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智慧交通领域行业标准《事故易发路段风险防控装备设置指南第1部分:通用设置要求》征求意见,该标准规定了特大桥、长隧道、长下坡和急弯四类典型事故多发路段风险防控装备的通用设置要求,包括风险防控装备组成及分类、设置原则、设置条件、设置要求、设置流程、质量控制等内容,适用于典型事故多发路段风险防控装备的设置,其他路段的风险防控装备设置可参考执行。
据了解,由于对交通信息监测的技术手段更加多样,采集的信息更加丰富,已经能够逐步实现对交通运行风险的精准化、实时性和自动化监测。然而,目前并没有形成风险监测和防控一体化装备体系,也未实现交通运行风险监测、辨识、评估、干预一体化防控。通过调研和实地考察,收集整理我国典型事故多发路段风险防控装备资料,分析其功能、性能指标、适用范围、使用频率与数量、相关技术文件、维护管理要求等特征,结合风险防控装备功能,确定风险防控装备的基本组成。
标准提出,典型事故多发路段风险防控装备设置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到道路施工、交通管理、交通运行安全等多个方面,且对于风险监测与防控有着明确的要求,因此应遵循科学、安全、精准的原则,同时为了适应环保和节约型社会建设,增加了“环保”和“集约”的要求。显然,所有设置都应符合国家、行业颁布的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风险防控装备应该根据路段类型进行分类设备,且应与道路交通设施相互支持、协调,避免出现对交通参与者造成干扰,确保行驶平顺性、安全性。另外,对于典型事故多发路段,一方面可以直接通过该路段交通事故情况和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进行评估和确定,不满足该条件的可再从道路环境条件、气象条件等进行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