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慧城市领域又一重磅文件出台,智慧县城迎来重大发展机遇!5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实现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这一目标,为未来五年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指引了新方向。
近日,智慧城市领域又一重磅文件出台,智慧县城迎来重大发展机遇!5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实现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这一目标,为未来五年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指引了新方向。
《意见》是我国针对县城城镇化出台的首个中央层级的政策文件,标志着国家对于县城城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该文件有三大亮点:1)思路和出发点上以人民为中心,从满足人在县城的安居就业到扩大内需再顺应乡村振兴;2)强调分类发展,将县城分为四类,还提到了人口流失县城转型发展;3)建设的色彩比较明显,包括四个方面的设施建设。
我国县城的发展潜力不容小觑
《意见》的出台迅速引发了热议,县城再次重回政策和公众的视野。县城建设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发展潜力不容小觑!推进县城建设,有利于扩大当期有效投资和居民消费,开拓新的巨大投资消费空间。在经济大循环体系里,县域经济承担了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也是中国经济活力与韧性的基石。
首先,从经济来看,县城占全国GDP约40%;
其次,从投资来看,县城人均市政公用设施投资为城市的1/2左右,占城镇总市政投资约15%。据统计局,2020年我国县城的市政公用设施投资完成额为388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约0.7%,其中县城的道路桥梁(36%)、园林绿化(15%)和排水(15%)投资占比较高,合计近七成;
再者,从人口来看,数据显示,我国一半左右人口居住在县域,5亿农村人口中的大部分居住在县域内的乡村地区。2021年年底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9.1亿人,其中县城(含县级市)为2.5亿人左右,占比城镇总人口约27%;
最后,从消费来看,县城人均消费支出为城市的2/3左右,占城镇总消费支出约20%。
重磅文件出台,小县城腾飞在即
处于新发展阶段的县城,其纽带功能再次突显,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布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县城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还能看到一些短板、不足,其实有短板、不足的地方,恰恰也蕴藏着未来长久发展的潜力。
《意见》指出,要推进数字化改造。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智慧县城。推动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规模化部署,建设高速
光纤宽带网络。推行县城运行一网统管,促进市政公用设施及建筑等物联网应用、智能化改造,部署智能电表和智能水表等感知终端。推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提供工商、税务、证照证明、行政许可等办事便利。推行公共服务一网通享,促进学校、医院、图书馆等资源数字化。
县城定位不同,建设思路也不同。《意见》将我国县城被分为五大类:大城市周边县城、专业功能县城、农产品主产区县城、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人口流失县城。《意见》明确提出要科学把握功能定位,分类引导县城发展方向,并作了具体分类指引,为今后一段时期不同类型县城建设提供了遵循依据。
推行“一网统管”,发展智慧县城
县城作为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空间载体,承载着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殊使命。在相关国家政策推动下,区县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进入了爆发式增长阶段。《意见》中提到,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要完善市政设施体系,夯实县城运行基础支撑,推进数字化改造。其中推行县城运行“一网统管”成为发展智慧县城的重要手段。
政策方向从之前的“一网通办”迈向“一网统管”,意味着城市智慧治理进入到纵深阶段。“一网统管”是以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为主要内容,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移动通信等前沿技术为支撑,具有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监测预警、监督考核和综合评价等功能的信息化平台,是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的重要载体。可具体该如何以“一网统管”提升县城的智慧化治理能力,成为摆在城市治理者面前的一道课题。
结语:县城作为我国行政区划的一个基本单元,一头连接城市,一头服务乡村,在城和乡之间起着关键的纽带作用。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是在内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下的重要战略选择。随着《意见》的出台,未来五年,县级城镇化将成为提升我国城镇化率、改善区域间基建水平和质量不平衡的抓手,也将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