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海宁市在公共区域
视频监控建设管理方面,坚持全市一盘棋,破难题、促共享、优质量,依托数字化改革,加强资源整合,推动视频监控建设统建互联共享,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审核前置,统一技术标准。成立由市委常委任组长,发展改革、财政、经信等30余个部门及镇(街道)组成的视频办,对使用财政资金建设的公共区域视频监控,均需先由视频办组织专家进行可行性研究及方案论证,明确“统一专网、统一接入、统一平台、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标准化要求,市财政根据评审结果统筹安排项目资金。实施以来,已累计审核项目30个,申报金额9808万元,审定金额8449万元,核减率达13.9%。
二是数字赋能,实现资源整合。打破数据孤岛与资源独立,实现点位统筹、平台共用、接口共通,最大限度推动图像资源的联网共享。对综合执法、教育、民宗等多部门提出的视频监控需求,由公安部门牵头统筹建设,建成后共享给部门应用,避免部门间重复建设。据统计,目前已累计减少部门重复建设3350余路,节约财政资金近9400万元,各职能部门通过共享视频图像,进一步提升违法查处、行业监管等政务服务效能。
三是购买服务,提升服务质量。以租代建,由市公安局等作为购买主体,以公开招投标形式确定承接主体,由承接主体负责项目建设和运维管理。通过市场化方式提供服务,视频图像完好率连续三年达98.5%以上,极大减轻了部门运维管理压力,也减少了部门人力物力投入。资金由一次性付款改为分期付款,明显缓解了年度财政资金压力。以“雪亮工程”为例,项目建设规模共2.71亿元,分期支付后当年最大可释放近1亿元资金用于其它项目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