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防行业网

首页 > 其他新闻 > 正文

江苏南通十总镇 “平安乡镇”建设有心得
2011/6/28 11:25:00   新华报业网   朱徐峰   关键字:政法工作,平安建设,社会管理,政法综治      浏览量:
南通市通州区十总镇位于通州区北部,东与三余镇接壤,南与西亭、五甲镇相连,西与骑岸镇毗邻,北与如东县交界。镇政府驻十总居委会,全镇面积52.3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7万余人,“长安十总”、“和谐十总”已成为该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响亮品牌。
      南通市通州区十总镇位于通州区北部,东与三余镇接壤,南与西亭、五甲镇相连,西与骑岸镇毗邻,北与如东县交界。镇政府驻十总居委会,全镇面积52.3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7万余人。近年来,该镇坚持“增投入、促发展、重民生、建和谐”这一主线,着力强化政法四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紧紧围绕政法三项重点工作,连年获得区政法综治工作先进集体、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先进单位,2011年度又荣获南通市委、市政府授予的2007-2010年度全市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工作先进集体和2005-2010年度全市信访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长安十总”、“和谐十总”已成为该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响亮品牌,政法综治工作正为该镇建设“创业之乡、靓丽门户、幸福十总”提供坚实保障。

  以前瞻性思维建设社会管理创新服务组织体系

  高标准建设镇村社会管理创新服务中心。该镇社会管理创新服务中心建筑面积约300平方,配备了视频监控、电脑、电话、传真、扫描仪等办公设施,集综治、610办、司法、大调解、信访、社区矫正、外来人口管理、民政、社会保障等十项功能于一体,大大简化了工作流程,极大提高了办事效率。现有的八个村居均建有标准的政法综治中心,有独立的综治工作室、警务工作室、调解工作室,均有专门的制度上墙,并配齐电脑、电话、办公桌椅等办公设施,保证了各个村居政法综治工作有力开展。

  高质量运行“131”政法综治工作模式。确立“131”工作目标,即一创三无一提升。一创:创长安村(居);三无:无重大刑事案件、无民转刑案件、无越级上访;一提升:确保群众安全感提升。建立“131”工作模式,即中心协调、三室运作、一网覆盖。中心协调:村(居)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总协调;三室运作:综治工作室、调解室、警务室联动运作;一网覆盖:从中心户长到村民小组再到村综治专干,形成“宝塔式”联防联调联治网络。

  以创造性方法构造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体系

  不断加强创新社会管理信息化工作。建立镇、村、组三级信息员队伍,确保社会管理信息的及时更新和管理平台顺利运行。

  不断加强创新特殊人群管理和帮扶工作。按照“政府出资购买服务、社区社工专业运作”的模式,建立了社区矫正中心,聘请了3名专业社工,对全镇范围的社区矫正对象、刑释解教人员、问题青少年等进行倾心帮扶,并对重点社区矫正对象实行手机移动定位管理,全面掌握其日常活动。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需求开展分类扶助。深入推进“难忘教育”能动矫正工作模式,促进社会服刑人员能动改造,达到教育难忘的目的。

  通过以上的措施,实现全镇特殊人群衔接管控率、帮教率达100%,安置率达98%以上,确保社区矫正对象再犯新罪、刑释解教人员当年重新犯罪零发生。

  不断加强创新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镇调处中心配齐2名专职调解员,派出所公调对接站配备2名调解员,所有村居全部建立完善调解室,落实2名以上经验丰富的老干部为专职调解员,有效发挥镇级枢纽功能、村级基础功能。完善调解工作制度建设。将矛盾纠纷排查纳入年度工作安排和考核范围,加强对易激化事件、易民转刑纠纷、治安重点地区以及犯罪高危人群的动态排查,建立健全问题分析、定期整改、跟踪管控机制,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化解。深化专业调解机制建设。成立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土地承包经营等三个专业调解委员会,不断提升专业调处效能。

  不断加强创新法治建设工作。在认真总结“五五”普法的基础上,制定“六五”普法规划,广泛开展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等“六进”活动,在广泛传授法律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传播法律思想、培育法治精神。将占地40亩的小游园,规划建设成为以法治文化为主题的公园。此外,在街道、市场、学校、村居服务中心等都有专门的法制宣传栏,及时宣传最新的、最常用的法律法规,使广大干部群众在法治文化阵地的潜移默化中信法、遵法、守法、用法。

  不断加强创新无邪教地区创建工作。无邪创建向学校覆盖延伸。以十总小学为试点,开展了以“八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无邪教创建活动,即:召开一次反邪教誓师大会、观看一次教育片、举行一次集中教育、召开一次主题班会、举办一次图片展览、出一期黑板报、发一封致家长的公开信、进行一次“小手拉大手”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自觉远离邪教。管控帮扶向纵深方向延伸。坚持管控帮扶“五项”工作制度,即,例会制度、走访制度、“通气”制度、谈心制度、档案制度。工作载体向注重实效延伸。在重点村居设立反邪教恳谈室,坚持每月与原习练人员进行一次促膝谈心,思想交流,及时掌握人员思想动态和现实状况。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大学生村官知识水平高的特点,聘请大学生村官为心理咨询员、法制辅导员,把创建无邪教地区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不断加强创新外来人口管理工作。在镇区建立融信息采集、登记办证、就业介绍、房屋租赁、权益维护等职能于一体的镇外来人员管理服务中心,聘用了3名外来人口管理专干。同时,在外来人员集中的东源工业园区、二爻居委会建立了外来人口服务站,推行“一证通”工程,即在通州区内流动时无需再办理暂住证。并在外来人口管理中落实“以房管人、以证管人、以业管人、以情管人”的制度。

  以全民参与格局打造治安大防控体系

  大力推进现代技防镇建设。现已建成镇级技防监控中心一个,拥有60余只监控探头;村级监控中心两个,覆盖村居各主要路口;机关、重点企业、金融机构、学校等均有视频监控视频,对重要场所进行全天候的技防监控。大力实施“报警电话入万家工程”。该工程将现代科技与十户联防相结合,以十户联防为基础,每户安装一部有报警功能的电话,在紧急情况下只需轻轻一按,即可在最短的时间内启动十户联防到村到镇的处警程序,最快的时间内化解危险。大力推进专职保安巡防大队建设。镇专职保安巡防大队现有队员50名,全部经过严格的筛选、正规的培训、规范的管理,昼夜巡防,不辞辛苦。大力推进义务巡逻队伍建设。经过广泛的动员,镇义务巡逻“红袖标”工程得到迅猛发展,队员达到了400余人,包括了清洁工人、退休干部、重点路口商店店主、治安积极分子等,这张精心编织的全方位运行的防控大网,在镇平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以实时保障推进政法工作与各项工作无缝对接体系

  政法工作与经济发展无缝对接。在项目建设、征地拆迁、土地流转等建设项目上,政法工作以“事前科学评估、事中全程参与、事后妥善解决”的思路,积极配合责任部门做好社会风险评估,做好风险预案和化解方法;项目过程中,政法工作全程参与,最大可能地保障群众利益;针对项目中因群众不理解而出现的纠纷乃至信访等问题,政法工作均进行妥善处理,耐心细致地讲解法规政策,最大限度地取得当事人的谅解。

  政法工作与廉政教育无缝对接。以提升执法水平为目标,加大公正执法力度。加强执法监督工作上狠下工夫,推进“阳光执法”,加强警务、政务公开,维护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针对关键岗位、重点环节开展专项督察,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抽样评查,提出评查意见,督促整改到位。

  以增强廉洁意识为目标,加大反腐倡廉力度。重点查办执法不公、违法办案、贪赃枉法、徇私舞弊、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等问题,进一步纯洁政法队伍。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履行“一岗双责”,严格界定责任范围,细化责任内容,量化责任考核,严格责任追究。

相关专题: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