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云、 AI等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经济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价值。9月26日,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8.6%,保持9.7%的高位增长速度,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
随着云、 AI等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经济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价值。9月26日,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8.6%,保持9.7%的高位增长速度,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
数字经济呼唤算力基础设施
数据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资料,算力则成为了与数字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生产力。不过,要想数据真正能发挥价值,必须从数据价值链入手,即数据的采集-存储-加工-应用。在这个过程当中就需要打造数据基础设施承载价值链,以充分发挥数据的价值。
正如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带来生产力的重新布局一样,随着生产的发展成熟,以信息、融合和创新为核心内涵的新型基础设施形成的“算力网络”成为了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力承载体。
为了构建好“算力网络”,“十四五”规划中就指出:“围绕强化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布局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
优化算力网,提升数据竞争力
近年来,人工智能极大地推动了产业智能化的生命力,智能产业与实体经济呈现紧密融合的趋势。一方面,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为人工智能服务的实体经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海量数据为机器学习提供原料,大大加速人工智能技术迭代、智能经济的高速发展。
如今,中国各行各业都在利用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产生了大量算力需求。于是,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成为各地重点建设的新型基础设施。通过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提供的强大算力使能创新、赋能产业、加快城市智能化转型,成为促进城市经济步入新阶段的重要基础。
目前我国各地正在积极推进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主要是基于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包含Atlas 900 AI集群、异构计算架构CANN、AI框架昇思MindSpore、昇腾应用使能MindX和开发平台ModelArts等。
尽管我国算力基础设施不断发展完善,但是,算力水平依然很难满足数据量猛增带来的巨大算力需求。此外,AI大模型的开发需要强大的算力支撑,AI技术为企业生产提供切实可用的价值更需要算力支撑,单一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已经无法满足地方发展对算力的需求,因此各地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之间算力网络互连、资源共享、协同调度是大势所趋,算力网络呼之欲出。
在9月25日,以“深耕数字化”为主题的华为全联接2021上,深圳、武汉、西安、成都、北京、上海等21地市共同点亮人工智能算力网络,向前迈出了第一步。
会上,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AITISA(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鹏城实验室联合发布发布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发展白皮书2.0——从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走向人工智能算力网络》也指出了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发展的新阶段——从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走向人工智能算力网络。通过算力网络将各地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连接起来,动态实时感知算力资源状态,实现统筹分配和调度计算任务,构成区域内可感知、可分配、可调度的AI算力资源,以“一网络”实现算力汇聚、数据汇聚、生态汇聚。
地方发展新动能
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是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重要基础设施。政府牵头建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能够实现集约化一体式建设,快速交付、快速上线、算力强劲、绿色节能。
当前,多个地方正在加速布局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通过人工智能计算能力,使其算力更强、速度更快,赋予人工智能更强劲的“爬坡之力”。这些发展中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势必会给地方人工智能产业带来巨大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