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高峰时段,申城不少轨交车站的乘客摩肩接踵,部分乘客或许会抱怨地铁安检的等候时间又挤占了按秒计算的通勤时间。对此有轨交专家建议,可尝试通过持有实名制交通卡,让安检更加高效。
由同济大学老科协主办的“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研讨会”10月15日举行,有关专家就轨道交通安全的法律体系建设、减少列车运营故障的技术手段以及如何改进现有的车站安检模式等热点提出了建议。
实名制方便监控逃票
眼下,有乘客认为申城轨交安检会耽误自己的时间,也有乘客指出如果安检流于形式,安检设施设备和人员形同虚设,公众的安全感没有保障。安检如何既能提供安全保障,又高效便捷?
市科委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的有关专家认为,问题的产生主要原因是巨大的轨交安检乘客数量,唯有最大限度地减少参加安检的乘客的数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该专家建议可以在安检时将乘客分为“实名乘客”和“匿名乘客”两类,以降低无用无效的安检数量,提高有效安检质量,提高地铁乘坐的便利性和乘客的满意度。
为获取更全面的实名乘客的信息,更可充分利用对快速免检通道、安检通道等处的视频监控系统,获取乘客更加清晰的体貌特征,从而达成标准规定的人脸自动识别和智能视频分析的要求,即使少数实名制乘客携带危险品会被漏检,事后可便于及时查找。“实名乘客”可采用手机卡(比如手机钱包等)或银行信用卡等进行实名关联,并刷卡进出站。若以实名手机代付交通费,一定程度也可遏制使用匿名手机进行不法欲动的空间。
专家表示,假设每个轨交车站按10个闸机口计,其中7个改建为实名制乘客免检快速通道,3个为匿名制乘客安检通道,每日700万人次当中便有500万人次免检通过。同时,实行实名制对现有售检票系统改动不大,在提高乘客服务体验、减少安检压力的同时为公安建立了乘客的基础信息数据库,也有利于对“逃票”的管控。
轨交立法要逐条逐款落实
城市轨道交通特点是运量大、速度快,一旦发生事故,就会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同济大学孙章教授认为:“安全,是最大的民生。安全管理应该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的重中之重。”
他举例,在《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案例评析》中,共收集了1863年伦敦地铁诞生以来的150年中所发生的99起重大事故,其中火灾、爆炸、毒气这三项占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数量的40.4%,占事故死亡人数的90.6%。近年来,针对城轨的恐怖活动有所上升,其主要形式就是爆炸、生化及放射性恐怖袭击和纵火等。对此,上海正在开展轨道交通第三方独立安全评估、社会治理结构的现代化等。
截至2013年底,内地已有19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共2764公里,2014年轨道交通在建城市40个,但国内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特点的安全法规。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体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地铁与轻轨研究中心研究员陈燕申在对照美、英等国的城市轨道交通法规体系时表示,美、英通过安全立法,实现了自法规发布以来的城市轨道交通事故率持续下降。在立法质量上则体现了逐条、逐款落实,规定明确的时间节点以及逐步完善和修订等细节上的特点。通过“安全法规 技术规范 安全认证”构成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法制体系,并设置了专门的安全监管机构。
国内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法规更多的是以部门规章、通知、标准等形式出现,“罚则较弱,而且标准是协商一致的产物,没有法定执行人,也没有罚则。”
陈燕申认为,具有高质量的专门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立法、成立专门的安全监管机构和进行安全认证是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建设的重要任务。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