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晚间,捷顺科技发布公告,公司拟以自有资金现金收购高登投资集团合计持有的深圳市兄弟高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登科技”)100%股权。
多渠道拓宽预付卡支付场景,促进社区金融业务环境搭建
1、公司此次收购主要是看重标的公司的预付卡支付牌照,如果收购成功将使公司获得预付费卡发行与受理业务的资质,快速增加公司预付费卡的发卡量和商户资源。
2、标的公司拥有五年的支付业务管理经验,与工商银行、深圳银联、中信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了稳固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拥有沃尔玛、国美、苏宁等在内的数百家商户资源。此次收购整个团队,也是看重了对方在行业内积累的资源和运营经验。
3、公司此前与中国电信深圳分公司合作,双方开展商户共享、便民业务、联名发卡、相互收单、APP接入等业务。我们认为,此次合作异曲同工,最终目的是将捷顺通卡引入更多消费场景,提高捷顺通卡的用户体验度和用户粘性,促进公司社区金融业务环境的搭建。
停车痛点亟待解决,停车场入口价值将重估
一、汽车保有量仍将持续增长。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的民用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1.44亿辆,虽然部分城市出台了限购的措施,但每年仍将以接近2,000万辆左右的净增量增长。北京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63辆私家车,广州、成都等大城市每百户家庭拥有私家车超过40辆。中国35个城市汽车超过百万辆,北京、成都、深圳等10个城市汽车超过200万辆。但从每千人汽车保有量来看,美国和日本的每千人汽车保有量分别是800+辆、500+辆,巴西和俄罗斯都是超过250辆,而中国不到110辆,长期看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二、政府痛点:停车位缺口严重。虽然汽车保有量大幅增长,但停车位却极为稀缺。以北京为例,北京的车位缺口高达50%,缺口数高达250万,其他一线城市的缺口也都在百万以上。由于每年新增车位数要远小于新增汽车量,所以停车位缺口仍在不断扩大。停车难成为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有数据调查显示,城市中约30%的交通拥堵由于车主四处寻找停车位导致,由于拥堵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高达千亿元以上。
三、物管痛点:停车场管理效率低。物业管理公司对停车场的管理历来有人力成本上升、管理效率较低、停车费存在偷漏情况。通过较少的软硬件改造,升级为智能停车场,可以让管理者进行联网云端管理,使停车场管理效率大幅提升,减少人员配置减少停车费的偷漏现象,而且可以为车主提供以往无法提供的诸如车位预订、反向引导等高附加值服务,增加管理者的收入。从捷顺科技在深圳福田区的试点情况来看,停车费收入普遍提高了30%以上,甚至有的超过100%。
四、C端(车主)痛点:由于停车位的短缺造成车主乱停车,带来的罚款、拥堵现象,以及停车场的乱收费都给车主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同时,导航软件方面,由于无法及时获取停车场的数据(空车位、停车费等),无法为车主提供准确、完整的停车信息,也造成了消费者的出行不便。
五、传统停车场正在进行产业升级,智能停车的出现解决多方痛点,提高产业效率。我们认为,传统停车场已经到了产业升级的时点,现有技术手段(视频识别、传感器识别、云服务)已经可以支持将传统停车场改造为智能联网停车场,智能停车场的出现将解决政府、物管、车主三方的痛点,通过移动APP打通车主和社区/商圈消费、后市场等环节,结合线下资源实现O2O的互联网运营,提升产业效率,增加产业附加值。
六、BAT及一级市场加速布局智能停车。我们看到从2014年开始,各大互联网巨头就已经对智能停车虎视眈眈,BAT均通过合作的方式,将自己的线下能力延伸至停车场,进而提升用户体验和粘性,推进O2O运营的生态圈。无独有而,从国内外来看,一级市场也对次领域开始不断投出真金白银,做与智能停车有关的APP应用陆续获得投融资,领投和跟投的投资方不乏一级市场知名公司。这也体现出产业界和投资界都同时看好智能停车行业。
七、以智能停车为切入点,打造强入口,向高附加值服务市场延伸。停车场作为典型的低价高频轻决策应用,可以将停车服务完整化,停车管理者可以为车主提供包括车位查询、预订、引导、反向寻车、在线支付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平台,我们认为这样一个高频低价应用平台是一个强入口。待用户规模化后,可以向车位错时租赁、社区/商圈O2O、车险、车后市场延伸。从这个角度看,停车的粘性和发展空间要远大于打车,市场想象空间巨大。
八、停车场入口价值将重估,捷顺科技线下优势大。我们认为,停车场入口价值正在被市场所认识。智能停车的技术壁垒不高,作为一个线下占体验度较重的应用,关键看线下优势和市场执行力,停车场业务需要与物管、政府机构打交道,互联网公司通过内在能力快速渗透的可能性较低,所以我们看到BAT是通过合作的方式来获取数据。捷顺科技的市占率超过30%,北上深一线城市的市占率更高,存量累计十多万社区及其后的物业企业,已经覆盖近亿使用人群,每年有上万套设备增量,这些是公司的线下优势。微信和支付宝的上线项目中,合作数量最多的就是捷顺科技,已经将公司线下优势尽显无遗。公司传统业务就是和物业打交道,又采取软件平台租用、使用云服务的方式,帮助物业在不进行大的投入下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而且可以实现跨区联网云端管理,提高了经营效率,促使物业与公司一同推动“捷生活”平台不断壮大,并对停车数据进行联合运营。
维持“增持”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4-2016年的EPS分别为0.33元、0.43元、0.57元,对应PE分别为89.0倍、68.7倍、52.3倍,维持“增持”评级。我们认为,公司处在社区O2O转型第一阶段,应对运营模式和用户规模加以重点关注和跟踪,一旦运营模式成熟、用户规模上量,将带来价值重估。
风险提示收购失败风险;智能停车业务推广效果不达预期;费用大幅增加风险;人才流失风险;创业板大幅下跌风险。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