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要闻 > 正文
重庆渝中建立智能化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2019/12/25 10:59   法制日报-法制网      关键字:重庆 渝中 智能化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浏览量:
近年来,重庆市渝中区公安分局以全区大数据“智慧城市”建设契机,以基层基础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大数据驱动的智慧化社会治安防控新模式,实现了治安防控由静态防控向动态防控转变,由碎片防控向系统防控转变,由被动防控向主动防控转变。
    “解放碑、洪崖洞、长江索道等都很好耍,也很安全,下次还要来。”畅游重庆渝中的游客离开时纷纷发出感叹。这样的效果其实都得益于背后智慧化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建设。
  近年来,重庆市渝中区公安分局以全区大数据“智慧城市”建设契机,以基层基础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大数据驱动的智慧化社会治安防控新模式,实现了治安防控由静态防控向动态防控转变,由碎片防控向系统防控转变,由被动防控向主动防控转变。
  一个“大脑”一张“地图”,指挥更加快速精准
  “嫌疑人正在往民族路方向逃窜,中途将红色的包递给了黑色上衣、戴黑色帽子的中年男子,请抓捕一组到民族路堵截逃窜男子,抓捕二组立即去解放碑下,将黑色上衣、带黑色帽子的中年男子控制,赃物就在此人身上!”
  今年国庆期间,在重庆解放碑商圈发生一起扒窃案件,渝中区公安分局指挥中心高低空镜头快速切换,全线图上指挥点对点,巡逻民警根据指令,很快就将嫌疑人抓获。
  指挥系统是公安工作中枢,类似人体的“大脑”,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发挥着领头作用。
  一旦发生了各类案件,指挥中心可以第一时间远程调阅案发场所周边监控镜头,实时动态跟踪警情,通过电话、数字对讲机、实时图上指挥等方式对距离最近的作战单元直接调度,实现指挥调度扁平化、精细化、精准化、数字化、可视化,有力推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档升级。
  同时,渝中区公安分局还完善应急处置工作预案,涵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事件等八类情形处置,构建以指挥中心为中枢、派出所情报指挥研判室为骨干、处巡民警为脉络的“三级联动”,以视频指挥调度、警力警车定位、通讯通信指挥为“三大支撑”,实现一、三、五分钟梯次处置。
  据悉,为了让指挥中心这个大脑更灵活,渝中公安突出情报引领作用,率先在全区12个派出所、街面警务站建立集合风险防控、数据采集、分析研判于一体的情报指挥室,将指挥的神经末梢延伸至最基层一线,并定期开展趋势研判分析,推动警务行动从事后反应、被动应对向情报主导、主动攻防转型。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必须以警力发动民力,以民力延伸警力,社会各部门单位协调联动,充分发挥参与社会治安防范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完善各项长效机制,营造“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治安支队黄勇支队长说。
  旅游安全有保障,游客被实力宠粉
  近年来,随着洪崖洞、解放碑、李子坝等景点走红网络,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渝中区,如何确保安全成为重中之重。
  针对警力有限、多战场作战的情况,渝中区公安局借力大数据,打造智慧安保,变数据为警力。依靠“智慧旅游渝中半岛”APP等科技载体,实现对景区人流量实时动态掌控,为精准启动交通管制、人流管控措施提供大数据支撑。
  据了解,今年10月1日,解放碑、洪崖洞等重点地区客流突破150万人次历史峰值。渝中公安按照分层控制、外围疏导、重点部警、控制容量、进出分流原则,制定洪崖洞区域客流、来福士区域客流、洪崖洞和来福士往来客流“三个单向循环”疏导方案,创新“人流池”和“点线面”等战略战术,在民族路口实施“水闸式”分流管控,在洪崖洞人行横道实施“拉链式”人车管控,安全提示信息推送,将游客分层分段隔离,在有限区域内最大化扩池增量,实现人群均匀分布,确保安全。
  同时,狠抓交通疏导,采取“核心区域单向交通、近端减量、远端分流绕行”的原则,全区应对大客流方案科学,封桥封路,让路于人,千厮门大桥被网民调侃称为“史上最长人行天桥”,网友热议重庆是“最宠游人”城市。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