前高速公路主要是采用半自动收费方式,不停车自动收费正在发展中,它的推广使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经济因素、技术难度、可行性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管理的实际需要,ETC不停车自动收费在近几年内将会成为IT技术在高速公路待业应用中的热点。

    通信系统

    通信系统主要是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及监控、收费系统提供必要的话音业务及数据、图像信息传输通道,它是保障高速公路安全、高速、畅通、舒适、高效运营及实现现代化交通管理必不可少的手段。根据目前的技术状况,通信系统基本采用2种实现方法。一种为SDH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另一种为可实现语音、数据、视频三网合一的千兆以太网技术,能够满足高速公路多媒体传输的需求。

[1] [23 [4] [5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