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应用于安防行业拥有巨大潜力
2018/11/1 09:10   elecfans.com      关键字:5G,安防,巨大潜力      浏览量:
5G时代即将来临,将进一步带动安防行业变革,相对“大安防”的概念,无线通信模组只是个“小市场”,但这一市场却在安防行业中处于关键位置,并已经能够看见大潜力。广和通凭借在5G领域的提前布局,将率先推出满足安防行业需求的5G模组,助力客户打造更具价值的终端产品,赢得更辽阔的市场机遇。

10月23至26日,两年一度的北京安博会在新国际展览中心开幕,现场一如往届火热。本届展会上“大安防”的概念得到了进一步延伸,不仅大量人工智能创新公司参展,来自通信、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的参展商越来越多。

近十年来,通信行业和安防行业不断融合,不仅运营商在建设平安城市、智慧城市方面与安防厂商深度合作,通信厂商也成为安防市场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无线通信模组厂商广和通以“5G未来”为主题参展,在展台上,广和通安防BU总经理赵松尧和产品总监车祎瑜接受采访,畅谈了对安防市场的看法,以及公司的产品实力和未来布局。

安防行业的高要求、大潜力

通信网络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升级转型的信息基础设施,而通信模组则是信息传输的关键器件。以广和通为例,其无线通信模组产品已广泛应用在电力、车联网、安防等行业。对于安防市场,赵松尧和车祎瑜认为存在“高要求、大潜力”的特点。

5G应用于安防行业拥有巨大潜力

    安防行业对产品提出最高要求

车祎瑜指出,在行业市场中,安防行业对通信模组要求可能是最高的,有些场景要求大带宽,有些场景要求低延迟,或兼而有之。例如车载通信,通信传输速度直接关系到行车和人身安全,而对信号传输低延迟的要求也可想而知。

更进一步,是要求产品的网络兼容性、功能稳定性,以及运维服务能力。对广和通来说,其出厂产品要经过大规模的场测,全球不同运营商不同地域的实际网络环境测试,保证了产品的网络兼容性。通过高低温场景测试,适应恶劣的应用环境;支持多重系统稳定保护机制,包括SIM卡保护功能及系统备份功能等,以自恢复的形式应对异常掉电等复杂使用环境引发的系统异常问题。

“我们有不少客户的产品在新疆地区使用,那里的昼夜温差大,气温可持续高达40度以上。当前我们的NL668模块保证在零下40度到高温85度的极端环境下,能够一直保持高质量稳定工作。”车祎瑜向记者表示。

未来安防行业5G巨大潜力

无线通信模组主要应用于视频信息的传输,数据显示,中国已有1.76亿个监控摄像头,且将在未来三年内提升至6.26亿个。从全球看,视频监控整体覆盖率相比中国更低,因此某些国家的市场增速将更快。

同时,赵松尧指出,当前大部分摄像头采用有线方式传输,随着5G时代来临,无线网络传输速率将增长数十倍,达到或超过有线网络的传输速率,而无线网络大大减少了布线、维护成本,这对于无线通信模组来说,显然是一个增长潜力巨大的市场。

这也是广和通重视安防市场的驱动因素。赵松尧透露,广和通近年来在安防市场保持了翻番的增长,但总的来说还处在投入期,力图和行业内的主流厂商达成更加深入的合作。5G时代来临后,广和通凭借在5G通信模组领域的提前布局和持续投入,将占据明显的技术优势。

广和通面向未来打造产品服务竞争力

在安防市场,广和通已经低调耕耘长达10年,和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领导厂商达成合作,广泛应用在视频监控的各类场景。近几年,广和通之所以能够取得快速增长,首先是公司的产品能力。

安防作为一个大概念,涉及的行业和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对此,广和通推出了一系列产品,比较典型的是工业级4G模组NL668,采用工业标准设计,支持语音、短信、数据及GPS定位,通过了全球主流国家和运营商认证。针对安防智能化的技术需求,广和通智能模组解决方案SC806,内置四核CPU,预置Andriod智能操作系统,可承载客户智能AI算法。

同时,广和通对5G通信模组等前沿技术的持续投资,则是在安防市场持续前进的战略驱动力。一方面,广和通已推出了基于英特尔平台开发的LTE Cat16高速率模块L860,下行速率达1Gbps,可帮助客户平滑进入5G商用阶段。另一方面,广和通还是GTI 5G通用模组计划的牵头单位,携手行业伙伴与运营商共同制定5G通用模组标准。

其次,广和通拥有全球化的技术服务支撑能力,帮助客户缩短开发周期,加快产品上市时间。通过现场与远程支持相结合,及时排查故障情况,持续跟踪产品状态。广和通凭借可靠、专业的服务体系,为多家世界500强客户提供长期稳定的技术支持与产品服务。

5G时代即将来临,将进一步带动安防行业变革,相对“大安防”的概念,无线通信模组只是个“小市场”,但这一市场却在安防行业中处于关键位置,并已经能够看见大潜力。广和通凭借在5G领域的提前布局,将率先推出满足安防行业需求的5G模组,助力客户打造更具价值的终端产品,赢得更辽阔的市场机遇。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