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防行业网

首页 > 高端访谈 > 正文

及时掌握客流聚集状况 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2010/5/25 16:35:00   本站编辑   游晓秀   关键字:莫斯科地铁爆炸|轨道交通|客流检测|千方      浏览量:
2010年4月29日俄罗斯卢比扬卡地铁站、文化公园地铁站发生了震惊全球的地铁爆炸案,据悉,在这起爆炸案中至少38人死亡、102人受伤,事件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了俄罗斯人民工作、生活,更为重要的是给民众心理造成了极大的恐慌,对国家和社会的安全感大打折扣。 地铁,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交通工具,已经遍布全球各大城市,并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快捷、方便、干净、节能等,构架于现代城市的中心,穿梭于城市客流量最密集的地方,因其独特优势而广泛受到现代人的青睐。与此同时,地铁也被恐怖分子视为袭击的目标,此次莫斯科地铁案更是敲响了全球地铁安全防范的警钟。除此之外,由于地铁深埋地下,环境封闭,人员密集、复杂且流动性大,其通风排烟和人员疏散受到很大制约,一旦发生事故和突发事件,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会对政治及社会的稳定产生极大影响。

——北京北大千方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杜水荣专访

 

 


    2010年4月29日俄罗斯卢比扬卡地铁站、文化公园地铁站发生了震惊全球的地铁爆炸案,据悉,在这起爆炸案中至少38人死亡、102人受伤,事件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了俄罗斯人民工作、生活,更为重要的是给民众心理造成了极大的恐慌,对国家和社会的安全感大打折扣。

    地铁,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交通工具,已经遍布全球各大城市,并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快捷、方便、干净、节能等,构架于现代城市的中心,穿梭于城市客流量最密集的地方,因其独特优势而广泛受到现代人的青睐。与此同时,地铁也被恐怖分子视为袭击的目标,此次莫斯科地铁案更是敲响了全球地铁安全防范的警钟。除此之外,由于地铁深埋地下,环境封闭,人员密集、复杂且流动性大,其通风排烟和人员疏散受到很大制约,一旦发生事故和突发事件,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会对政治及社会的稳定产生极大影响。

    那么,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如此聚集的人流如何疏散?如何确保在紧急状态下地铁场所的安全?国内目前有怎样的技术与产品?为此,中国安防行业网特拟定以下采访提纲,采访北京北大千方科技有限公司产品中心产品总监杜水荣(以下简称杜),以下是具体采访提纲:


    中国安防行业网:首先请您谈谈您所了解的国内各大城市地铁的运载情况?与其它交通工具相比,它的优势和劣势何在?
     杜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国内各大中城市均掀起了建设地铁的热潮,目前拥有地铁规模较大的当属北京、上海、广州这三座城市。在上下班高峰和重大节假日期间,这三个城市某些热门线路和站点的地铁运力明显跟不上客流量,有些列车车厢经常达到非常饱和的状态,客流拥挤成常态,除此之外,在高峰时段,站台上人流聚集密度大。
    
    与其它交通工具相比,地铁优势很明显,这就是为什么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建设地铁的原因之一,我个人认为,地铁的优势主要包括快捷性、准时性、运量大,毕竟地下交通不像地面交通,容易受到路面堵车的影响。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地铁也存在一些隐患,当然这些问题通过一定的手段在一定程度可以得到克服,如安全方面的潜在风险以及高昂的成本。安全方面的潜在风险主要体现在地铁处于地下封闭空间,相对地面来说,容易出现意外事故,如拥挤踩踏;也容易受到一些非法攻击,比如爆炸,毒气等等,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东京地铁毒气案,西班牙地铁爆炸案,伦敦地铁爆炸案以及前不久的莫斯科地铁爆炸等等。

    中国安防行业网:请您谈谈地铁交通中容易出现的危险情况有哪几种?或地铁交通中容易出现的突发事件有哪些?
    杜
:由于地铁深埋地下,环境封闭,人员密集、复杂且流动性大,其通风排烟和人员疏散受到很大制约,所以地铁交通中容易出现的危险情况有:火灾、爆炸、恐怖袭击,及以上事件带来的二次危害事故,而最重要的就是在封闭状态下大密度下人群的拥堵致使的踩踏事故。所以一旦发生事故和突发事件,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会对政治及社会的稳定产生极大影响。

    中国安防行业网:在哪些情况下容易出现人流聚集?而目前地铁怎样判断人流聚集?怎样处理人流聚集?
    杜:
刚才其实说到了,在大城市地铁交通中,正常工作日的早晚高峰和重大节假日都非常容易出现人流聚集导致的拥挤状态,一旦地铁前方线路出现设备故障,就最容易出现后续站点的人群严重聚集,2009年12月份上海地铁就出现过类似事故,导致后续站点的乘客严重聚集。

    目前,主要依赖现场工作人员的查看及经验来判断人流的聚集程度和拥挤状况,所以对现场工作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具备高度的警觉性,对现场情况要有准确的判断力,当发现拥堵到一定程度时候,就会采取相应的应急预案,比如限制后续乘客的进入,疏导乘客尽快乘车离开,在换乘站,采取站外换乘等等。

1 [2

相关专题: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