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防行业网

首页 > 其他新闻 > 正文

天津研发农业物联网 远程监控代替田间察看
2012/11/28 9:24:00   天津日报      关键字:物联网,农业物联网      浏览量:
物联网应用于设施农业,使农业不再有“季节”的概念,而是从播种、育苗、定植到收获需要的精准时间,是以小时计算;也不再有南北气候的差别,在天津种出寒带或是热带的珍奇果蔬已经不再是传说。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作为面向农民和技术人员推广使用的物联网平台,该系统操作简单,共分为信息采集、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3个层次,通过安装在大棚内的传感器采集空气、水、温度、湿度、土壤等环境信息,利用无线网络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到电脑、手机等终端上,用户只需要按一下“开关”就能将相关指令,如浇水、施肥、加湿、降温等要求反馈到大棚中,物联网的使用使生产过程实现了智能化控制、科学化管理、信息化服务、全程化追溯。

该项目的主要推动者、天津大学文法学院党委书记邹积明说,用物联网改造、装备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促使农业从粗放向精准、从经验向科技全方位转变的必由之路。设施农业改变了作物生长的季节规律,让广大市民吃反季节菜成为现实。而物联网应用于设施农业,使农业不再有“季节”的概念,而是从播种、育苗、定植到收获需要的精准时间,是以小时计算;也不再有南北气候的差别,在天津种出寒带或是热带的珍奇果蔬已经不再是传说。

2 脏活累活全部包揽科学管理产量提高

物联网让农民与蔬菜对话

装上一个小小的传感器,大棚里的蔬菜就会说话、有感觉、有思想了,大棚里的温度高了它会警告你,土壤里的湿度低了它会通知你,更准确地告诉你它的需求。

天津市农科院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是本市物联网项目的首家落地单位。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有什么用?传感器、RFID标签、云平台……冯子华说,他如果用这些名词来解释物联网,估计那些在地里忙活的农民没人花工夫去听。跟农民打交道,他经常用的方法就是打比方。

“使用物联网以后,我们马上就能和大棚里的蔬菜‘对话’了。”走进4号番茄棚,冯子华对正在“吊秧子”的张建红说,“就拿你手里这株番茄苗来说,它需要什么温度?什么时候要浇水?什么时候要施肥?浇多少水?施多少肥?你并不完全知道,或是只知道个大概。但是装上一个小小的传感器,它就会说话、有感觉、有思想了,大棚里的温度高了它会警告你,土壤里的湿度低了它会通知你,更准确地告诉你它的需求,使大棚内植物所需要的生长环境永远保持在最佳状态。”

张建红对冯子华所说的“物联网”多少知道一些。“不就是这个吗?”张建红指着几个白色的小盒子对记者说。记者看到,在这栋70米长、8米宽的温室大棚里,靠近中间位置架起了一副“天线”,上面挂着几个小盒子,冯子华说这就是传感器,分别采集环境温度、湿度、土壤温度、水分、光照以及二氧化碳浓度,每隔5分钟采集一次数据,通过智能传感器与嵌入3G模块的无线物联网网关,发送到上位机系统。

“西红柿不好种。”张建红对记者说,特别是对于她这种以前没有任何蔬菜种植经验的农民来说,到园区做农业工人好长时间都感觉“摸不着门儿”。园区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西红柿对于温度的要求很高,整个生长周期140天,有效积温要达到3700℃,但是每天昼夜温差很大,温度稍掌握不好,就会影响坐果。“虽然有技术人员指导,但是更多时候我们农民种菜还是凭借自己的经验。”张建红说,有时经验也不牢靠,她拿前些天那次降雪举例。

[12 [3] [4] [5

相关专题: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