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球汽车产销量达到8600万辆,保有量接近12亿辆,仅中国汽车市场,年产销量均突破2300万辆,汽车保有量突破1.5亿辆。目前车联网在中国国内市场的渗透率不到5%,预计到2017年渗透率有望突破25%。这意味着车联网的用户数将从700多万激增至5000多万。假设每辆车能带来3000元人民币的收益,短短两年车联网将拥有1500亿元的市场空间。而根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ABI Research最新预测数据,全球联网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出货量将在2017年达到5090万台。到那时,车联网的比例会从目前的10%左右提高到50%以上。届时,将有超过5亿的车辆会实现智能化。
随着车载智能系统的普及,汽车的角色定位也得到了新的诠释。在用户体验驾驶带来的快感与乐趣的同时,智能化、娱乐化越来越受用户追捧。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可谓难舍难分,智能硬件与汽车互联,已是大势所趋。
一、车联网意义重大
车联网对于交通业而言有助于避免碰撞,减少拥堵和排放,重新构造新的交通方式;伴随而来的是汽车以更为便利的方式运营和维护,我们的居住格局,我们的工作格局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去充分想象的。
对于汽车后服务业而言,车联网将使得服务与制造有机的连接起来,让服务变成一个连续的过程。相伴而生的是汽车维修业、二手车、金融、保险等行业的巨变。但归根到底的目的是让用户获得最好的体验,最舒适的使用汽车。
对于运营商而言,再不能以存量经营的方式发展业务,而是要增量经营。运营商需要不断开发和车联网相关的技术,去推动这个产业的发展,在推动发展过程当中获益。这就是所谓的“流量经营”。车联网如此,其他行业亦如是。而中国移动由于4G部署的非常快,同时我们及时进入了车联网行业,占尽了天时之利,这对于构建协同的生态圈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二、国内车联网市场在需求与政府驱动下快速发展
我国交通系统存在拥堵严重、停车难、客流量巨大、污染等诸多问题,同时随着人们出行方式的改变,对现有交通体系有了新的要求,智能交通作为交通信息化的眼神,同时是智慧城市国家战略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带一路战略大力推进的过程中,智能交通交通扮演重要角色。
我国交通运输部首先强制“两客一危”车辆按照车载定位终端,在2015年上半年实现全面上网,这一强制标准的范围也逐渐向载重卡车等扩大。另一方面,公安部正尝试推行电子标签号牌,加强交通执法和车辆识别。未来如果需求升级,很可能成为中国版的eCall,采用GPS+移动互联网的定位管理方式能实现更为全面的功能,可扩展空间更大。
另外,多国政府出于事故急救、安全防盗等需求,以法规形式强制搭载车联网专用系统,极大加速车联网设备渗透率的提升。类似eCall系统的快速普及,同时也为车联网的其他功能扩展提供了平台。应用的逐渐丰富与车联网设备的渗透率提升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而对于驾车者个人而言,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日渐习惯与各种跨平台的应用与数据的共享。从办公室的PC,到客厅的智能电视,再到手机、Pad等移动设备,都已实现了数据的无缝连接。这一需求业已向车内延伸。其次,安全用车方面汽车诊断应用,配合OBD设备,能及时提醒车况异常,避免造成更大损失。而维修前掌握大致车损信息,有助于享受更透明的服务。
最后从车联网市场本身来看,从商用车车队到4S店,再到创新应用服务,车联网能解决产业链的多个参与者对车辆数据的需求。这些应用盈利模式清晰,也是车联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个人消费者的娱乐需求:消费者已经习惯了PC端、移动端等多屏互动,对于汽车内的信息和应用也提出了无缝融合的要求。
结语:在物联网大热的时代,车联网也被众多互联网厂商和汽车制造厂商看成是可挖掘的新蓝海。未来,由业界联盟和汽车厂商甚至是互联网厂商主导的车联网都将迎来发展热潮。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