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三届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汇集了多国政要,以及全球科技先锋。大会设置五个板块16个分论坛,其中,最受关注的论坛之一即以“人工智能开创互联网新未来”为主题的移动互联网论坛。
人工智能一词最早出现于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经过近60年的发展,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实现方法进行了很多尝试,包括1957年的第一款神经网络Perceptron、1996年打败卡斯帕罗夫的深蓝以及2016年打败李世石的AlphaGo。本期的智能内参,我们推荐来自乌镇智库的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报告,如果想收藏本文的报告全文,可以在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回复关键词“nc105”下载。
以下为智能内参整理呈现的干货。
| 人工智能的三种定义:
计算机科学理论奠基人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在论文《计算机器和智能》中 提出了提出了著名的“图灵测试”:如果一台机器能够与人展开对话(通过电传设备),并且会被人 误以为它也是人,那么这台机器就具有智能。
而人工智能之父之一的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定义人工智能为“让机器作本需要人的智能才能够做到的事情的一门科学”。
代表人工智能另一条路线, 符号派的司马贺(Herbert A. Simon)则认为,智能是对符号的操作,最原始的符号对应于物理客体。
自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诞生“人工智能”一词 以来,距今已有60年。在这期间,虽然人工智能涉及的不同学科、不同技术发展起起伏伏,但人 工智能整体上一直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并不存在高潮低谷之说。可以说,整个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都是在这样的 模式之中,不同技术在不同时期扮演着推动人工 智能发展的角色。
| AI企业地域分布极不均匀:
2015年全球新增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也达到了806家,算下来平均每10.9个小时就有一家人工智能企业诞生。目前美国还是整个人工智能行业的领导者,欧洲和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也非常迅猛。
美国人工智能企业总数为2905家,人工智能行业主要集中在硅谷高科技技术地区,仅加州的旧金山/湾区、大洛杉矶地区两地的企业数量即达到1155家,占全球的19.13%。国内人工智能发展迅速的地方除了北京上海以外,杭州和深圳也成为目前增长最快的区域,其中,北上深三城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占全球总数的7.4%。
| AI七大应用领域开启科技蓝海:
2015年,马云在德国汉诺威IT博览会开幕式上展示了Smile to Pay扫脸支付技术,此后,生物识别技术收到广泛应用,包括人脸识别技术、眼纹等多因子识别技术等。2016年10月,百度发布了“百度医疗大脑”最新成果,能够通过海量医疗数据、专业文献的采集与分析,模拟医生问诊流程,与用户多轮交流,依据用户的症状,提出可能出现问题,反复验证,给出最终建议。
事实上,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覆盖了零售业、安防、金融、自动驾驶、医疗健康、个人助理、教育等多个领域。
| 资本寒冬让投资更理性:
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明显加快,但是交易额没有明显增加。乌镇智库理事长、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张晓东表示,这主要是因为以往的估值太高,行业存在泡沫,现在资本回归理性,这一定程度上能让行业回到正轨。
全球范围来看,美国与欧洲投资较为密集,数量较多,美国总共获得3450多笔投资。其次为中国、印度、以色列。其中,美国投资项目数位列全球第一,英国总共获得274笔投资,位列第二,中国则以146笔的有记录的总投资数,位列第三。就人工智能企业融资规模而言,中国位列全球第2名。
人工智能领域的并购情况,并购次数较多的企业多为美国企业,包括Google、Apple、Microsoft、Salesforce、Yahoo! 、Intel等 。并购次数,也有大幅度的提升:从2002年的1次,上升到目前的84次。尤其是近两年,2015年并购的次数同比上涨了56.8%。
就像互联网时代有所谓的“互联网+”和“+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也有“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前者注重平台科技,后者注重垂直应用。总体来看,大部分的收购,都是综合性公司水平并购专注技术型公司,而不是更大的垂直并购。机器学习企业的融资额度均超过$50M,超过$100M的有四家企业。相较之下,计算机视觉企业融资额度偏低。
| 国内巨头的不同玩法:
目前,BAT等国内科技巨头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也在抓紧进行战略布局,但是这些公司对人工智能尝试 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商业化维度甚至没有完整的产品线。从目前情况来看,百度目前是全面布局,先后成立了大数据实验室、深度学习实验室和硅谷人工智能实验室。而 阿里和腾讯则是各有侧重。
目前,百度的人工智能产品有度秘、百度地图、百度无人驾驶汽车。另外,百度外卖、百度糯米也引进了 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通过大数据模型推算出餐时间。百度金融依靠图像识别、数据风控技术等能加快信贷产品效率。
阿里的人工智能产品主要应用在两个层面上: 第一是在电商业务,第二则是B端。阿里在人工智能上更多的关注云计算方面。此外,阿里2015年6月联合富士康向日本软银旗下的机器人公司SBRH战略注资7.32亿元,布局机器人领域。
腾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首先是大量考察和闷声收购货投资美国的机器学习平台类创业公司,比 如美国数据公司Diffbot(1000万美元A轮融资)、生命 大数据和数字生命研究的公司iCarbonX(近10亿元A轮融资)。其次,腾讯研发人工智能研究项目,包括WHAT LAB(微信-香港科技大学人工智能联合实验 室)、优图实验室、微信模式识别中心、智能计算与搜索实验室等多个部门。腾讯目前的业务产 品中,微信推出智能机器人“小微”,为用户提供可视化的数据定制服务的云搜,中文语义分析平台 文智,应用于腾讯征信、微众银行、财付通的优图人脸识别等等。
京东也在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等前沿领域的研发,成立了DNN深度神经网络、PCL感知认 知等实验室。
| 2012年起,中国专利数超越美国:
专利方面,美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数累积达到26891项,位列全球第一;中国共计15745项,位列第二。自2001年,中国每年新增人工智能专利数增幅较大,申请数、授权数增长了40倍左右,2011年,资本开始涌入AI领域。自2012年开始,中国的专利申请数及专利授权数就超越美国。
注:
1.报告中的统计数据包含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
2.中国专利只统计“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不在此次统计范围。
3.此次统计只针对在中国申请且申请人也在中国境内的专利,在境外已有专利后到中国注册的不在此次 统计范围。
4.“全球专利”中统计的是各国家专利的PCT申请/授权数,仅在本国申请的专利不在统计范围。
5.专利统计时间以专利申请时间为准。
6.同一专利的不同状态(申请号,授权号)视为一个专利。
人工智能,可以说是“万物互联”的最佳解决方案,同时也被认为是IT领域最重要的技术革命,硅谷巨头们,包括谷歌、IBM、苹果、微软、英伟达、英特尔都在AI算法、AI硬件的研发、收购上都有大量的投入。
智东西认为,移动互联正在趋向饱和。就像李彦宏说的:靠移动互联网的风口,已经没有可能再出现独角兽了。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互联网人口渗透率已经超过50%。互联网未来的机会是人工智能。巨头的研发优势和大数据背景,局限了创业公司的生存空间,但资本的大量涌入依然让AI的创业生态有很好的发展。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