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与辐射恐怖事件发生的潜在危险时刻存在。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和轻轨)作为人流高度密集、运行环境复杂的公共交通运营系统,一旦发生恐怖事件,极易出现群死群伤等严重人员伤亡后果,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本文结合轨道交通实际环境,分析了轨道交通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的形式特征与可能后果,提出了加强放射源的安全控制与管理、巩固轨道交通环境现有安全防范措施和构建轨道交通环境辐射监测网络等轨道交通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的防范要点。
关键词:轨道交通,核与辐射,放射源,安全控制与管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也已成为恐怖分子选择的恐怖袭击手段之一。至今发生污染环境或造成公众辐射损伤的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虽为数不多,但与该类事件相关的核材料失窃与走私、放射源被盗与交易、恐吓或威胁使用放射性物质的事件时有发生,表明核与辐射恐怖事件发生的潜在危险时刻存在着,丝毫不能大意。因此,分析轨道交通该与辐射恐怖事件的特征与后果,总结国际轨道交通安防经验与教训,及早布局,制定我国针对轨道交通校与辐射恐怖事件的相关防范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轨道交通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的形式特征
顾名思义,轨道交通核与辐射恐怖事件是指恐怖分子为达到其政治或社会目的,恶意利用城市轨道交通制造的涉及核等放射性物质或辐射的恐怖事件。
一般说来,恐怖分子可能会通过三种途径制造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第一种是直接散布放射性物质或使用放射性散布装置;第二种是攻击破坏核设施或核活动;第三种是爆炸粗糙的核武器。
在三种途径中,直接散布放射性物质或使用放射性散布装置是恐怖分子比较容易实施的途径,也是在轨道交通中可能发生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的主要途径。基于此,笔者认为,轨道交通核与辐射恐怖事件可能会有以下四种形式出现:
1.引爆常规炸药和放射性物质相结合的放射性战剂武器
放射性战剂武器是利用常规炸药爆炸来散播放射性物质,以高活度的放射性同位素的α射线、β射线、中子或γ射线杀伤人员或严重污染环境的一种武器。这种将常现炸药和放射性物质相结合制作成的爆炸装置俗称“脏弹”。
恐怖分子将脏弹带入地铁或轻轨交通环境中引爆往往是以制造社会恐慌、扰乱社会秩序、造成公众实质性伤害等为目的。
“脏弹”的制造设有核武器那么复杂,任何反应堆制造的辐射材料样品和反应堆的乏燃料,不需经任何化学处理就可以用于制造脏弹。由于胶弹中所含的放射性物质的种类与数量、爆炸的位置、气象条件和炸药用量均不确定,事先细致评估其伤害效应难度很大。但脏弹爆炸时,其中的放射性物质被气化,有些会黏附到附近的建筑物和地面,其主要效应是长期地放射污染周围环境。
2.以非爆炸的方式恶意散布放射性物质
恐怖分子在地铁或轻轨上以非爆炸的方式恶意散布放射性物质,往往是通过用放射性物质污染地铁站或轻轨站内的特定地点或环境,伤害非特定人群,以达到制造社会恐慌、扰乱社会秩序的不良目的。
这种非爆炸式的散布包括在地铁或轻轨上打开包有易挥发或粉末状放射性物质或放射性气体的密封容器,以及破坏60Co等金属类固态密封源的密封性,使容器中的放射性物质迅速释放到轨道交通大气环境中。
一般说来,散布放射性的恐怖事件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即局部弥散性的放射性散布事件和广泛弥散性的放射性散布事件。
局部弥散性的放射性散布事件主要是指涉及小放射源或少量放射性物质且一般影响范围很小的放射性物质散布事件。这类事件中所需的放射源由于活度较低,使用的放射源或放射性物质可能包装在小药瓶、鞋盒、行李箱或其他容器中,散布方式主要是非法携带放射性物质进入轨道交通环境并恶意丢弃在地铁列车、轻轨列车或站台上。
广泛弥散性的放射性散布事件是指涉及大量放射性物质弥散且影响范围很大的散布事件。这类事件中所需的放射源由于活度往往较高,携带时通常需要以铅盒、铅罐或特殊合金材料作容器,散布方式主要是非法携带放射性物质进入轨道交通环境后破坏密封源的密封性并恶意丢弃在地铁列车、轻轨列车或站台上。
3.用辐射源在地铁或轻轨环境中秘容地照射乘客
从严格意义上讲,用辐射源在地铁或轻轨环境中秘密地照射某一个人、某一群人或任一人,不能成为轨道交通辐射恐怖事件,充其量只是一种犯罪行为。但由于轨道交通环境人流密集,犯罪分子在伤害其预期目标的同时往往会殃及无辜,造成周边人群同时受到辐射伤害,并同样引起公众心理恐慌。
4.恐怖分子威胁散布放射性物质
随着放射源在工业、农业、医学、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放射源不仅已是可以合法购买与使用的工业产品,而且其数量也在不断大幅度增加。
据报道,有数百万枚放射源分布在世界各地,在我国也有放射源十余万枚。虽然世界各国都在逐步加强对放射源的管理力度,但放射源管理中存在的不安全隐患依然大量存在。特别是大量的闲置源、废弃源乃至失控源的存在,使得恐怖分子制作放射性物质散布装置具有更大的可能性。
因此,当恐怖分子威胁在轨道交通环境中使用放射性物质时,无论其是否真正持有放射源,都必将牵动大批警力及其他人力、物力进行排查并处理事件,也会引发公众的恐慌情绪。即使最后证明其仅仅是威胁使用但并未真正使用,扰乱社会秩序,制造社会恐慌的后果也已经产生。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