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安全防范系统运营服务质量控制
安全防范系统运营服务主要涉及:安全防范系统运营管理;安全防范设备维护;安全防范系统值机操作;安全防范系统报警复核等。安全防范系统运营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安全防范系统长期有效运行和安全技术防范作用的有效发挥。对这一环节的质量控制,拟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安全防范系统运营服务市场准入
安全防范系统运营服务的市场准入宜以企业资质和从业人员资质构建的市场准入制度为核心。即对欲进入安全防范系统运营服务市场,从事安全防范系统运营服务的企业和从业人员,设定特殊行业从业资质要求,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因素对系统运营服务质量的影响。
(二)安全防范系统运营服务误报警控制
这里所述及的安全防范系统的误报警,是指没有出现危险情况,而使警察出动的报警。安全防范系统频繁的误报警不仅造成警察时间和警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并妨碍其出警紧急事件,而且容易引起人们放松警惕而引起案件发生。因此,必须采取必要措施对系统运营服务企业发出的误报警进行限制,进而对系统运营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进行控制。
国际惯用做法是,限定系统运营服务企业每个报警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允许误报警的次数。若某个报警系统在给定的时间段内连续误报次数超过规定的限制,则应劝其采取整改措施,并将措施的详细内容书面上报,尤其要表明设备维护状况;对误报率较高的运营服务企业也要给予一定的处罚,如罚款、警察停止出警、吊销执照等,以促使安全防范系统运营服务企业采取措施,规范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做好系统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减少向公安机关误报警。
(三)安全防范系统运营服务过程监督
安全防范系统运营服务过程监督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防范系统运营服务企业在签订运营服务合同时,应当向系统用户提供设备的操作使用、日常维护方法培训,以避免由于用户使用不当而引发漏报警和误报警。
2.在系统运营过程中,向系统用户提供的服务必须符合行业标准或合同约定。杜绝漏报警,将误报警控制在限定的范围之内。引入保险机制,以规避系统运营服务企业的风险,并确保系统用户的合法权益。
3.安全防范系统运营服务企业、安全防范系统建设或使用单位要做到:1)保证有能坚守岗位、称职的值机人员,坚持按时开机警戒;2)制定完备可行的应急处置预案,保证出现危险情况时,有关人员协同行动,快速进行报警复核、正确筛选警情,并将警情及时上报公安接警部门,以便有效处置事端;3)有认真负责的设备维修检查人员,保证设备始终处于完好工作状态;4)制定和实施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如保证设防部位的门、窗、箱、柜按规定加锁,贵重物品锁进保险柜等;5)实现对系统的科学管理和有效监督,保证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并切实落到实处;6)不得破坏、删除、修改安全防范报警系统运行程序和记录,擅自使用安全防范系统记录的图像资料。
4.安全防范系统运营服务企业歇业、停业、破产时应妥善安排系统用户的未尽事宜,以保证系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连续正常运行。
四、安全防范标准质量控制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安全防范标准的制订和执行,推动了我国安全防范行业的规范化运行,促进了安全防范行业在技术上的相互协调、配合,为安全防范产业的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协作创造了条件。安全防范标准质量控制应以标准制修订为基础,以标准贯彻、监督检查为核心,以有标准可依、按标准建设为目的,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一)完善安全防范标准体系,强化安全防范质量监督制度
要实现对安全防范产品、工程、报警服务等市场行为的全面质量管理和指导,重要的前提之一是要加强安全防范标准体系的建设,不断提高安全防范标准的实施、监督、维护水平和对安全防范产品、系统、管理和服务的分类、分层质量控制水平,健全安全防范检测、认证等中介组织及检测手段和认证体系。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制定出安全防范标准70余项。为促进安全防范标准组成的科学合理化,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研究制定出安全技术防范标准体系,作为编制安全防范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规划和计划的基本蓝图。安全防范标准体系是安全防范领域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它由技术标准子系统和管理标准子系统两部分组成。技术标准子系统的结构分为技术基础标准、各技术专业通用标准、各门类通用标准和产品、工程、服务标准共四层。管理标准子系统的结构分为管理基础标准、管理专业通用标准和管理标准共三层。该体系表预计包括300个标准元素,目前共列入226个标准单元,其余标准元素有待在今后修订时予以补充。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安全防范标准体系将始终处于一个不断渐进的完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严格标准制修订管理工作,对标准制定工作跟踪检查,以保证标准的民主性、科学性、权威性、严肃性、规范性、统一性,以获得安全防范行业的最佳秩序、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避免出现偏差。
(二)结合安全防范工程项目建设,落实标准贯彻实施的监督工作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贯彻安全防范标准,把好质量关:一是建立工程项目建设前的标准培训制度,中标公司应用标准审查、工程施工前的培训、标准验收制度;二是建设工程项目过程标准质量控制检查制度,通过制度建设保证标准的实施;三是组织协调对重大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招标方案、设备器材采用标准的审核工作,检查、指导、督导重大建设项目执行标准;四是验收时进行标准符合性检验。
(三)做好安全防范标准宣贯,提高从业人员整体标准化意识和水平
通过讲座、办班、上网、汇编、光盘等多种形式,宣传贯彻安全防范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以及安全防范系统运行管理的规章制度,提高安全防范管理部门、工程建设企业、建设单位或用户的标准化意识和水平,使其能够明确各方的责任、权利、义务,熟悉经常使用的一些相关规定,提高其遵守各项政策、规定的自觉性和维护各项权利的意识。这样,既可以促使管理人员、专家对建设项目立项和验收实施标准化评审等,确保项目按期、保质、规范地完成;又可以促使承担项目建设任务的技术人员了解、熟悉标准,正确的掌握和使用标准,确保标准贯彻实施;还可以约束和调控安全防范行业行为,促使其以诚信建设为主线,不断提高行业自身素质和社会的公信力,营造良好的行业信用氛围、市场秩序和发展环境,全方位提升安全防范应用建设的技术含量、质量和服务品质。
五、结束语
把握好上述几个环节对于促进安全防范系统作用有效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在重视上述关键环节的基础上,还要建立一种长效机制,保证用好、管好系统。俗话说,科技系统“三分建设,七分管理”。首先,要做好职责分工,如值机、备勤、设备维护等;其次,要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引入科学的管理方法,包括项目管理、质量管理以及激励管理等方法,提高管理水平,转变管理方式,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第三,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做好平台的日常管理与维护;第四,要建立各种制度,规范各项管理。特别是要将各报警与监控点的详细情况汇编成册或采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便于现场处置或后期调用时,能够及时、准确提供信息。同时,还应注重积极探索机制的创新与完善,如建立安全风险的评估机制,完善技术规范的保障机制,改革系统运营机制,创新警务联动机制,建立健全便捷、迅速、有效的信息采集机制,探索信息的研判、预警机制,探索保险联营的互动机制,研发科学、适用、可操作的安全防范系统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从而最大限度保证安全防范目标的实现和安全防范工作长期有效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2004
2.《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管理办法》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安部12号令2002
3.ModelBurglarAlarmOrdinanceAJointDocumentOfNBFAA/FARA2001
4.ACPOPOLICYONPOLICERESPONSETOSECURITYSESTERMS2001.10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