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冀应急产业将迈入“千亿俱乐部”
2015/11/2 11:48   北京商报      关键字:京冀,应急产业,市场规模      浏览量:
首届中国应急产业发展大会日前在北京丰台举办。北京商报记者从大会上获悉,不久前,全国范围内的7个园区获批成为首批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其中京津冀区域占有2席: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河北怀安工业园区。根据计划,到2017年丰台园应急产业预计实现总收入将超过1400亿元;到2020年,怀安工业园产值将超千亿元。发力应急产业不仅让京冀两地在万亿级应急产业“大蛋糕”的分配中抢得了先机,也提速了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首届中国应急产业发展大会日前在北京丰台举办。北京商报记者从大会上获悉,不久前,全国范围内的7个园区获批成为首批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其中京津冀区域占有2席: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河北怀安工业园区。根据计划,到2017年丰台园应急产业预计实现总收入将超过1400亿元;到2020年,怀安工业园产值将超千亿元。发力应急产业不仅让京冀两地在万亿级应急产业“大蛋糕”的分配中抢得了先机,也提速了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丰台与怀安入围首批“国家队”

  应急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应急产业涵盖了消防安全、防灾减灾、信息安全、公共安全等领域。发展应急产业既可以为装备、材料、医药、通信等领域提供新的发展空间,也可能孕育出紧急救援服务等新的产业形态。据统计,2014年全国安全应急、应急装备等领域专用产品和服务的产值达到近万亿元规模。

  业内专家分析称,因应急产业本身的特点,以及与其他产业间的关联性与发展前景,应急产业未来有望成为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下,发力应急产业也加速了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

  以丰台为例,在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的背景下,谋局应急产业有效缩短了“产业真空期”。应急产业是丰台区的主导产业之一,早在2009年,丰台区就开始支持和鼓励区内应急产业龙头企业——新兴际华集团发展应急产业。2011年,丰台区政府与新兴际华集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将北京首钢建材化工厂成建制无偿划转给新兴际华集团,支持其在丰台区建设“两园两院一联盟一中心”应急救援产业基地,打造“北京安全谷”,发展总部研发、成果中试、应急救援培训演练等产业。

  此次京津冀区域入围的另一个示范基地——位于河北省张家口的怀安工业园区,则凭应急产业进一步提升了产业的高端化进程。据介绍,怀安工业园区内规划建设了全国首个应急产业创新示范基地,也是经河北省国防科技工业局批准建立的河北省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基地总体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起步区8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应急救援装备制造、科学技术研发、应急物资储备、救援装备展示等28个创新型公共安全与应急产业。

  根据计划,到2017年丰台园应急产业预计实现总收入将超过1400亿元,年平均增长15%以上;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企业研发经费年均增长20%以上,发展一批应急特色明显、行业优势突出的中小企业。

  怀安工业园的目标则是到2020年,规划入驻大型企业3家、中型企业10家、小微企业200家,实现总投资超百亿元、产值超千亿元、税收达80亿元的建设目标。届时将建成中国首个“国家公共安全与应急产业生态新城”。

  丰台应急产业收入占北京近五成

  据了解,丰台区应急产业链上企业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市场。落户北京丰台区的新兴际华集团,其产业版图庞大,是目前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产销量居于世界首位的球墨铸管生产研发基地,是国内最大的钢格板和后勤军需品、职业装、职业鞋靴、高端纺织品生产研发基地,是拥有军需装备出口权的外军军需品市场的主要采购、加工基地,以及国内天然气非管网运输的行业先锋。

  新兴际华集团全资二级公司新兴重工,自主研发了一系列现场保障、生命救护和抢险救援方面的智能化轻型高机动应急救援装备,产品广泛用于南方冰灾、汶川和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北京“7·21”等重大灾害救援。今年2月,新兴际华集团将19台自主研发生产的智能化轻型高机动应急救援装备交付北京市地震应急指挥部,纳入北京市应急体系,为北京市的应急救援提供服务保障。

  与新兴际华集团同在丰台区的谊安医疗具有国内领先的呼吸机研发优势和年产3000台呼吸机的生产能力,其呼吸机产品是2008年奥运会北京赛场指定现场急救呼吸机;中安财富自主研发的高效消烟降温灭火器曾作为2014年青奥会消防安保装备配备;科园信海医药公司连续多年中标成为北京市CDC储备配送一类及应急疫苗的配送单位;米波通信研发生产的卫星通信系统5型系列装备在执行亚索海域护航任务、南极科考、奥运安保、国庆安保等国家活动和军事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应用的同时,丰台区应急产业的经济效能已经显现。目前,丰台区的应急产业已初具规模,产业区内应急产业企业127家,其中中关村科技园丰台园有102家。2014年工业总产值达150多亿元,实现总收入900多亿元,占北京市应急产业收入近50%。

  我国应急产业发展尚存短板

  应急产业是新兴产业,在我国尚处于培育期。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应急产业的发展正在提速。

  去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到2020年,应急产业规模将显著扩大,应急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批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制造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批自主研发的重大应急装备投入使用,为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提供有力支撑。

  2015年6月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应急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5年)》,该指导目录涉及4个领域、15个发展方向、266个细分产品和服务,在细分产品和服务中包括了无人机、机器人、云计算安全服务等。

  虽然连迎政策利好,产业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但有些问题还是不容回避的。“应急产业是国家应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我国应急产业前景广阔,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新兴际华集团董事长刘明忠表示,这些问题包括应急产业体系不全、大部分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不足,关键应急技术发展缓慢等。

  “在发展新一代应急装备的同时,还必须大力发展实战化演练。”新兴际华集团总经理杨彬分析认为,目前国内应急产业的短板还缺少统一标准、科技含量不足、产业过于分散。针对这些短板,未来应急装备发展的趋势是体系化、标准化、模块化;“十三五”期间在完善微观标准的同时,要做好顶层设计。

  面对应急产业的现状与未来,该如何发力?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冯飞表示,培育应急产业一是要壮大应急产业规模,努力释放应急安全需求;二是要增强应急产业创新能力,实施研发重大应急技术装备;三是要推进应急产业体系建设,抓好应急产业和应急物资储备基地建设;四是要加强国际交流,积极推动和倡导“一带一路”应急产业合作;五是要夯实应急产业管理基础,制定应急产业统计分类目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