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识别和实体防护的跨界融合成大势所趋
2015/9/18 13:51   中国安防行业网      关键字:生物识别,实体防护,跨界融合      浏览量:
生物识别技术主要是指通过人类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技术,这里的生物特征通常具有个人唯一性,具有可以测量或可自动识别和验证或终身不变等特点。所谓生物识别的核心在于如何获取这些生物特征,并将之转换为数字信息存储于计算机中,利用可靠的匹配算法来完成验证与识别个人身份的过程。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体防护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与多种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尤其是生物识别这一新兴科技逐渐揭露了其“神秘”面纱,应用范围和场景获得了极大的拓展,生物识别和实体防护的跨界融合成为了大势所趋。比如指纹/人脸门禁、人脸防尾随门以及指纹/虹膜保险箱、虹膜金库等等,均是生物识别与实体防护创造性的融合而成的高科技新产品。

  这些设施能够延缓作案时间,降低盗窃等违法行为发生几率,甚至迫使作案人遗留作案痕迹和物证,以利于后期查证。那么,生物识别和实体防护两大领域如何实现快捷融合?生物识别如何提高实体防护的安全等级、技术含量?下文将进行详细阐述。

  一、生物识别技术概述

  生物识别技术主要是指通过人类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技术,这里的生物特征通常具有个人唯一性,具有可以测量或可自动识别和验证或终身不变等特点。所谓生物识别的核心在于如何获取这些生物特征,并将之转换为数字信息存储于计算机中,利用可靠的匹配算法来完成验证与识别个人身份的过程。目前应用较为成熟的生物识别技术主要是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语音识别等。

  从本质上来说,生物识别是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人脸、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在安防行业也是一样,其关键作用就是实现更为精准的身份认证——接受正确的“人”,拒绝错误的“人”,从而实现更为科学、客观、规范的管理和防护。

  二、生物识别技术与实体防护在金融领域的融合与应用

  目前,生物识别和实体防护的跨界融合产品以及案例已然不少,以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银行为例,主要的应用案例有以下几种:

  1.银行防尾随人脸门禁

  目前,在出入银行营业网点的防尾随门多是凭钥匙、门铃、刷卡等方式,一般在营业柜台和大厅间都设置了两道装有监控的门,工作人员进入营业柜台需按门铃,由里面的人来开门。这种操作模式容易出现业务人员钥匙遗忘、丢失,且出入记录无法查实等问题,易造成责任不清、影响工作人员的办公效率和承担误开门的风险。

  为更好地解决传统开门方式带来的繁琐和隐患,越来越多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引入了人脸识别技术,采用了银行防尾随人脸识别门禁。

  以天诚盛业为某金融单位定制的银行防尾随人脸门禁系统为例,该系统主要是基于天诚盛业自主研发的多模态生物识别云平台,配合银行级第四代人脸识别技术(TesoFaceV4.0)、指纹识别技术、智能ID/IC卡识别技术、加密安全通讯技术等,通过双门互锁原理及双门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对银行业务人员实行双门同一身份的认证,有效防止犯罪分子尾随作案,为银行安防系统提供更加严密、全方位的安保体系。其技术架构如图1所示:

  图1银行防尾随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的技术架构

  防尾随门人脸识别门禁系统以其体验友好、易推广等特点,在控制银行柜员出入银行关键部门(如金库、ATM、二道门、信息系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完善了银行内控风险管理体系。该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人脸识别防尾随门禁新模式:将人脸识别技术引入银行的防尾随门禁系统,通过双门互锁原理及双门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对银行业务人员实行双门统一身份的认证。

  (2)事中控制,事后可追溯:实时监控及查询网点的进出情况,通过异常出入报警和短信通知的方式,防止被人胁迫和尾随,并通过系统人员管理、日志查询等模块,可实现事后记录可查、责任追溯。

  2.虹膜金库门

  伴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壮大,银行安保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银行金库作为银行人防、物防和技防力量最为集中的要害部位,更是银行防范的重中之重。近几年银行金库外盗、外抢案件已很少出现,而监守自盗、内外勾结的内盗案件却时有发生,金库安防重点已由防外进而转为防内。由于金库面广点多,每一个金库就是一个风险点,所以如何保障银行金库的长治久安,是银行业面临的现实压力。

  为提高银行金库门禁系统的安全等级,许多银行将虹膜技术引入银行的金库管理环节,采用虹膜金库门的管理办法。

  以天诚盛业为某金融单位定制的虹膜金库门管理系统为例,该系统基于天诚盛业自主研发的多模态生物识别云平台,以自主知识产权的虹膜识别技术为核心,通过对银行金库工作人员虹膜特征的注册与认证,完成身份的合法辨识,有效实现金库关键岗位分离和金库管理人员的相互制约,并对关键步骤操作流程予以双人虹膜复核控制,确保金库内部风险防范。系统的架构如图2所示:

  图2虹膜金库门系统的技术架构

  该方案利用虹膜识别技术控制银行金库管理中的每一步操作,可达到精准识别,保证了双人制约、信息记录可查,杜绝了风险的发生,实现了金库业务流程化管理。同时,还进一步完善银行内控体系,提高了银行金库门禁安全防范系统的安全等级,有效控制了银行柜员出入金库等关键部门,确保交易安全,防止银行案件的发生。该系统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金库虹膜识别管理模式:公司基于17年银行项目实施经验,成功实现了虹膜识别技术在银行金库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利用虹膜识别的精准性实现金库业务流程化管理。

  (2)独有三重虹膜采集距离定位技术:通过实时虹膜图像检测算法,让虹膜采集过程变得轻松便捷,60帧的硬件抓拍速度和小于5ms的虹膜图像检测速度,可确保即使在运动中也能准确地完成虹膜信息抓拍。

  (3)事中控制,事后可追溯:支持虹膜识别、ID卡+虹膜验证、IC卡+虹膜验证等多重身份组合认证方式,关键步骤双人复核、相互制约,现场实时监控捕捉,实现人员进出入记录可查,确保识别和认证过程可追溯。

  (4)支持多模式识别:可根据用户需求,配合自主研发的指纹、人脸以及其他生物识别方式形成多因子认证,用户体验更佳。

  3.金库管理指纹身份认证解决方案

  为了有效防止银行盗窃案件的发生,尤其是监守自盗和内外勾结的内盗案件的发生,将指纹识别技术引入到金库管理系统,对关键步骤操作流程予以双人指纹复核控制,确保金库内部风险防范。其技术原理如图3所示:

  图3金库管理指纹身份认证的原理图

  该方案可实现金库人员岗位分离,关键步骤双人复核、相互制约,从整个流程上杜绝操作风险。

  金库是银行防范的重中之重,是人防、物防和技防力量最为集中的要害部位,利用指纹等生物识别技术控制每一步操作,保证双人制约,信息记录可查,杜绝银行金库盗窃事件的发生。目前,金库的安全问题已经被各大银行重视,该系统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银行的安全性,为其带来良好的社会口碑和效益。

  4.ATM钞箱指纹锁解决方案

  银行ATM机存取现金时通过钥匙和密码方式打开保险箱,钥匙和密码由不同的人掌管,只有两人同时在场才能打开保险箱,这种操作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和隐患。为防止银行ATM钞箱锁的钥匙丢失及密码遗忘,同时也为了对ATM机的操作进行日志记录,将指纹认证引入ATM钞箱锁系统,可以更好地解决银行ATM钞箱的安全问题,具体技术架构如图4所示。

  图4ATM钞箱指纹锁的技术架构

  利用指纹的唯一性、便携性、不可抵赖性等优势,该系统可实现双系统控制,利用指纹进行操作更加便捷,更易于进行员工管理,可以对于操作步骤、操作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留存日志记录以备查询,更加安全。目前已经被各大银行重视,强化对加钞人员的规范管理,提升银行ATM管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生物识别技术在实体防护领域的应用面临的问题

  虽然生物识别在实体防护领域的应用不少,方案也很全面,但是大范围推广仍然面临着以下问题:

  (1)成本难以控制。由于生物识别尚属于新兴的朝阳产业,其应用也常常是软硬件结合的形式,其应用成本也相对较高,尤其是精准度较高的虹膜识别类应用。其极高的精准性是由其复杂的算法和工艺所造就的,高昂的造价也是其难以大范围推广的最大阻碍。相对来说,起步较早的指纹识别技术使用方便,产品成熟,已经形成非常可观的经济效应。人脸识别技术经过不断发展,也形成了较好的发展态势。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各类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成本将逐渐减低,实现更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2)用户对于生物识别技术认识不足。目前大众对于生物识别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比较浅显的表明上,认为所有的生物识别技术都更加安全和精准,认为所有的生物识别技术都可以应用在同样的业务场景之中。其实,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生物识别技术同样也有自身的优缺点,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根据具体的应用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生物识别技术,凸显优势、避免劣势。比如,虹膜识别造价高但精准度极高,我们就可以在对安全级别要求极高的金库中使用;人脸识别精准度稍低于虹膜识别、指纹识别,但是十分友好、不需要用户直接接触设备,我们就可以用在营业大厅中以识别来访的重要客户,或者是在出入口布置以实现黑、白名单的管理,保证出入口的安全。

  四、结语

  总而言之,由于生物识别技术与实体防护行业的融合应用带来了显著的安全性,并且克服了单一技术的使用限制,预计这种融合应用将成为主流,并将开启实体防护行业应用的新篇章。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