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每粒沙子都会有自己的IP地址。”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这句看似天马行空的话已经不再是无稽之谈。在第六届智博会期间举行的2016物联网趋势论坛上,市经信委副主任戴云透露,下一步我市将根据“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批复的要求,组织实施一批工业物联网重点项目,预计2019年全市物联网产业达到300亿元的规模。东南商报记者乐骁立
人体也可以成为物联网的一部分
论坛上,多位专家得出一个共识,物联网第一个可深入挖掘的产业便是制造业。
“首先,物联网可以更科学地组织生产,提质增效。二是能提高企业内部的管理效能,第三个是追踪产品使用的情况。”深圳物联网协会会长郑爱国表示。
在宁波,已经有不少企业朝着这些领域进发,并推出了一系列产品。近日,宁波软铸公司在智博会上就发布了一款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高清晰音视频通讯及增强现实(AR)等信息技术于一身的“VMEET可视化工业云服务平台”。
该平台兼具人才培育、远程指导、可视化远程维护、远距协同办公、智能监控及调度、物流定位等功能。通过一副智能眼镜,远在千里之外的工程师可以通过眼镜的AR功能,维修维护出现故障的设备,并可以在平台下选择用于维修的耗材,通知物流公司送货。
除了传统产业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进一步转型升级外,可拉伸电子技术的出现,将使人类本身成为物联网的一部分。
“利用可拉伸电子技术开发出来的产品具有超高的柔性,且非常轻薄,可折叠、弯曲,甚至扭转。”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彭争春博士在论坛上介绍,“这种材料可适应人体的许多器官工作环境,比如将柔性电子产品植入心脏,我们就能随时得到心脏的健康数据。”
此外,他表示,目前的可穿戴设备是需要有硬件载体的,而利用可拉伸电子,传统的手表、电子显示屏将直接可以做到皮肤上。可拉伸电子元器件中还可以搭载许多感应器,也许今后控制所有家用电器、交通工具、数码产品的遥控器都会“长”在我们身体里。
从物联网到数联网
随着像可拉伸电子等技术发展,万物相连的时代已经到来。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贾西贝在论坛上指出,当连接结束后,各种物体的感知信息便会通过量化数据的方式读取传输,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分析,从而实现智能化的愿景。
而现实愿景的第一步,便是采集数据。在宁波,许多政府部门通过5年的数据采集系统建设,已经拥有了体量庞大的数据库。截至2015年,宁波环保局拥有的数据总量达到693TB,人社局200TB、交通委252TB,而企业所搜集的数据更是这些部门的几何倍数。
而利用这些数据,宁波可以延伸出许多物联网相关产业。比如宁波国研软件在智博会上展示的肉菜追溯系统。系统可以搜集从生产端到销售终端的所有产品信息,市民在购买前,只要打开其微信公众号,扫描食品上的二维码就可以获得相应信息。
此外,贾西贝认为,宁波这样的城市需要建设一个核心大脑———综合数据处理平台,有了平台之后可以自动生成数据表格,节省无数纸张。
数据安全尚无明确法律保护,企业需自律
物联网技术如今已经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引起了许多市民对个人数据安全的担忧。
记者采访宁波某物联网公司时,其负责人表示目前其产品已经实现了一部分的智能化。当家里的所有家具联网后,便能感应到家人什么时候在家,什么时候下班,什么时候只有孩子独处,从而调整家中的安防与家用电器的开关。尽管这种模式方便了生活,但这些数据一旦外泄,也将威胁到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许多拥有巨大客户群体的平台公司正在利用客户数据分析做精准营销,比方通讯商可以根据一个区域某年龄段集中度,分析该区域的购买力,随后将分析报告卖给商家,指导其在哪里开店生意会更好;一些电商平台会根据个人的购买喜好,推送相应的产品到客户的社交网络。这些基于客户数据的结果,是否应向客户支付一点费用呢?
贾西贝表示:“还没有专门的数据法规出台,所以我们只能将一些明显侵犯个人隐私的企业起诉入罪。但在实际操作中,取证非常困难,所以目前数据的安全保护只能靠企业自律。此外,因为目前数据的价格属性尚不明确,商业模式也不完善,因此如何向数据创造者支付费用还有待研究。”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