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要闻 > 正文
以数为擎 杭州萧山智绘乡村振兴共富新景
2022/4/22 14:15   中国经济新闻网      关键字:萧山 智绘 乡村振兴 共富新景      浏览量:
向数而行,乡村有智。高水平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加快推动数字乡村标准化建设,研究制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持续开展数字乡村试点。
  向数而行,乡村有智。高水平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加快推动数字乡村标准化建设,研究制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持续开展数字乡村试点。
  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的先行者,杭州市萧山区在浙江省“千万工程”的指引下,以数字化改革撬动乡村全领域、全方位改革,激发数据生产要素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全力以赴打造场景化、人本化、绿色化和智能化的数字乡村,助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并为我国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萧山经验”。
  治理变智理,奏响数字乡村奋进曲
  数字化浪潮奔涌向前,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也随之不断跃升,更多农民在乡村善治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数智的力量。
  数智地名、智慧农贸、数字慈善、智慧跑道、智慧医疗院、数字图书馆、智慧幼儿园……诸多改变乡村生活方式的新名词和新场景,现下已在瓜沥镇梅林村逐一落地。
  从“千万工程”的重要源起地、首批省级未来乡村试点,到浙江省首个村级共同富裕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梅林村始终围绕“人”的需求,坚持以共同富裕为引领,以数字化和绿色化为支撑,以民生需求为导向,集成式设置丰富多样的公共服务。依托“沥家园”数字基层治理体系,落地50个数字应用场景,不断优化数字生活体验,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今年2月份,浙江省乡村振兴十佳创新实践案例公布,梅林村打造数字乡村样板成功入选。
  作为“城市大脑·萧山平台”的先行试点镇街,瓜沥镇创新探索出以“沥家园”为载体的镇、村、户三级管理体系,目前已推出垃圾分类、基治在线、交通治理、企业运行、志愿帮扶等功能模块,以及邻里互助、民情圆桌会、意见反馈等15个微应用。瓜沥镇75个村社已实现“沥家园”数字基层治理体系全覆盖,全镇5.4万户村社居民完成实名注册,以“沥家园”为代表的数字化应用已经成为瓜沥镇老百姓和村社干部的“连心桥”。
  面对乡村治理的繁杂性,益农镇群围村创新开发了“智慧小脑”数字化基层治理平台,主要依托地理信息系统将群围村内的房屋、人口信息相关联,借助村庄内180个实时监控,全面掌握村庄最新动态,实现人、房、统一定位,依托视频建设和智能化应用,打造出更加精细化的基层治理体系,让村庄治理变得更加智慧与高效。群围村党委书记郑剑锋表示,将以“数智党建”引领未来乡村“共智富”联合体建设,升级打造“数智党建”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团体+个体”相结合的模式,实现党建引领全覆盖。计划建设党建数据大屏、主题党日直播间、党建活动室等实体化阵地,增强党建工作合力,实现党员学习管理实时跟踪、党建信息数据化统计分析;同时打造“云端党建圈”,将党员学习情况通过大数据记录展示,用数据对党员进行“党性体检”,形成党性教育“体检—整改—再体检—再整改”的工作闭环,真正实现“团体党建”走向“个体跟踪”。
  “横一村邀请阿里巴巴数字乡村团队参与建设,以镇整体智治品牌‘临云智’为依托,构建全村感知一张网,治理一件事,发展一盘棋,横一村正成为浙江省内农文旅融合的未来乡村范本。”临浦镇横一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傅临产介绍称。
  “沥家园”“新无忧”“临云智”“平安钉”“楼塔驿”“美美大同”“智慧小脑”“微信治村”……利用数字化手段促进乡村善治的场景在萧山区不断涌现,目前萧山区已有549个村社充分感受到了乡村治理数字化带来的便捷与高效。
  近年来,萧山区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对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组织框架、方式流程、手段工具等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积极打造集建设、应用、服务于一体的萧山数字乡村特色模式,通过“一园、一脑、一事”的建设思路打造萧山数字乡村综合入口,实现统一入口、统一管理、统一数据,在全省率先实现“区、镇、村三级治理+产业”全程数字联动,“数字化综合应用模块+创新特色场景”的数字乡村模式实现全域覆盖,为全省数字乡村建设打造了萧山样板。
  在深思熟虑中,萧山区制定了数字乡村建设的务实举措;在实践探索中,萧山区积累了数字乡村建设的丰富经验;在登高望远中,萧山区擘画了数字乡村建设的宏伟蓝图:到2022年,培育数字乡村样板镇或村23个,数字乡村建设成效明显;到2025年,培育数字乡村样板镇或村80个,数字乡村萧山模式示范引领。区、镇、村三级一体化数字驾驶舱数据资源丰富、内容体系更加完备,乡村数字治理体系日趋完善,政府运行、公共服务等领域数字化应用更加广泛,农民数字化素养明显提高,萧山数字乡村发展水平持续市内领跑、全省领先。
  风景变钱景,勇蹚农文旅融合新路
  桃花红兮李花白,照灼城隅复南陌。暖春时节,所前镇三泉王村满山李花竞相绽放。恰逢周末,每天都有一两千名游客前来赏花游玩。
  趁着春光正好,三泉王村村民王元庆忙着为自己家的40多棵李树抹芽、除草、打药,“正常情况下,每棵李树能产四五十斤李子,长得好的话可以卖到十几块钱一斤,能为家里带来三四万元的收益。”
  三泉王村党总支书记王海勇介绍称,三泉王村种植富硒红心李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拥有李树园600多亩,2021年村里购买5000棵水蜜桃和6000棵李树幼苗免费分发给村民,包括红皮李、桃形李等多个品种,“品种多了以后,可以延长花期和采摘季,更好地吸引游客进入三泉王村,同时能够为村民增收。”
  扮靓村庄环境只是三泉王村走向致富的第一步。接下来,三泉王村将结合杭州市数字乡村样板村的打造进行智能化改造,构建7公里环山游步道和5公里茶园采摘带,使整个村庄路网交通以及3500亩山林和1200多亩茶园全部实现串联,预计今年就可以建成类似彩虹跑道的网红景点。
  借助基础设施建设契机,三泉王村和阿里云合作打造阿里菜园,与杭州乡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打造美丽茶果园,预计仅租赁土地收益即可达到原来的10倍,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由原来的三百多万元增长到五六百万元。
  从湘湖一路驱车往南,沿路山水相迎到达千年古镇楼塔。转过一道弯,一座山水环绕的美丽村舍——慈孝堂仙岩山康养村舍映入眼帘,这是由雀山岭村原有的闲置房屋改造而成的。
  “雀山岭村的好山好水为康养产业发展提供了一片天然的沃土,希望以康养村舍带动‘乡贤回村+资金回村+科技回村+青年回村’。”慈孝堂仙岩山康养村舍是由楼塔乡贤杭州慈孝堂董事长楼中平引进创建,预计将带动百余名村民就业,今年即可为雀山岭村人均增加收入约3000元,集体经济进账100多万元。
  坐落在楼塔镇美丽乡村之中的,还有禾伙人(杭州)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创办的野孩子自然部落,这是一家集自然教育、农耕体验、传统文化传播、红色教育、中药国粹于一身,同时能全方位提供企业团建、特色亲子游服务以及定制化服务的研学基地。
  野孩子自然部落负责人透露,今年将通过增加研学品类、扩大人才招引、打造精品线路,全方位展现楼塔研学基地品牌形象。同时加快完善配套设施服务,满足学生与家长的多样化需求。
  正因看中了楼塔镇大同二村良好的交通和环境优势以及美丽乡村的发展前景,“禾伙人”不仅租下了2000平方米的四合院,打造“禾伙人”研学基地项目,还通过流转形式向大同二村和大同一村村民征收流转100多亩土地。据悉,“禾伙人”年平均支付大同二村村集体50万元左右租金,效益可持续10年;“禾伙人”还与大同一村签订了长达20年、流转28亩集体土地的租用合约,年均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40万元。此外,该基地还带动了50多名当地返乡青年和村民就业。
  三清园户外公园、大佛山滑翔伞基地、云上高空秋千、云山峡谷漂流……天上飞、地上跑、水中游,戴村镇俨然已经成为郊野运动爱好者的“天堂”。戴村镇相关负责人认为,“这些户外休闲运动项目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在萧山区乃至杭州市周边都比较稀缺,找准了市场空白,也避免了乡村旅游发展同质化的问题。”
  不久前,浙江省第一批运动休闲乡镇认定名单火热出炉,戴村镇成为全省6个认定乡镇之一。自创建郊野运动乡镇以来,戴村镇坚持“运动休闲+”理念,推动体旅、农旅、文旅深度融合,打响了“郊野小镇·韵动戴村”特色品牌。凭借丰富的生态资源,戴村镇运动休闲设施健全,已建成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80公里、森林骑行道20公里、彩色林带14公里,运动业态丰富、水陆空项目齐备,有航空飞行营地、骑行和登山2个省级优秀项目,1条省级精品线路。
  值得一提的是,戴村镇已成功举办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联赛、全国航模公开赛、山地马拉松、山地越野赛、山地自行车赛等多项体育赛事,每年参赛人数超过5000人次。诸多体育赛事,成为戴村镇对外展示独特生态和运动优势的窗口,“郊野运动”这张金名片释放出强大的磁场能量。
  数据显示,近五年,戴村镇体育类固定资产累计投入8.3亿元,其中社会资本超过2亿元,极大地提升了基础配套和产业发展。该镇游客数量从2018年的75万人次到2021年几乎翻一番。与运动配套的餐饮业、民宿业发展尤为迅猛,2020年全镇民宿、农家乐实现营业额达2000万元。
  萧山区文旅局副局长周效初认为,在共同富裕背景下,体育运动不仅可以让农民钱包鼓起来,而且是一种普惠性公共服务,可以让农民精神富起来、生活美起来。
  如今,在萧山区登高望远,一个个宜居宜游的乡村尽收眼底,一条条平整的公路在旖旎的山水间蜿蜒,一个个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繁荣兴旺……一幅农文旅深入融合发展的画卷正随着萧山区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徐徐展开。
  垃圾不落地,引领乡村生活新风尚
  垃圾不落地,乡村更美丽。漫步在进化镇裘家坞村,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人居环境十分整洁有序,村内房前屋后、大路小巷都没有垃圾桶,不禁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垃圾桶去哪儿了?
  原来,从2021年3月份开始,萧山区针对农村垃圾分类工作中存在的范围广、人口多、日常管理松散等特点,以实现垃圾治理城乡统筹为目标,在全区318个行政村实施垃圾分类“四定一撤”模式——定点投放、定时收集、定车运输、定位处理、撤桶入户,在提升垃圾分类参与率的同时,优化城乡人居环境。
  过去,萧山区农村大多采用的是“门前二分桶”模式,家家户户门前的垃圾桶不仅占用道路空间,且普遍存在掉漆、脱色、垃圾污染等问题。如今,每天早晚,“四定一撤”收运进行曲准时在萧山区各个村、社的垃圾分类点位响起,村民们可以听着音乐结伴投放生活垃圾,全域实现“垃圾不落地、路边不见桶”的治理效果。
  “四定一撤”只是持续创新垃圾分类“杭州模式”萧山方案进程中的一道缩影。萧山区近年来探索构建“一户三平台”(智能账户和村社、镇街、区级三个应用平台)垃圾治理体系,创新“千分制”评价规则,理顺“户—村—镇—区”四级评价主体,每日定量分析、研判采集数十万条农户垃圾分类数据信息,通过自动统计、比对和分析形成科学评价,有效提升农村垃圾智慧化治理水平。
  特别是为提升农户垃圾分类获得感,萧山区以城市大脑数字驾驶舱为支撑,以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为导向,为20余万农户设置专属智能账户。农户的参与次数、垃圾重量、分类准确率等信息,均实时转换为积分记入智能账户,积分可用于兑换生活用品。通过强化“看得见”的积分和物品激励,有效提升“看不见”的农户垃圾分类参与积极性。
  垃圾分类既是“关键小事”,也是民生大事。萧山区2021年度区级民生实事之垃圾分类“成绩单”显示:2021年,全区617个居民小区、318个行政村已推进垃圾分类“四定一撤”;共处置生活垃圾77.2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高标准完成年度民生实事项目。
  同时,萧山区也已斩获多项荣誉。如荣获2021年度杭州市生活垃圾治理年度考核一等奖、2021年度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优胜县(市、区)、2021年度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优秀县(市、区),多个镇街和小区入选2021年度全省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及示范片区,萧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获得2021年度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今年是浙江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决胜之年。近日,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印发了《2022年度浙江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实施方案》,高水平推进农村“垃圾革命”。其中,萧山区要创建5个省级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示范村。
  萧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萧山区将依托区级垃圾分类智能监管系统,在加强对户、社区(村)、镇三级垃圾分类工作智能化管理的基础上,完善拆除和装修垃圾闭环治理体系和“萧铃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将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做得更精细、更高效、更完善,推动圾分类成为乡村文明新风尚,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
  愿景成实景,打造共富乡村新典范
  行走萧山,遇见中国乡村的未来。
  驱车从杭州湾环线高速萧山瓜沥出口驶出,远远就能看到一片彩色玻璃幕墙装饰的建筑群,这里就是被赋予无数关注和期待的瓜沥镇七彩未来社区。
  作为浙江省首批24个未来社区创建试点之一,已建成的瓜沥镇七彩未来社区A区块成了全省各地相关部门以及地产企业频频探访的热门参观点。据悉,A区块是瓜沥镇七彩社区的核心引擎项目,将公共服务、智慧治理、交通出行、创新创业、邻里共享、文化教育、运动健康等7个场景内容高度融合,并浓缩在53亩10.6万平方米的一站式社区邻里综合体中,以步行10分钟的距离为半径覆盖全社区。
  以瓜沥镇七彩社区为蓝本,萧山区在社区邻里中心土地复合高效利用、TOD立体公交开发模式、职住平衡的数字创业、“文化+数智”深度运营等方面率先进行探索实践,已形成政企共建、场景共生、居民共建的未来社区。
  能够与瓜沥镇七彩社区比拼热度的,大概只有萧山未来大地了。横一村从杭州大都市外围美丽城郊型农村的定位出发,围绕未来乡村创建指标和“绿色+农文旅”发展方向,建设“邻里—文化—健康—低碳—产业—风貌—交通—智慧—治理—党建”十大场景,结合横一村自身特色,打造以“萧山·未来大地”为品牌定位的乐游型村庄。
  在这片萧山未来大地,养鸭池变身“鸭棚咖啡”,简易砖房拆建成“如意山房”,废弃农舍新建为“多肉王国”,稻田间还建起了研学基地、如意跑道、嗨稻飞船……难以想象,原本平淡无奇、毫无特色的横一村,摇身一变成为了中国乡村未来的模样。
  横一村的崛起,正是源自萧山区未来乡村的打造。目前,萧山区已将打造未来乡村与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数字乡村建设同步,选择凤凰村、梅林村、欢潭村、横一村四个村进行试点,并被列入杭州市首批“未来乡村”创建名单,梅林村和横一村也正在申报省级试点。
  “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到2024年实现30个未来乡村的创建目标,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未来乡村,实现未来乡村镇街全覆盖。”萧山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萧山区未来乡村建设三年实施方案》已经在紧锣密鼓规划编制中。
  “乡村让人们更向往”的美好愿景,正在萧山区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渐成现实,更难能可贵的是萧山区的探索实践仍在继续。
  近日,杭州市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公布全市第一批共富村、共富带名单。在全市首批共富村名单中,萧山区入选的有瓜沥镇梅林村和航民村、益农镇群围村、义桥镇昇光村、临浦镇横一村、所前镇三泉王村、戴村镇佛山村、衙前镇凤凰村和项漾村、靖江街道光明村、党湾镇梅东村、北干街道城北村。
  何谓共富村?共富村是指集美丽乡村、数字乡村、未来乡村、文明乡村、善治乡村等于一体,在全民共富、全面富裕、共建共富等方面走在全市前列,农民群众有较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的行政村。
  作为全省首批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萧山区积极探索共同富裕新指标,如2021年8月份梅林村发布了全省首个村级共富指标体系;因地制宜谋划乡村产业布局,鼓励以“村企联营”“飞地抱团”等多种发展模式,多维度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外延张力,如三围村将以标准化、数字化赋能打造数字农业示范地;瞄准济难解困,坚持“造血”式帮扶与“输血”式帮扶并举,推进“扩中”“提低”并举,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共富示范样板。
  傅临产透露,目前正在编制萧山未来大地二期建设规划,如围绕稻田打造稻鱼共生的“烦恼多鱼水塘”、稻鳖共生的“憋理我甲鱼塘”、稻虾共生的“虾开心空间”,计划在古柿林中搭建柿子电商平台,开发柿子周边产品,真正让横一村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重任在肩,只争朝夕。展望未来,萧山区将以“美丽普惠、数智赋能、未来引领”为主线,不断更新乡村的打开方式,实现从美丽乡村—数字乡村—未来乡村—共富乡村的持续迭代,力争为浙江省乃至全国共富乡村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萧山示范样板。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