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要闻 > 正文
昆明“智慧交管大脑平台”成效初显
2022/2/8 09:05   中国交通报      关键字:昆明 智慧交管 大脑平台 成效 初显      浏览量:
道路拥堵缓解、通行效率提升,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市民享受到了智慧交通带来的出行福利。根据《2021全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昆明市路网高峰行程延时指数同比2020年下降2.77%,降幅位居全国前列。
  道路拥堵缓解、通行效率提升,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市民享受到了智慧交通带来的出行福利。根据《2021全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昆明市路网高峰行程延时指数同比2020年下降2.77%,降幅位居全国前列。全域交通态势感知系统、秩序研判深度分析系统、统一信控管理优化系统……经过一年多的数字化升级改造,昆明市有了集多种业务系统于一身的“智慧交管大脑平台”,如今的道路信号配时更合理,越来越多的市民享受到更智慧的信号控制系统带来的便利。
  缓解资源供需矛盾
  “智慧大脑”提升通行效率
  昆明市域地处云贵高原,城市布局和路网结构具有很强的向心性,重要的功能区基本都聚集在核心区内。早晚高峰时段,道路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拥堵明显。机动车保有量连年攀升,出行需求持续高速增长,昆明市曾面临道路资源供需不匹配、管理技术手段跟不上等诸多问题。
  2021年起,昆明市与阿里云合作,从智慧交管和智慧交运两个板块,推动了昆明市城市交通管理的数字化升级。按照昆明市数字交通建设整体推进要求,阿里云成立了技术服务团队,在昆明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简称昆明交警)的指导下,以提升全市交通管理效率和通行效率,形成多维交通缓堵体系和道路规划决策体系为整体思路,完成了“智慧交管大脑平台”的建设。
  阿里云交通物流行业副总经理、阿里巴巴数智交通研究院秘书长高翔介绍,“智慧交管大脑平台”建立了全域交通态势感知系统、秩序研判深度分析系统、评诊治分析服务系统、统一信控管理优化系统等8个业务系统,以及数据中台与业务中台、智能终端设备等,形成了完整的智慧交通指挥、管理及服务体系。在支撑昆明交警各业务板块的同时,也通过整合各类交通大数据,实现了分析、预测、决策的智能化,从而更好地为市民出行提供服务。
  1月25日,据昆明交警消息,昆明智慧交通项目已完成了全市521个交通路口的智能化改造,在503个路口实施了“绿波带”,12条干线和3大区域实现了干线和区域优化,12条干线的通行延误时间平均降幅达到10.5%。
  更多车辆匹配更长绿灯
  以点带面打造“绿波带”
  最近,越来越多的昆明市民发现,在平峰时段,路口每个周期的通行时间会有变化。这其实是平台在通过AI感知设备检测路口实时流量,并自适应控制路口信号灯配时,从而提高路口通行效率。
  以往,在昆明市的信号控制路口,尤其是平峰时段,市民经常遇到“明明相交道路的车辆寥寥无几,但主干路的车辆还是要多等很长时间的红灯”。如今,当AI感知设备发现路口的各个方向车流量不均衡时,平台会根据各个方向的车流量配比,适当延长车流量大的方向绿灯时间,让更多的车辆通过,充分提升路口的整体通行效率,减少车辆排队现象,解决了信号配时方案无法与实时车流量精准匹配的痛点。
  “通过路侧新增的传感器以及边缘计算终端等智能化设备,可以将路口的全量信息实时还原,一部分路口还实现了全息感知,基于此可以在路口实现车道级的精细化感应控制。”高翔介绍,目前自适应信号灯控制已经能做到秒级感知和响应,比如某个方向的绿灯可以在刚好放完队尾最后一辆车以后变红灯,然后给另一个方向绿灯,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绿灯损失,提升路口通行效率。
  路口布设的边缘计算终端之间还可以自组网,从而实现路口间的协调控制。单个路口的最优化并不能保证整条路的最优化,可能这个路口畅通,但下个路口的车辆排队却延伸了过来,依然造成路段拥堵。因此,通过路口边缘计算终端的联网,平台可以将相邻若干个路口的信号灯周期和相位差调整到最优,从而形成“绿波带”。在绿波路段,只要按照昆明交警推荐的车速行驶,就可以享受到信号绿波的畅行体验。
  “智慧交管大脑平台”依靠强大的全域数据集成、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能力,对昆明市东风东路、人民东路、人民西路、北京路等12条干线进行优化。平台自动判断拥堵状态,并根据车流情况采取不同的控制方案。根据昆明交警数据统计,综合全天效果,12条干线的通行延误时间均有所下降。
  昆明交通情况在“点”(路口)和“线”(干线)上的改善,也促进了以“点”带“面”的优化。阿里云团队在昆明交警的指导下,定位出一环内的几个重点区域,实施区域整体优化。例如,在平峰期以单点感应和协调式感应绿波为主要控制模式,在高峰期则实施缓进快出和均衡控制策略,在减缓外围车辆进入核心区的同时,加速核心区内车辆向外围疏散。
  “云边端”一体化方案
  全域交通支撑科学决策
  昆明交警依托“智慧交管大脑平台”,对昆明城市道路在点、线、面的立体维度上实现了优化。经过昆明“智慧交管大脑平台”的数据评估,一环以内的东区和西区全天平均延误时间下降超10%,南区下降超5%。其中,晚高峰优化效果最为明显。根据数据统计,自适应区域协调控制后,昆明主城区日均车速提升了6.8%。
  为这些路口和区域提供AI感知能力的,是阿里云依托智能路侧终端设备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等构建的“云边端”一体化智慧交通解决方案。
  从“端”的角度来看,通过雷达和视频传感器等路口设备的智能化升级,可以对城市道路运行情况进行全量感知和信息收集。在“边”的层次,边缘计算会将感知设备收集的信息进行融合,在边缘端进行实时计算并生成优化方案,然后发送至设置在路口的信号控制系统来执行。到了“云边端”中的“云”这个层面,平台会进行区域级的优化控制策略的制定与执行。昆明也是国内首个城市级大规模采用“云边端”一体化智慧交通解决方案的城市。
  “智慧交管大脑平台”的重要系统之一就是全域态势感知系统,基于“端”侧的信息采集和边缘端的汇集,配合大量的、多来源的行业数据,加上高德带来的海量互联网数据,可以自动感知某个路段、某个区域的实时状态,从而为信号控制、交通指挥、信息服务推送等提供支撑。
  “‘智慧交管大脑平台’上线之后,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让管理部门的决策变得更加科学和智慧。”高翔表示,以信号控制为例,从前昆明市主要靠人工手段,基于历史数据和经验进行判断和信号调优。如今,通过分析历史数据规律和实时数据变化,管理部门可以基于数据做出更加科学的信号配时优化方案。
  未来,“智慧交管大脑平台”的秩序研判深度分析系统将可以服务于交通组织方案的分析和优化。例如,道路进行施工前,需要制定临时的周边道路交通组织方案,那么哪种方案是最合理的?从前,这些可能都是基于经验进行判断,但通过秩序研判深度分析系统,可以基于海量数据对场景进行仿真分析,从而比选出最优方案。
  据了解,昆明市智慧交管与智慧交运将会在下一个阶段形成合力,城市全域数字交通一方面通过精细化管理最大程度优化道路供给侧,同时也会探索基于出行供需平衡理念,为出行者提供个性化出行服务。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