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不等于安全感。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提及的“安全”,更多是从安全感的角度出发。安全感是一种心理需求,是对身体、心理可能面临危险或风险的主观感受;而安全则更多指的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种静态的现实状况。
事实上,没有绝对的安全。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安全是一种取舍。任何安全的获取都需要付出某种代价,如金钱、便利性、可用性、隐私性、其他局部安全性降低等。也就是说,每当我们(用户)做出与安全相关的决定时,都是在取舍。因此,如何取舍——“科学的评估、合理的投入”,就成为了关键。
一般来说,我们会依据“安全感”或“安全现状”两者之一,为出发点评估安全。两种不同的评判依据往往会导致评估结果差异很大,有时甚至得出相反的结论。
以“安全感”为依据评估安全状况,往往带有过强的主观意愿,评估过程也更容易受到各种势力的影响,所以准确度较低。这又分三种情况:
一,非安全专业的个人主观评估安全状况时,所获取外部安全相关信息有限,大部分公共安全资源并不透明(如视频监控图像、电信运营商记录、银行交易数据、犯罪记录等);且个人往往缺乏安防专业知识,容易做出非理性判断,如害怕坐飞机而选择开车(其实飞机更安全),担心被陌生人绑架、侵犯,而事实上朋友和亲属才更有可能对我们做这些事。
二,社团组织、大型集团企业往往利用我们追求“安全感”的心理来操纵安全评估结果。如美国虽然频繁发生各类枪击案,但由于全美步枪协会是众多议员、总统的竞选主要赞助者,所以控枪运动举步维艰,武器交易蒸蒸日上,甚至政治家们提出学生买防弹书包、老师配枪上课等荒唐的提案。恐怖组织也是营造“不安全感”的专家,他们最大的能力是放大、传播恐惧,让人们觉得恐怖无处不在,从而在心理、经济等全方位打击目标,这比单一的恐怖行为造成的影响更为巨大、深远。
三,国家与主流媒体合作造势,会进一步利用民众追求“安全感”来操纵安全评估结果,如美伊战争的源头,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实就是双方共同制造的一个巨大的心理攻势(一个完美营销出来的谎言),评估出来的安全结果是可怕的,所以引发战争,武器当然没找到,战后伊拉克却成了废墟。同样,现今热炒的朝核问题,也无疑是美国向日本、韩国(萨德)、台湾等销售武器,获取多边贸易利益的话柄,本质上波澜不惊的(和平)亚洲不仅对美国无利可图,还会逐渐降低其各方面的影响力与经济利益。
由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个人、社团、大企业、媒体,还是国家,依据“安全感”来评估安全状况,由于掺杂了过多的利益纠葛,评估结果无疑存在很大偏差,有时组织越大这种偏差会越大。
对安全的评估,应立足风险的现实情况,依据科学合理的数据做出判断。安全投入与其他投资行为不同,因为它很难衡量直接收益,所以没办法计算投资回报。但科学的评估,会最大化的节省安全受益主体的投入费用。
在具体安全现状评估时,我们首先要分析可能面临安全风险的种类与危害程度,如人身伤害、环境污染、财产损失、生产效率降低等诸多问题。
其次,要结合同类风险状况下的犯罪率、损失或伤害程度来判断危险事件的发生概率,然后考虑自身的经济、心理与生理承受能力,确定采用何种防范手段,是技术防范(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防盗报警/防爆安检等安防系统)、人力防范(报警运营服务/安保服务等)、实体防护(防盗门/锁/柜/墙等)、购买保险(减少财产损失),还是几种防范手段联动使用。
在进行科学的安全评估后,最后要对安全投入算一算账。一般来说,安防系统软硬件设备+服务的安全投入=发生安全事故所带来的损失成本 * 发生概率 * 投入系统或服务的有效性(百分比)。
安全不等于安全感,两者是站在主观与客观、动态与静态的不同角度看待安全状况。我们需要以安全现状的事实为主要评估依据,以营造安全感为辅助参考,进行科学的评估、合理的投入,才会使我们享有最恰当、舒适的安全体验。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