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防行业网:安全防范措施作为应急反应的重要部分,就北京7.21特大暴雨来说,安防技术产品在安全防范方面有哪些作用,又存在哪些不足,该如何弥补?
李建平:从一般习惯上,我们认为大量出现的治安事件或者人为事件是安防所针对的主要目标,自然灾害导致的灾难并不完全在安全防范的范畴内,但两者之间有交叉重叠的内容。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大安防”概念的提出,自然灾害导致的灾难或者过失已经掺杂了许多人为因素,例如“智慧城市”的提出,已经把自然灾害纳入到城市安防系统必须防范的内容中去。
此次北京暴雨,在政府应急反应体系中,视频监控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道路交通视频监控系统,及时反应城市各个路段积水情况,应急救援情况,并把一些图像信息汇总到北京市政府应急指挥中心,以利于领导及时作出决定,迅速开展救援工作。
但视频监控系统也暴露出了许多不足和缺陷。一是视频监控系统远程联网程度不高,信息传输不畅,有的视频监控图像信息只是在特定部门内部流动,不能做到统一调用,无法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视频监控图像信息资源利用率还不高。二是部分在用视频监控设备不能适应恶劣环境。在7月21日暴雨倾盆情况下,能见度低,视频监控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针对这些不足和缺陷,我们该如何去弥补?
首先尽快建立视频监控图像信息共享机制。打破地域、部门限制,加快推进各类视频图像资源的整合工作,推进图像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开展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建设及视频图像信息整合与共享工作是公安机关以及政府各部门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趋势。
其次,随着“大安防”概念的提出,安防产品设备在设计生产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个方面因素,治安事件与自然灾害应急事件的报警、监控应进行综合考虑,结合在一起,起到综合安全防范作用。例如,在经常积水路段设置水深探测报警系统并建立与视频监控联动的机制,当水深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进行本地报警,并传到相关监控中心,实现远程报警监控。
再次,提高视频监控系统高清化、智能化,进一步完善相关技术,使视频监控系统能够在恶劣环境下发挥作用,提升其夜视、防水、防雷等方面的性能。
中国安防行业网:在此次北京暴雨中,许多伤亡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应急避险常识所导致的,我们应该如何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
李建平: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提高公民的防灾意识和知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应急避险教育最终的目的是使公众能处乱不惊、处险不惊,具有足够的公德精神和自救、救人的能力。它是提高公共安全系统的效率、减小灾害损失的重要环节。
各地政府部门应该起到领导作用,尤其是各地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社团、媒体、志愿者的作用,通过开设专题专栏、刊发评论文章、播放公益广告、举办专题展览、组织街头咨询、张贴海报标语、印发科普读物等方式,通过宣传营造社会舆论氛围,推动全社会加强安全防范工作。
与公共安全相关的各个行业协会要根据本行业的特点开展相关的安全知识宣传。2012年下半年,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将举办北京安博会,同时将首次组织观众参加应急避险体验活动,此次活动将分为“应急逃生体验”和“安全知识问答”两部分内容。在展会现场将搭建模拟场景,设置体验环节,组织现场观众亲身体验应急避险和自救过程,在体验中提高防范避险意识,在参与中学习安全防护知识。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应该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宣传安全、避险、自救知识。例如此次北京暴雨导致许多车辆被淹,部分车主因不了解相关避险逃生的常识,或者不能灵活处置自身面临的情况而出现伤亡损失,因此汽车用应急产品销售商有必要在销售过程中进行相关知识的介绍或培训。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