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进入“七下八上”(七月下半月至八月上半月)防汛关键期。近日,水利部专题会商部署“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时指出,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四不”目标,坚决守住水旱灾害防御底线。在当前防汛救灾一线,各种科技"硬核"助力防洪抗灾,无人机、视频监控、…等各种智慧安防新技术频频亮相,"冲"在抗洪第一线,让防汛抗洪变得更智慧、更高效。

汛期进入关键时期 智慧安防支撑各地一线防汛抗洪

在各地防汛救灾一线,军民合力全力以赴抢险救援。值得关注的是,科技“硬核”助力防洪,使得防洪减灾变得高效率、智能化。无论是上下级会商、堤岸巡查,还是水文实时监测、应急通信等等场景下,以视频监控、智能分析、5G技术、无人机……等各种智慧防汛手段频频亮相,“冲”在抗洪第一线,让防汛抗洪变得更智慧。【详情】

智慧水利建设提上日程 水安全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

近些年,国家及水利部出台了多项政策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强化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水利工作深度融合,持续推进智慧水利先行先试,推动新技术在防汛抗旱、江河流域管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等领域的运用。其中2021年11月,水利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详情】

智慧水利市场广阔大有可为 安防企业纷纷布局

随着各地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先行先试项目的有序推进,已初显成效,为智慧水利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据相关机构的测算,2022年我国水利信息化市场将达到368亿元规模,其中主要来自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根据水利部规划,2020-2022年将重点推进150项重大水利工程,总投资1.29万亿元,数字孪生+水利大有可为。【详情】

视频监控落地水利工程 助力抗汛防灾

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可实现实时对多个水利监测点进行监测,观测河道、水库的各种变化及涵闸等运行,对可能或正在发生的汛情、险情、灾情进行实时动态监控,为领导决策提供了直观的水文及监测画面等信息,有利于及时采取预防与补救措施,全面提高防汛抗洪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同时可以改善观测、测量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减少工作人员,做到无人值守,少人值班。【详情】

指挥调度系统提升防汛决策支持能力和水平

指挥调度系统作为实现防汛信息高度共享、网络传输安全高效、指挥决策科学智能的重要代表,对构建智慧防汛体系,提升防汛决策支持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科达应急指挥视频调度系统为例,通过融合通信技术,结合应急指挥业务,横向整合各级公安、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的视频资源,纵向打通部级、省级、市级、县级,实现直接、跨级扁平调度。【详情】

智能移动终端发挥防汛救灾“神经末梢”作用

以应急管理为例,目前应急行业对移动业务的需求主要包含两个部分:一类是移动(含临时)的视频采集设备,能够在应急事件过程中拍摄采集业务过程视频或是应急事件现场视频,这一类在当前发展较为成熟,例如单兵的执法记录仪,4G车载监控、4G临时布点设备,基于手机的视频采集APP应用。【详情】

无人机逐渐在防汛抗洪中普及应用

在洪水灾害中,无人机因具有快速、精准、全天候的优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让防汛工作更高效的进行。无人机可以把灾害现场的高清图片、视频传回指挥中心。如果有人员被困,无人机可通过搭载的装备开展搜索、定位,加上具备夜视功能的设备,可实现全天候救援,还可以向被困人员进行物资精准投送。【详情】

智能监测系统让城市内涝实现
自动监测 自动感知

通过建立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实现立交桥的交通、积水及排水状况尽收眼底。远程监控系统由监控中心、通信平台、计量测量及摄像设备组成,配合泵站远程测控终端具有数据监测、远程控制、数据存储、信息查询等多个功能,一旦路面水位达到警戒线时,泵站便能自动"感知",水泵自动运转,防止造成局部积水内涝,有效保障了市民出行安全。【详情】

智能安防+5G应用
满足水利设施日常监测

针对水利枢纽等大型工程由于规模较大,需要多方位、多角度的监控部署,视频监控系统从前端监控点采集到后端存储、数据处理,通过采用高清智能监控设备和技术,得到较好的百万级高清晰画面,为流域水资源监测、防洪水位实时监测、滑坡体监测、电站监控、枢纽安防等提供实时有效的视频信息支撑;另外通过实现全流域防汛一体化监控...【详情】

多元技术应用支撑山区泥石流等
灾害预测预警

山体滑坡预警监测系统通过激光测距检测设备、监测预警平台软件、无线传输设备等,对易发生山体滑坡地段实行24小时在线监测,发现异常自动报警并弹出相应信息,另外通过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复核。通过监测预警平台实现各级防汛部门共享视频信息的系统,并可通过流媒体服务器转发,通过视频管理服务器调用查看。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