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 12 月,住建部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 从而正式开启了智慧试点城市的申报工作。
2012 年 12 月,住建部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 从而正式开启了智慧试点城市的申报工作。随后,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包括《国家新型 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十三五” 国家信息化规划》等系列文件,将智慧城市纳入国家战略,并将其确立为我国新的经济 增长点,以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明确将智慧城市作为我国未来新型城镇 化建设的重要方向。
截至 2019 年末,我国已分别颁布十余项与智慧城市领域相关的国家级及地方性政 策法规,为智慧城市产业的有序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随着政策红利的进一步释放,智慧城市的产业规模将会迎来快速增长。据 IDC 最 新发布的《全球智慧城市支出指南》(IDC Worldwide Smart Cities Spending Guide,2020V1) 显示,全球智慧城市相关支出规模的增速因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而放缓,但预计中长期 将恢复并保持 15%以上的增长态势。
IDC 预测,至 2020 年,全球智慧城市市场相关投资总额将达到 1,144 亿美元,较 2019 年同比增长 11.1%,同时,全球智慧城市支出将在 2021 年开始逐渐提高增长速度, 并在 2020-2024 年的预测期间内实现 14.6%的复合年增长率。
到 2020 年,中国智慧城市的支出将增长 12.7%,达到 259 亿美元,仅次于美国, 位居第二。另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19 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已突破 10 万亿, 并有望于 2022 年达到 25 万亿元。
数据来源:思瀚产业研究院整理
智慧城市建设工序复杂,技术含量高,属系统工程,又可划分为顶层设计、基础架构、大数据平台、运营服务以及应用开发等多个环节;同时,智慧城市又涵盖了包括智能安防、智慧交通、智慧政务等在内的诸多丰富的应用领域,产业链跨度大、链条长, 业内企业众多,竞争激烈。业内竞争者包括大型方案商、互联网企业、传统 IT 厂商、 三大运营商等各类企业。
尽管智慧城市市场空间巨大,但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对于业内企业的资本 实力、技术实力、综合服务能力将提出更高要求。产业链内各细分领域龙头将凭借技术 和规模优势,逐步优化产品和服务质量,同时压缩项目成本,从而进一步提高智慧城市领域服务商的准入门槛,加剧行业竞争,使得资源禀赋继续向龙头集聚,马太效应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