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工信部召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实体经济根基”新闻发布会,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外商投资、企业研发等问题答记者问。
制造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供给体系质量大幅提升
工信部规划司司长王伟表示,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供给体系质量大幅提升。
王伟说,制造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主要体现在规模优势不断巩固、体系完整优势更加凸显、产品竞争力明显增强。我国技术密集型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由2012年的7.4万亿元、3.8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2.8万亿元、6.3万亿元,制造业中间品贸易在全球的占比达到20%左右。目前,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已有445家,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306家,在增强我国制造业供给能力和产业链韧性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王伟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统筹好短期稳增长和中长期提质增效升级,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在稳投资方面,加快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加强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和融合应用。在增动能方面,抓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在育主体方面,加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在优环境方面,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好各项工业稳增长政策和惠企政策,努力营造有利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平均研发强度超10%
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姚珺表示,今年1至5月,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2.9%。
对于社会关注的产业链转移话题,他表示,产业链转移是全球化和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虽然一些外资企业加速多元化布局,但总体来看,外商对华投资步伐并没有放慢。
王伟表示,我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0.85%增加到2021年的1.54%,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平均研发强度达到10.3%。
“我们已布局建设23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国家地方共建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建设125个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王伟介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从2012年的11.9%提高到2021年的22.4%。
人工智能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性技术
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任爱光表示,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
人工智能已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尤其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对推动我国产业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任爱光介绍,在各方努力下,我国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积极进展。首先,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不断加速,培育成长出一批传统行业+AI的典型企业,推广应用一批智能化升级的典型案例,导出形成AI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新模式、新方法。
其次,智能产业实力持续提升。智能芯片、开源框架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智能芯片、终端、机器人(10.410, 0.33, 3.27%)等标志性产品的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最后,新型基础设施布局逐步完善。截至6月底,已建成5G基站170万个,培育大型工业互联网平台150家、连接工业设备超过7800万台(套)。全国建成多个算力中心、数据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行业数据集建设数量与质量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