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互联技术对报警服务领域的影响
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报警运营服务行业受到互联网技术冲击还比较弱。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联网报警业务中,信号的传输方式还是以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络)为主。基于PSTN的报警控制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阔的市场应用,标准、协议等方面也比较成熟,而且PSTN是一个更加封闭更加安全的传输网络,因此,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现代社会,通过PSTN传输报警信号依然占据了主导地位。二是业务平台规模小,互联网需求特征不明显。在国内约3000多家报警运营服务公司中,绝大部分是小型企业,这些公司依托于PSTN网络以及一套小型的基于局域网的接警系统就可以开展业务,在规模较小、业务简单的状况下,对于互联网尚未形成强烈的依赖。三是客户范围较为单一。国内的报警运营市场还是以行业、大型企业客户为主,这是一种强托管的业务模型,客户将安全业务全权托管给服务公司,正常情况下,客户的参与力度并不是很大,业务模型较为单一。
国内的报警运营服务商经过了约30年的发展,已经完成了最初的圈地运动,将利润丰厚、安全需求强烈、业务模式简单的行业及企业用户瓜分完毕,暂时达到了一种弱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相当脆弱,任何一家公司要扩大规模,都可能会触动其他公司的利益,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必然是一个整合、并购、淘汰的过程,是企业实力、业务规模、服务质量、技术支撑等综合实力的大比拼,众多报警运营服务公司面临洗牌,优胜者会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巨头和领导者。这种情况下,对互联网等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二、互联时代带给报警服务运营业的发展机遇
互联网技术对于报警运营服务业的促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服务互联网化、业务互联网化、设备互联网化、平台互联网化。
1.服务互联网化。在任何服务行业中,客户是第一重要的因素,客户的满意程度决定了业务的扩展速度与范围。但报警运营服务有其特殊的地方:它的主要业务是预防实警发生。而对于特定用户来说,突发实警的发生概率是较低的,绝大多数用户在服务期间都没有发生任何实警。但是,对于实警的及时发现及处理,需要建立在设备的正常工作、服务公司的24小时监控等琐碎事务的基础之上,而这一点,往往会被用户忽略。所以在报警运营服务中,提高用户体验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让用户能够感受到服务公司所做的工作,感到物有所值。这包括对日常事件的处理、设备的巡查、巡检、维修、各类提醒等各种事务。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建立信息通道,可完成与用户的及时互动。
2.业务互联网化。随着报警运营市场的进一步扩张,客户类型进一步多元化。除了最主要的金融等行业和企业用户,零售、社区、家庭、移动目标报警等用户也逐渐纳入到业务范围以内,由此也引入了外围的业务如值机服务、远程看护、视频监控、人力保安等等,越来越多的客户希望运营服务商能够提供综合的一体化互联解决方案。业务互联化将使得报警运营服务在安防行业中的龙头地位逐渐凸显,在行业整合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3.设备互联网化。当前主流报警控制器的信号传输信道还是以PSTN网络为主,辅以GPRS/3G/4G或互联网传输,这可能是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以PSTN为主的报警控制器经过了长期的发展,标准体系已经建立,且有着大量的市场实用基础,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有保障。但是在互联网技术的冲击下,市面上支持互联网传输的报警控制器越来越多。这里面有个有趣的现象:国外的硬件生产商,倾向于在原有报警控制器上增加一个网络扩展模块,以拓展原有的报警控制器功能,使之支持网络信号传输;而国内厂家更热衷于做一体化的网络报警控制器。这似乎隐含了一个观点,国外厂家认为互联网模式的报警控制器完全取代PSTN模式的报警控制器,还需要有个相当长的过程。
4.平台互联网化。不可否认,在报警运营服务业务的持续扩张情况下,尤其是在跨地域、多业务融合需求越来越旺盛的状态下,处理业务的系统平台所扮演的角色将越来越重要。它将客户、运营服务商、设备提供商、工程商等各个单位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管理,借助无处不在的互联网,能够极大地缩短业务周期,提高工作效率,这对于提升客户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等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当然,平台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个漫长的磨合过程,一些卓有远见的运营服务公司已经开始推进这方面的工作。
三、互联时代带给报警服务运营业的挑战
任何新技术的应用都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技术对于报警运营服务行业来说,既是巨大的机遇,也存在巨大的挑战。
1.安全问题无处不在。联网报警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对于报警信号的监控和处理的实时性要求非常高。一旦将报警运营服务网络化,首先面临的就是安全问题。INTERNET是一个开放的网络,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够访问服务器,这给犯罪分子带来可趁之机。现在掌握INTERNET技术的人员越来越多,甚至不需要专业技术,通过一些工具,非专业人员也能对服务器发起攻击。最简单如通过暴力攻击,导致服务器瘫痪,以达到阻塞信号传输甚至导致信号丢失的目的。另外对于数据的保护,也需要有足够的安全强度。
2.设备互联网化过程漫长。前面提到,目前主流的控制器还是采用PSTN传输报警信号。这里面又有一个有意思的问题:PSTN对于报警信号的传输实际上并不是很实时,探测器检测到报警到中心监控人员通过PSTN网络收到信号,一般需要15~20秒左右的时间。而大多数情况下,通过互联网传输可以控制在1秒以内。这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差距,15秒内,犯罪分子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这种情况下,PSTN网络依然没有迅速被INTERNET网络淘汰,除开市场应用、标准等因素之外,安全性和稳定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相比于INTERNET,PSTN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网络,对于PSTN的攻击要比INTERNET难得多。因此,在对待报警控制器的网络化方面,国内外的生产厂家均采用了谨慎的态度,在试水网络化的同时,都保留了PSTN的传输通道。因此在报警控制器完全网络化的进程中,可能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3.标准制定势在必行。PSTN模式的报警控制器,已经有了事实上的标准和通讯协议,这给运营服务商的业务推广带来可极大的便利。但是互联网模式的报警控制器,尚未产生标准,各厂商自定义协议,推出各自的产品,这是一个很糟糕的现象,是在重复视频监控的老路。视频监控在发展了多年之后,才逐渐形成以H264、MEPG4的编码协议及国标、RTSP、ONVIF等通讯协议,这个过程中,很多客户和集成商在设备兼容方面吃尽了苦头,直到现在,所造成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报警控制器的网络化应该引以为戒,尽快推出相关标准,引导市场的健康前进。
4.技术支撑需夯实基础。在网络化进程中,业务平台从功能和复杂度方面已越来越高。这已经不是靠某个软件提供商开发一套通用报警软件就能解决问题的了。运营服务公司需要根据自己的业务状况和推进思路,持续不断的升级改进平台功能,使得平台能够最大限度支撑当前及未来的业务拓展,靠购买成品软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运营服务商需要拥有自己的专业技术团队,技术团队不仅仅要懂得技术,更要懂得业务,理解如何设计平台,才能更好的支撑本公司业务的发展,这对于一些实力较小的运营公司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四、结语
从根本上说,互联网仅仅只是一门技术,一个工具,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在于使用这门技术的人。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为报警运营服务行业的新一轮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点,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的同时,行业领导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进行全局宏观布局,以促进报警运营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