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大数据助力智慧法院建设
2019/9/26 09:48 江苏科技报 关键字:人工智能 大数 智慧法院 浏览量:
9月21日,由东南大学承办的“第三届法律大数据研究与应用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来自海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司法机关、产业界等领域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共同探讨法律大数据研究与应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问题,以及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法律应用的未来发展方向。
“我能在本院起诉吗”“我要怎么申请执行?”一系列法律问题,只需询问一个名为“小法”的智能问答机器人,就能得以解答。9月21日,由东南大学承办的“第三届法律大数据研究与应用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来自海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司法机关、产业界等领域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共同探讨法律大数据研究与应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问题,以及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法律应用的未来发展方向。
要不要“打官司”或许AI说了算
“目前,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司法公开、司法审判、执行等各个环节都有应用。”研讨会现场,东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禄生研究员告诉记者,比如在诉讼服务方面,有了这个法律智能问答机器人,公众可以咨询最常见的法律问题。法律审判层面,利用这些科技,可以给法官进行例案推荐等等。王禄生介绍,比如,智能问答机器人还能基于大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供人参考。打个比方,将来想去打一场财产官司,人工智能就可以通过与同类型官司对比分析后告诉你,你这场官司大概需要打多久、花多少钱、赢的概率有多大,从而由你决定到底要不要打官司。
据了解,2016年东南大学法学院与江苏高院联合建立了全国首家人民法院司法大数据研究基地,持续推进新技术开发应用、系统研发以及创新人才培养。近年来,东大法学院开发的一系列法律大数据人工智能系统,可以有助于完成风险评估、裁判预测、财产保全识别、智能调解等多项法律工作。
“为大力整治‘套路贷’,我们法院和东大法学院合作,联合多家政府平台,利用大数据算法,自主研发全国法院首个‘套路贷虚假诉讼智能预警系统’,该系统极大方便了套路贷等相关案件办理。”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管理与信息技术处副处长邢斌告诉记者,系统的建立,大大减轻了一线法官的工作量,在他看来,大数据是高效率的辅助办案工具。
法律人工智能仍有不少瓶颈待突破
据了解,近年来,江苏法院全力推进智慧法院建设,运用大数据、智能语音等技术持续推进智慧审判、智能庭审、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建设。目前,智慧法院在江苏的探索应用已卓见成效。2016年6月,苏州中院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和数据资源,加速构建“智慧法院”及司法大数据服务体系,打造了智慧审判苏州模式,在全国首创“随讲随查”的电子质证系统,实现与法信平台完美融合。
不过,“人工智能还处于初步阶段,现在还不能对法律人工智能有非常高的期待,它更不会在短期内取代法官工作。”王禄生坦言,比如,在特定场景中法律问答机器人已经具备实战能力,但仍有不足,未来还将致力于研发出能够自主生成知识库、准确定位询问点、具有多轮对话和情感对话能力的高阶导诉机器人,助力智慧司法。
“只能说在法律工作中的一些重复性‘低端’工作,人工智能已经做得很好了。”王禄生指出,但在一些需要理解的环节,人工智能就稍显心有余而力不足了。邢斌也表示,目前人工智能在法律方面的应用还存在不少瓶颈,例如,案例推送和文书生成的准确率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等等。
专家们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与发展,需要集结先进的算法、海量的数据以及行业专家知识。记者了解到,未来,东南大学通过与科大讯飞强强联合,通过发挥各自优势构建产学研用生态圈,将为法律大数据建设提供理论指引和技术支持,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注入动力。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