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获国家重大资金支持 安防建设不放松
本次资金支持的保护项目包括:正定县正定城墙修缮工程、新华区毗卢寺安防工程、元氏县开化寺塔防雷工程、行唐县南桥镇故郡墓地考古发掘项目。
据了解,近几年来,在正定古城风貌恢复的总体设计下,河北省市文物部门把推进正定古城文物维修项目作为工作重点。继全国古城保护正定现场会召开之后,国家文物局加大了对正定文物保护工程的支持力度,1.58亿元中央财政资金陆续到位,17项文物保护工程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今年,省、市文物部门继续就正定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制定维修保护方案,报国家文物局批复,并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文物保护成为各地工作的重要项目之一,尤其是对古建筑文化的保护,不仅能将文物保留下来,对文化的再次传播与当地旅游的促进都有很大作用。
国家文物局针对文物保护推出了几项措施:
强化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国家文物局和各相关省份积极推动文物消防安全百项工程,重点支持407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护工程项目。各地也不断加大投入,云南省首次安排文物消防专项经费2000万元,落实28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消防措施。
实施联合检查。国家文物局与公安部联合印发《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十项规定》,并赴北京、湖南等地联合开展文物建筑夏季消防检查。组织暗访抽查,督促整改了一批重大火灾隐患,并向社会公布,增强文物安全意识。各地针对本地情况积极开展联合检查,如山西省文物与公安消防部门联合进行多轮次的古建筑消防专项检查,集中开展火灾隐患专项整治。
继续推动打击文物犯罪。国家文物局与公安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打击和防范文物犯罪工作的通知》,共同督促指导辽宁朝阳公安、文物部门破获“11?26”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17名,收缴涉案文物1901件;陕西省开展2015年度打击文物犯罪“雄鹰”专项行动,共破获各类文物犯罪案件172件,打击处理犯罪嫌疑人406人,追缴文物3089件。
推动标准建设。国家文物局印发《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启动编制《文物建筑火灾风险评估办法》、《文物建筑电气火灾防控技术规范》等一批文物安全标准。在河北、安徽、四川、新疆、西藏等省份推动开展电气火灾防控、文物安全系统远程监管、田野文物安防专用设备等多项文物安全防护技术的试点研究,取得初步成果。
安防行业作为肩负文物安防建设重任的行业,在文物安防上近年来不断提升技术。文博场馆安防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门禁防入侵系统,报警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影像监控系统、有无线通信系统、辅助照明系统和集中管理中心控制系统(包括各种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打印、查询及多种联动控制)、供电系统、防雷系统、传输系统、录像录音系统等。
下面就各子系统的基本情况逐一作简单介绍。
(一)门禁入侵报警系统
1、室外的周界防范
防止无关人员从外部非法入侵,属第一道防线,如周界报警、门禁控制系统等。
目前的周界入侵探测器主要有这几种,主动红外对射、微波主动红外+微波的双鉴对射、震动电缆、以及新出的激光对射以及被动红外探测器。但是目前用在室外的对射误报率通常比较高,如太阳光、树叶等影响主动红外。强电磁干扰,周围的建筑物致使微波误报。雨雪雾天气致使主动红外探测距离缩短而造成漏报,激光对射的夜间可视性,以及安装的可调性差等等。但是如果把这些技术糅合一起,可以大大的减小误报、降低漏报。如专门做文博场馆安防系统探测器的公司都会生产一款主动红外+微波的双鉴对射,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增加主动红外模块、多谱勒模块。该设备已经在重要的文博场馆应用。对射可以解决一些空旷的地带的长距离防范,但对于一些短距离的拐角还需要小幕帘进行补充,因此被动红外+微波的双鉴小幕帘的使用也是非常的广泛。由于一般该类型的探测器的夹角都在10度左右,因此在设计的时候很难解决误报的问题,只有在及夹角更小于5度以内,探测距离可以较长时,使用效果才会较好。
2、室内空间的区域防范
在文博场馆建筑内、外安全防范系统可以设计提供第二层保护,即区域防护,如建筑内、外周边、通道、出入口、门窗等,如果出现非法闯入防区,则立即向控制中心发出报警信息,控制中心根据情况作出相应处理。室内空间防范采用多以被动红外探测器为主,对于窗户和一些安全通道需要用幕帘探测器进行防范,对于开阔空间则用广角探测器。在探测器的选择上注意考虑环境的问题,如环境高低温问题。另外,在现在的文博展示设计中,植物成为用材的新宠,博物馆常常利用大量的植物来营造环境,调节气氛,减缓观众参观的疲劳,满足人们追求自然的心理,这样在最初安装时就要考虑日后的装饰对探测器的影响,是用壁挂式还是吸顶式,探测效果才不会受到植物的影响。
3、对文博体场馆管制区域的防范
这种方式又叫做目标防护,在这样的文博场馆内应具有三种以上不同探测技术组成的交叉入侵探测系统,对特定目标,如运动及文物展厅、文物及器材室库、文物修复研究中心、文保实验室、文物暂存室等进行专门保护。文博场馆内管制区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地方。
文物或重要运动器材或文献奖牌展示区:目前为了减小文物及器材被破坏的意外因素,大部分文博场馆在展出的时候都采用玻璃展柜的形式。由于是管制区域防范,因此对玻璃展柜的防范需要至少两种技术,除了用玻璃破碎,以及被动红外探测器外,多维驻波产品正是针对玻璃展柜防范而生产的最合适的探测器。目前这种专门针对密闭空间的多维驻波探测器,能实现在展柜被破坏的时候触发报警,且可以在不影响展出的情况下全天候二十四时布防;
体育及文博历史珍藏珍品的库房区:这种地方一般只有文博场馆内部人员才能进入,因此在这些地方的文物的安全防范着重考虑的是防内盗。这些地方的防范要求不要漏报,因此在不损坏文物的情况下选择微波探测器,在微波、被动红外探测器的选择上要考虑用防遮挡和防喷胶功能的探测器;对于雕塑、青铜器类的文物考虑用压力感测器;挂画类则考虑用拉力和位移传感器,特定的压力感测器的精度可以达到10克,拉力传感器的精度也能达到10克,因此可以防止有人偷盗或者置换复制品。对于库房的墙,可以使用震动传感器以防止盗贼通过挖掘进行偷窃。
(二)电子巡更系统
电子巡更系统采用在线工作方式,可与门禁出入口控制系统联合配置,巡更点设置应要能不存在盲区。巡更系统要采用计算机随机产生巡更路线和巡更间隔时间的方式,并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进行重新设置。在预先设定的巡查路线中,利用信息识别器、巡更按钮或其他方式,对人员的巡查活动状态进行监督和记录,并能在发生意外情况时及时报警。巡更人员具有各自的用户密码,可对用户密码进行修改,密码组合应可采随机数配置,且系统须具备有自我诊断和故障检测功能。
(三)影像监控系统
文博场馆影像监控系统要能对建筑物内(外)的主要通道、电梯及体育文博物品展示区、库房区及物品暂存室等重要部位和场所等进行影像实时监视和有效录像、回放。录像及播放的影像的质量应满足事件采证与举证的管理要求。
同时,影像监控系统要与周界安全防范系统、防入侵报警系统、门禁系统等其他安全系统联动运行,使防范功能更加扩大。
(四)文博场馆电力供应系统
电力供电系统是文博场馆安防重要的一环,电力供应能给各系统提供交流净化的稳压供电和UPS供电电源。交流220V市电经交流净化电源,输出到安防系统,再根据需要分配至建筑物各安防专用配电柜,为系统设备供电。UPS电源为计算机、主机和报警系统设备提供交流220V备用电源。
(五)文博场馆设备避雷系统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设备被广泛应用,特别是电子产品普遍绝缘强度低,过电耐压受力差,容易遭受雷电侵袭。因此,在文博场馆安防系统中安装防雷保护装置,防止雷电流的侵袭,是十分必要的。
防雷设计主要分为两大类:防直击雷和防感应雷。直击雷的防范主要靠建筑物在土建设计施工中按照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要求完成,安防系统主要考虑对感应雷的防范设计。雷电流具有巨大能量,它可以通过室外线路向线路摧毁两端的设备。因此,对安装在户外的摄像机等设备要从电源、信号等多方面进行防雷的考虑。
(六)文博安防迈向真正的集成
文博场馆智能安防系统是一个集成的系统工程,博物馆安防系统是一个集成的系统工程,是以防入侵报警系统和门禁系统为核心,以声音复核、图像复核与视频监控、通讯与对讲、巡更系统为其基础组成部分,是建立在系统的硬件集成、软件集成、数据和信息集成以及功能集成的基础之上的,通过集成,把每个子系统集成为一体所构成。是建立在系统的硬件集成、软件集成、数据和信息集成以及功能集成的基础之上的,该集成不是将各子系统简单地通过连接堆栈或集连在一起,或仅仅让各子系统的管理软件运行在同一台计算机甚至是同一个网络中,真正意义的系统集成应该是对原有各子系统协同工作的再设计,是对原有独立子系统再组合的功能性提高。
从而构成一个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功能设置完善、综合防范能力强的现代文博场馆化安全防范报警系统。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