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中国安防》邀请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科学家胡善勇先生,对华为平安智能体的运营理念和技术架构、实战成果、平安智能体给行业伙伴带来的变化以及“十四五”安防行业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度探讨。
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安防行业快速融合应用,有效支撑了雪亮工程、智慧城市、平安中国建设,为创新社会治理、实现“中国之治”做出了重大贡献。“十四五”期间,党和国家提出了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宏伟目标,各级政府将深入推进新型平安城市、社会治理、智慧城市等重大项目建设,实施城市大脑、平安乡村、智慧社区等重大工程,我国安防行业又迎来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华为率先提出“平安智能体”的理念,通过联接、云、AI和行业应用深度融合,构建一个立体感知、全域协同、精确判断和持续进化的智能系统,由此实现更高的体系智能乃至完全智能。本期《中国安防》邀请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科学家胡善勇先生,对华为平安智能体的运营理念和技术架构、实战成果、平安智能体给行业伙伴带来的变化以及“十四五”安防行业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度探讨。
胡善勇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科学家
■ 中安协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国安防》:请您谈谈华为推出平安智能体的出发点是什么?这一体系如何更好地支撑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和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
胡善勇:“十四五”时期的到来,既是安防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产业链重获新生的重大机遇期。当前智能安防建设正在从局部智能迈向体系智能,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新兴技术已经深入应用到公共安全领域,智能化发展正式进入爆发期。但从传统信息化建设角度来看,各应用和业务场景之间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数据无法互通、应用效能低下、融合度低等问题日渐凸显,如何解决“孤岛问题”,使系统成为一个完整的“自学习、自成长、自循环”体系,加快数智融合、创新行业融合模式、提升市场应用能力成为智能化安防建设的重要课题。另外,大数据时代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愈发严峻,个人信息隐私保护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这给平安智能体赋予了另一个重要使命,即如何系统地实现“智能安全”。
平安智能体将能够更好地支撑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和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打通智能化安防系统,实现数据共享,促进行业融合。
2、实现业务之间的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自动感知、自动研判以及自动处置来提质增效,在多种应用场景中通过机器换人方式改善人员利用效能。
3、智能化程度促使系统精准性提高,通过更精准的分析来降低社会消耗成本,提高治理效率。
4、系统预测、预判、预防能力加强,通过大数据、深度学习等技术的赋能对事件进行前置化处理。此外,超强的预判能力赋予系统超快速的事中处置能力,这些都对社会治理关键重点的前移具有很大帮助。
平安智能体将更好地促进数字产业化发展,加速产业融合,推进城市治理由事后向事中,事中向事前预判预警发展,以数字化转型来驱动城市治理方式的变革,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
《中国安防》:请您介绍一下平安智能体的运营理念和技术架构。
胡善勇:平安智能体是华为在面临新形势下的新挑战中通过长期在行业合作中的共同实践和技术创新,参考整个信息体系模型而推出的智能体概念,但这并不是华为自己的解决方案,是属于整个公共安全行业的技术参考架构,其依托联接、云、AI、计算、安平行业应用等多技术协同创新,与安平客户、伙伴共同打造的城市级一体化智能协同系统,该系统具备立体感知、全域协同、精确研判和持续进化等特性。
平安智能体核心架构体系为 “一体六智”。“一体”是指打造平安智能体;“六智”分别为智能感知、智能联接、智能中枢、智慧应用、智能运维以及智能安全。最主要的特征是云网边端实现全面协同,这意味着平安智能体被赋予大脑、躯干、四肢和感官,从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数据应用,贯穿公共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全过程,赋能GA业务打防管控服的全过程。
1、智能感知。通过全天候极致图像、全智能算力升级、多算法软件定义三大根技术赋能平安城市建设六大场景感知,实现城市周界/道路、三站一场、重点区域以及公共场所等场所的智能感知。
2、智能联接。通过视频感知以及物联感知等采集的数据传输到智能中枢的联接,基于全光网、5G、F5G、微波等构建一张端到端的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的全息感知网。
3、智能中枢。智能中枢是平安智能体的大脑和决策系统,包括“一云三池三引擎”。“一云”是全栈自主可控的云基础设施,形成弹性可扩展的计算池、存储池和网络池。在这些资源上提供AI引擎、数据引擎和应用引擎,以此赋能实战应用。
4、智慧应用。面向公检法司安政等场景,华为坚持开放共享、百花齐放的策略。与上百家应用合作伙伴联合进行预集成验证并发布场景化方案,构建了覆盖共性通用应用、警种专题应用以及可视协同警务应用的智慧应用体系,共同驱动GA应用从局部智能走向体系化智能。
5、智能运维。以华为神农统一运维平台IMOC为底座,通过视频智能运维、资源运营服务以及IT全栈统一运维三大套件构建端到端的运维运营能力,“全栈监控+主动管理”的运维运营体系可实现对前端、网络、云数据中心、资源服务和应用的全局掌控,更好地服务业务。
6、智能安全。通过构建“一体两翼”的安全防护体系构筑了网络空间安全上的数字新战线,一体是安全管理中心,两翼是零信任能力和安全防护能力。
《中国安防》: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平安智能体在安防行业具体实践中有哪些实战成果?
胡善勇:目前平安智能体在疫情防控、基层社会治理、城市交通管理和民生服务等领域都有所应用。例如华为与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及北京、天津、深圳、湖南等地相关部门共同探索,打造出创新的“智慧+交通治理”模式。广州也正在投入平安智能体的应用实践。
《中国安防》:您认为平安智能体会给整个行业,特别是公共安全领域的合作伙伴带来怎样的价值?华为在这块投入如何?
胡善勇:平安智能体是一个开放的架构,支撑一个开放合作共赢的安平行业数字化生态系统,由华为、生态伙伴与客户共同来打造。
华为践行同所有参与伙伴“共创、共享、共赢”的合作理念,既开放又中立,尊重客户数据主权,不通过数据变现,通过提供人工智能、联接、云等技术帮助应用厂家更好地处理、加工数据,实现专业化分工,相互信任,协同合作,节省合作伙伴不必要的研发投入。
《中国安防》:您认为人工智能未来在公共安全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是什么?技术方面会有哪些新的突破?
胡善勇:近年来,信息化的大规模提升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提升使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一系列的颠覆性技术正在改变这个社会。新技术的出现也增加了公安机关在“打、防、管、控、服”的压力,积极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服务支撑警务实战的技术和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
个人认为,以数据、算力、算法为依托,以警务实战场景构筑的人工智能可能会成为提高公共安全智能化可实现性的重要手段。在“十四五”期间,非常有必要开展各类人工智能场景的探索,如加快深度伪造音视频自动检测和识别、对抗样本攻击防御技术的研究以及提高公安机关在电信诈骗、身份识别等领域的深度伪造检测能力与水平等。
《中国安防》:您对“十四五”安防行业的发展趋势怎么看?
胡善勇:安防技术在预防和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预防灾害事故、降低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安防行业已从传统的人员安防发展到数字时代的智慧安防,成为最新科技与社会经济生活深度融合和快速落地的领域之一。“十四五”安防行业的发展趋势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安防行业一定会越来越智能化。5G、物联网、人工智能、云等数字技术正在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加速融合,全场景智慧的社会组织形式悄然形成。越来越智能化的系统应用推动着全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帮助构建立体化、全方位、广覆盖的社会服务体系,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安防行业整体数字化转型加快,最终实现全面数字化。在全社会快速演进和变革的大背景下,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紧密相连,数字技术能够把城市空间完整精准地刻画出来,并能够自动分析、表达、预判、预警,与现实世界实现交互融合,这些都会同步到数字基础设施中。
3、持续加强隐私安全,保护公民尊严。近年来,信息安全事件频发与数据泄露的危害让人们意识到隐私信息与数据安全的重要性。每个安防企业都需要提升数据安全防范意识,不断提升安全防护手段,加强用户权限管理,并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控。以人为本是实现智能安全和智能运维,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中国安防》:能否请您谈谈华为在平安智能体方面后续的发展规划是什么?
胡善勇:技术的发展目标是让生活更美好,平安智能体在后续的发展中会以全场景智慧为牵引,规划技术在未来社会的最好结果,沿着正确的技术方向创建未来,造福社会。这一美好愿景将通过以下几种发展规划来进一步实现:
1、平安智能体将拥有越来越多的感知,智能感知、智能安全、智能运维才能有效持续发展。
2、网络更加安全、快速、可靠。依托5G技术加快网络传输,构筑更稳定、更可靠的网络环境。
3、更强大的中心职能和新技术结合使平安智能体更全面、更综合、更完整。
4、加强指挥通讯体系构建,促进数字化转型,提高末端“最后一公里”的智能化程度。
5、加强智能体开放度,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和驱动能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华为作为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下实现自身提升的受益者,我们也要回馈社会,通力协作让不同厂家的设备接入平安智能体,享受智能升级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