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内配线的技术
室内配线不仅要求安全可靠,而且要使线路布置合理、整齐,安装牢固。技术要求如下:
使用导线,其额定电压应大于线路的工作电压;导线的绝缘应符合线路的安装方式和敷设的环境条件。导线的截面积应能满足供电和机械强度的要求。
配线时应尽量避免导线有接头。除非用接头不可的,其接头必须采用压线或焊接。导线连接和分支处不应受机械力的配线在建筑物内安装要保持水平或垂直。配线应加套管保护(塑料或铁水管,按室内配线的技术要求选配),天花板走线可用金属软管,但需固定稳妥美观。信号线不能与大功率电力线平行,更不能穿在同一管内。如因环境所限,要平行走线,则要远离50CM以上。
报警控制箱的交流电源应单独走线,不能与信号线和低压直流电源线穿在同一管内,交流电源线的安装应符合电气安装标准。报警控制箱到天花的走线要求加套管埋入墙内或用铁水管加以保护,以提高提高防盗系统的防破坏性能。
二、室内配管的技术要求
线管配线有明配和慢配两种,明配管要求横平竖直、整齐美观。暗配管要求管路短、畅通、弯头少。线管的选择,按设计图选择管材种类和规格,如无规定时,可按线管内所穿导线的总面积(连外皮),不超过管子内孔截面积的70%的限度进行选配。
为便于管子穿线和维修,在管路长度超过下列数值时,中间应加装接线盒或拉线盒,其位置应便于穿线。
(1)、管子长度每超过40米、无弯曲时;
(2)、长度每超过25米、有一弯时;
(3)、长度每超过15米、有两个弯时;
(4)、长度每超过10米、有三个弯时;
线管的固定、线管在转弯处或直线距离每超过1.5米应加固定夹子。电线线管的弯曲半径应符合所穿入电缆弯曲半径的规定。凡有沙眼、裂纹和较大变形的管子禁止使用于配线工程。线管的连接应加套管连接或扣连接。竖直敷设的管子,按穿入导线截面的大小,在每隔10-20米处,增加一个固定穿线的接线盒,用绝缘线夹将导线固定在盒内,导线越粗,固定点之间的距离越短。
在不进入盒(箱)内的垂直管口,穿入导线后,应将管口作密封处理。接线盒或接线盒的固定应不少于三个螺钉。连线盒与管子的连接应加杯梳。接线盒或接线盒应加盖。线管的分支处应加分线盒。
三、空间探测器的安装技术要求
空间探测器的安装应符合技术说明书的要求。探测器的安装应保证24小时有防拆功能,以防止人为的破坏。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应避免耗子之类的小动物爬行靠近。探测器应安装在坚固而不易振动的墙面上,要用2-3个螺丝固定。探测器的安装应使其前面探测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四、磁控开关安装的技术
磁控开关的安装应牢固、整齐、美观,就尽量装在门的里面,以防破坏。磁控开关的固定组件和活动组件的距离应小于下列数值:
(1)、木门磁开关和铁门磁开关应小于5mm。
(2)、卷闸门磁开关应小于20mm。
五、控制箱的安装技术
控制箱的安装应符合技术说明书的要求。控制箱的固定应不少于三个螺丝,保证牢固。位置的选择要隐蔽,为防破坏,控制箱的操作要遥控开关,遥控开关要远离控制箱安装,要有防拆功能,并用门磁加以保护,遥控开关如用密码开关,其应具有拨错三次密码触发报警功能。
控制箱应安装防拆功能,任何时候被拆都应报警。控制箱的交流电应不经开关引入,如要用开关,则应安装在控制箱里面,交流电源线应单独穿管走线,严禁与其他导线穿在同一管内。
控制箱的引线,从控制箱至大棚一段要求用铁管加以保护,铁管与控制箱要用双螺帽连接。电源箱的安装要高于地面2米以上,要牢固、美观、保证安全。
六、售前服务
售前需提供相关的技术资料,如系统简介、系统使用说明书等等,并且简要的介绍。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提供商品防盗理念方面的有关顾问服务。分析系统配置、可行性、经济效益分析提供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通过总体规划设计和安装现场环境的调查,提出最经济、合理的优化方案。
七、售中服务
专业施工队伍负责施工安装。外地工程派专业技术工程师提供现场施工指导。按合同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系统安装,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调试。产品上都注明了安装以及接口信息,为器材维护提供了极大便利。配合客户建立系统设备管理制度,使系统能长期良好运行。对系统使用人员进行培训,树立正确防盗服务理念,掌握产品特点、日常维护等相关知识。
八、售后服务
定期对系统进行产品追踪、巡检及维护。本地区设备一旦在正常使用中出现运行问题,以最短时间解决问题。
保证及时提供各类消耗、维修材料。所有产品,均有自出售之日起为期一年的品质保证期。所有系统工程,均有自验收之日起为期一年的品质保证期。
九、以下情况需注意
因错误操作、或在非产品所规定的工作环境下使用造成的故障或损坏(包括超出工作负荷)。因使用自编或公开发行软件导致产品不能正常工作的损坏。因事故,滥用、误用造成的损害。因客户维护不当而导致的计算机病毒感染。用户自行更换备件,且该备件未从安众网购买或使用前未征得安众网许可。因安装及使用非标准扩展功能卡造成的故障或损坏。擅自拆机修理或越权改装或滥用造成故障或损坏。人为或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故障或损坏。工程方无相关责任。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