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交通是面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服务产品,具有大众化、便利性、公益性等特点,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近两年国家提出要全面提升公共交通出行的快捷性、便利性、舒适性、安全性,实现群众出行满意、行业发展可持续的发展愿景。安全是发展的前提、稳定的基础。因此,安全是推动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近些年来,针对城市公共交通出现的各种安全事故,已经成为社会公共安全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针对城市公交系统内。从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来看,维护城市公交安全已经涉及到各个方面,不仅仅是完善公交车硬件设备,提升公交车人防、物防、技防的建设,同时还需要重视公交车司机的安全,提高每个乘客的安全意识,才能共享平安出行。
人防、技防、物防是最基础的保障
在城市公共交通安全风险长期并存的当下,城市公共交通中,各种硬件设施、人员保障是最基础的,也是必须完善的。在公交系统中重点场站、线路和时段,配备乘务管理人员,跟车加强安全防范;建立与公交站点不断增多、地铁不断延长相配套的警力增长机制,优化警力配置和勤务机制,提高警力覆盖率、群众见警率和治安管控率。
同时,要不断适应目前安防新的技术发展,推动快速智能安检等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最大限度将各类风险过滤在站外、阻遏在车外。另外,推进运营车辆智能防控技术的应用,力争实现GPS系统、车载监控系统、一键报警系统等全覆盖。
据了解,北京在今年将在30部通道车上安装主动安全预警系统,该系统实现智能辅助驾驶主动安全预警以及驾驶员驾驶行为大数据分析系统,具备行人防撞预警、高速车辆防撞预警、低速车辆防撞预警、虚拟保险杠预警、车道偏离预警、安全车距预警等六大辅助驾驶功能。同时该系统已经纳入北京公交新车的采购计划,从明年开始新车将增加主动安全预警系统,未来将成为新车标配。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还为时尚早
在维护公共安全方面,安防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来看,视频监控在其中发挥的也只是事后复核作用,离人们一直诉求的事前预警事中干预的理想还很远。即使目前各地推行的公交车时时监控举措,也无法做到事中干预的可能性。
有相关网友也提出,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安防领域实现落地,并且在各种案件侦破中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并且在今年安博会期间,相关厂家推出了一种能够检测出情绪异常的“动态情绪识别”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摄像头拍摄的视频快速锁定可疑人员,隔着摄像头分析人的精神状态,自动排查出犯罪可能性较高的人员,从而预防恐怖袭击和违法行为。
有的厂家推出情绪监控识别系统,能够精确的识别人们的多种情绪特征变化,并结合实际的情绪状态,提醒驾驶者,注意行车安全,避免车祸的发生。
的确以上这些技术在安博会展示期间表现出了非常高的识别率与应用的积极性,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在安防行业中能够实现落地的智能化技术依然只限于人脸识别,并且对环境的要求极其严格。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场景下人工智能技术能够真正落地为时尚早。但未来前景值得我们期待!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