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动态 > 正文
视频会议如何高清 三大标准缺一不可
2012/9/13 08:56   CBSi中国·ZOL      关键字:视频会议,高清      浏览量:
随着视频成像设备的不断完善,其所呈现的画面清晰度也越来越高。但是,伴随着高清的收获,传输的压力也随之接踵而来,因此,高效的压缩标准也就成为我们在实现高清过程中不得不关注的重要方面之一。

  对于视频传输技术来说,画面的清晰度无疑是设备性能的首要考察方向。而在成像领域,高清又是领域内最高质量的象征。因此,高清化便成为了所有成像设备矢志不渝的发展方向。而作为视频会议这种特殊的成像设备,它自然也不会例外。不过,对于视频会议系统来说,高清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它是不是也像监控设备那样,有一个明确的量性的划分呢?

  视频压缩模式的要求

  如今,随着视频成像设备的不断完善,其所呈现的画面清晰度也越来越高。但是,伴随着高清的收获,传输的压力也随之接踵而来,因此,高效的压缩标准也就成为我们在实现高清过程中不得不关注的重要方面之一。

  在视频的压缩体系中,MPEG-4,H.264等都是当前比较常见的压缩标准。尤其在这两年的应用中,H.264已逐渐成为当仁不让的首要选择。这在视频会议系统中,也同样没有例外。

  从技术上来看,H.264是在MPEG-4技术基础之上演变而来,采用"回归基本"设计,其最大的优势是具有高标准的数据压缩比,同时还拥有高质量流畅的图像。采用H.264的多媒体系统在图像质量上大大优于传统系统,而从实际的效果来看,H.264也要比老式的H.263和MPEG-4等提升百分之五十左右的编码效率。在同等的质量条件下,H.264的数据压缩比已经比传统的压缩标准提升了至少1.5倍以上。

  可以说,在当前的应用中,只有在H.264标准的作用下,才能够将视频图像以最为真实的效果显示出来。所以,对于当前的视频会议系统来说,H.264编码标准自然是实现高清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网络通讯协议的要求

  在压缩完毕之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传输了。视频会议系统可以在工作中打破空间的限制,实现远距离的实时图像传送,这与一个高效的网络通讯协议在背后的支持是绝对分不开的。

  对于视频会议系统的传输过程来说,网络通讯协议通常包括ITU-T提出的H.323协议和IETF提出的SIP协议。而对于H.323来说,它更多的是一个框架性建设,沿用的是传统的实现电话信令模式,技术比较成熟,因此在市场上的很多产品中,很多产品都已经实现了与这项技术的互通。

  不过,H.323也有着比较明显的弊端。由于在工作中,所有的终端都会想着多点控制单元发送消息。因此,在大型会议上也会成为其应用的瓶颈。而且,由于H.323不支持信令组播,扩展性差等因素,这也都影响了这类协议在一些大型场合的应用与发挥。

  而对于SIP协议来说,它的消息基本都是基于文本的,因而易于读取和调试。而对新服务来说,它的编程无疑也比原有的更加简单,设计上也更加直观。另外,SIP采用分布式的呼叫设计,具有分布式的组播功能,不但便于会议控制,而且在简化用户定位,群组邀请,节约带宽,兼容和可扩展等方面都有着很不错的发挥。

  因此,对于当前大多的高清会议应用来说,许多用户都是采用SIP或H.323作为自己的主要应用协议。

  针对图像标准的要求

  对于视频会议的图像标准来说,虽然在不同的时间段里,采用不同的格式作为视频会议的应用标准,不过它与我们常用的视频成像使用标准是基本一致的。从视频会议发展之初的CIF格式到如今的1080P,经历了几代的变革之后,视频会议系统终于也稳稳的为大家实现了最高清晰度的成像效果。如今的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和传统标清系统相比,有着将近十余倍的变化。可以说,在实现了这样的变化之后,不仅仅是提升了视频会议的成像能力,而且在使用功能上,也注定会带来更多的收获。

  另外还要强调的是,在成像的显示比例上,视频会议的高清效果都是以16:9的比例为标准呈现的。因而在我们系统的配置上,只有在16:9的显示设备下,才能完全保证视频质量的逼真与现实。这也是我们在购置系统中,最简单却也最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比起视频监控设备,视频会议的发展时间以及大家的认可深度还着实有限。所以对于视频会议的高清来说,有些地方也不如监控领域更完善。不过,在如此庞大的需求下,视频会议的高清注定会获得更多用户的关注。而对于视频会议本身来说,高清的完善不但是对用户的一个满足,同时也是提升自身技术,提升自身成熟度的一个最为有效的手段。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