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以信息化驱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行动。
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以信息化驱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行动。自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以来,数字乡村建设的顶层设计、标准规范逐步完备,重点领域典型应用与优秀实践不断涌现,首批国家级数字乡村试点工作顺利如期完成,第二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正式开展部署,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成效凸显。与此同时,我国数字乡村建设还面临着区域数字化不均衡、强感知与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探索不足等挑战,需要持续开展综合性研究,明晰突破重点。
为探索构建数字乡村各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扎实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再上新台阶,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研究团队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组织开展研究,编写《数字乡村发展研究报告——逻辑架构、突破重点与可持续模式探索(2024年)》。2024年8月4日,该报告在中国农村发展学会年会暨中国农村发展高层论坛(2024)“乡村数字化转型与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分论坛正式发布。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产业政策研究部副主任、中国农村发展学会理事兼数字乡村专业委员会委员霍鹏代表研究团队对报告进行了解读。
报告旨在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对数字乡村建设的逻辑架构、突破重点与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研究,一方面希望通过交叉学科、产学研综合分析,为数字乡村建设再上新台阶提供支撑;另一方面希望聚焦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真实需求痛点和切实发展挑战,尝试给出商业可持续、农户强感知的建设方案。
报告核心观点
1. 有力有序推进数字乡村建设,需要深入分析数字乡村的基础架构、底层逻辑及关键组成。需要构筑一个包含信息提取、传输、处理、存储和利用等在内的完整数字孪生“大闭环”。其中,任何一个节点存在未连接的问题,整个数字乡村的数据驱动就难以有效实现;任何一个数字乡村应用场景如果仅有硬件设施而缺乏配套控制软件与算法模型,整个系统就难以实现精准化、智能化、集约化运行。
2. 数字乡村不是智慧城市在农村地区的简单复制。加速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进程,需要明确乡村核心功能、实际需求,以及发力重点,以“真正”而非“形式”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解决好农业农村发展的难点、堵点与弱点。
3. 数字乡村建设需坚持系统性、创新性思维,着力探索商业可持续与农户强感知的建设模式。需要各部门汇集有效资源、强化协同合作,聚焦乡村产业、治理、服务等重点领域,明确目标、开展攻关。同时,需要解决好“最初一公里”设计研发和“最后一公里”居民应用等问题,当前部分平台与产品“不痛不痒”“功能错位”是制约数字乡村走深向实面临的重点挑战。
4. 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需要聚焦提升建设方案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数字乡村建设需要促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惠民服务先行发展,提升重点群体数字能力,构建农民共建共享的数字乡村建设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