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评论 > 正文
国家层面人工智能政策递进 从产业规划到落地应用
2018/9/29 22:58   中国安防行业网      关键字:国家层面,人工智能,政策,落地应用      浏览量:
在2018年9月14日,经过公示,工业与信息化部正式公布了2018年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项目名单。根据此次发布的名单来看,共包含9大项目方向,具体为核心基础产品、智能控制产品、智能理解产品、制作业智能化提升、产业智能升级、民生服务智能化、训练资源服务平台、标准测试评估体系以及安全保障体系。
  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政策聚焦的新兴产业。中央层面对人工智能发展高度重视,已陆续出台一系列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策。2015年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积极推动“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培育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并将人工智能列为11项重点行动之一;2016年3月,发展人工智能产业被写入“十三五”规划。当年公布的《“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智能硬件行业创新发展行动(2015—2018)》《“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多份产业指导文件,均对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做出详细安排;2017年3月,人工智能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10月,人工智能被写入十九大报告,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从产业高度规划

  其中在2017年7月8日,经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号)。《规划》明确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为改善民生的新途径;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成为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智能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人工智能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高端。新一代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慧城市、智能农业、国防建设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万亿元。

  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人工智能在生产生活、社会治理、国防建设各方面应用的广度深度极大拓展,形成涵盖核心技术、关键系统、支撑平台和智能应用的完备产业链和高端产业群,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

  《规划》提出六个方面重点任务:一是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从前沿基础理论、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平台、高端人才队伍等方面强化部署。二是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经济,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推进产业智能化升级,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三是建设安全便捷的智能社会,发展高效智能服务,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促进社会交往的共享互信。四是加强人工智能领域军民融合,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军民双向转化、军民创新资源共建共享。五是构建泛在安全高效的智能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强网络、大数据、高效能计算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升级。六是前瞻布局重大科技项目,针对新一代人工智能特有的重大基础理论和共性关键技术瓶颈,加强整体统筹,形成以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为核心、统筹当前和未来研发任务布局的人工智能项目群。

  工信部人工智能三年《行动计划》细化产业规划

  在2017年12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和集成应用为重点,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

  《行动计划》从推动产业发展角度出发,结合“中国制造2025”,对《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相关任务进行了细化和落实,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与集成应用,发展高端智能产品,夯实核心基础,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完善公共支撑体系。《行动计划》以三年为期限明确了多项任务的具体指标,操作性和执行性很强。《行动计划》按照“系统布局、重点突破、协同创新、开放有序”的原则,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研究提出四方面重点任务,共17个产品或领域:

  一是重点培育和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无人机、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视频图像身份识别系统、智能语音交互系统、智能翻译系统、智能家居产品等智能化产品,推动智能产品在经济社会的集成应用。以上智能化产品已有较好的技术、产业基础,部分细分领域的产品已经走在了国际前列,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有望实现规模化发展,形成由点到面的突破,并带动人工智能技术在行业中的深入应用。

  二是重点发展智能传感器、神经网络芯片、开源开放平台等关键环节,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软硬件基础。以上这些产品或平台市场竞争力不强,是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对产业发展可能形成制约,亟待加快创新发展,夯实基础,补齐短板。

  三是深化发展智能制造,鼓励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各环节的探索应用,提升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创新能力,培育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制造业是人工智能最先落地的行业之一,“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明确要求。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制造业发展已取得积极进展,特别是在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改造方面开展大量工作。《行动计划》与“中国制造2025”紧密对接,进一步突出了需要加快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改造升级的具体任务,将为智能制造的深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构建行业训练资源库、标准测试及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智能化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保障等产业公共支撑体系,完善人工智能发展环境。目前,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痛点问题之一就是缺少有效的行业资源训练库等公共服务支撑体系,业界普遍反映已经影响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及在行业中的应用。《行动计划》注意到了这一关键问题,加大对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持,将形成有效引导,不断完善产业发展环境。

  工信部通过创新项目引导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

  在2018年9月14日,经过公示,工业与信息化部正式公布了2018年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项目名单。根据此次发布的名单来看,共包含9大项目方向,具体为核心基础产品、智能控制产品、智能理解产品、制作业智能化提升、产业智能升级、民生服务智能化、训练资源服务平台、标准测试评估体系以及安全保障体系。其中在核心基础产品中,中星微申报的面向前端的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的研发与应用项目、深鉴科技的面向图像与视频的神经网络(人工智能)加速器芯片开发项目、大华股份的视频监控人工智能SoC芯片研发与应用项目、云天励飞嵌入式视觉人工智能专用芯片研发及应用项目、云从基于自研SoC芯片的高准确度人脸识别产业化应用项目等入选名单。

  在智能控制产品领域包含智慧互通科技基于人工智能的城市级智慧停车创新项目,在智能理解产品领域则有商汤科技的深度学习与智慧城市融合的超大规模视频图像识别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在安全保障体系领域深醒科技的监控场景下多维人体特征识别技术研究项目入选公示名单。

  据了解,今年4月份,工信部下发通知开展2018年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项目申报工作。围绕培育智能产品、深化行业应用、构建支撑体系三个方向,支持一批创新性强、应用效果好的产品和应用项目,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业态和新模式,提升产业支撑能力,推动行业融合与创新发展。

  此次名单的公布是《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在进一步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和已有各类产业融合,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