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惩作弊 安防产品和技术助力高考公平、公正
2015/6/9 11:48   中国安防行业网      关键字:安防,产品技术,高考,公平      浏览量:
为了打击高考作弊现象,近日,教育部会同中宣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安全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保密局、武警部队及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采取四项措施,整肃考风考纪,其中包括集中开展“打击销售作弊器材”、“净化涉考网络环境”、“净化考点周边环境”、“打击替考作弊”等四大综合治理专项行动。

  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部署2015年高考考务管理工作,关于高考的安防工作提上议程。通知要求,重点打击利用无线电设备考场内外串通作弊、替考和有组织的团伙舞弊等严重违规违法行为;试卷流转过程中始终实行双岗或多岗监督,试卷交接实现在视频监控范围内的无缝化对接,任何情况下试卷和考生答卷不得在考点过夜存放。

高考安防

  一、高考一瞥

  自从1977年10月我国正式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制度以来,从当年570万的报考人数上升到2015年的942万人,也是世界上单项考试人数最多的考试。高考录取率从1977年的4.8%到2012年的74.86%,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现象似乎不在了,但是“一考定终生”的现象还一时难以从根本上改变。高考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一部分,考试本身要求的公正与公平并没有降低。相反作为一项基本能力的体现,高等教育本身也成为了人才的必备条件。而一份好的教育履历对于应聘一份工作常常加分不少。

  二、安防技术在高考各个环节中的应用

  人类的每一项制度自创设以来都不是完美的,会因为本身的漏洞与不足慢慢失去约束力。而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常常能强化并改善制度的有效性。

  以视频监控为例,自2006年北京、上海部分考场首次使用视频监控设备,产生了很好的消除舞弊,确保公正高考的效果。到2015年的高考,视频监控已经成为全国各地高考考场的基本配置,并且延伸到试卷存放、运输、阅卷等各个环节。

  我们看到在高考的考前命题、考场秩序、考后阅卷这三个大的环节中,安防设备都有非常大的应用空间。安防技术本身的中立色彩,能够有效排除人为舞弊的可能,而与远程通讯技术的结合,对于各环节的统一管理与监管都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一)命题、阅卷场所--封闭式保护

  在2009年,四川泸州发生过印刷厂工人泄露联考试卷,造成本应数万考生参加的期末联考被迫作罢。这让我们看到高考保密工作的重要性。

  曾参加高考命题的大连第24中老师刘艳华透露,2013年被抽调参与命题时,命题教师被拉到与世隔绝的一座山里,周围有警戒线,警戒线外是电网,电网外是屏蔽器…老师们在摄像头严密监控下命题。至今,刘老师都不知道自己当年是在哪命题。

  对“命题场所”、“阅卷场所”的保护都涉及到安防行业中的周界防入侵报警系统。报警系统主要包括设在被保护区周界(或围墙)上的检测装置(如红外收发器、振动传感器、接近感应线等),周界报警器及设在终端控制室的报警控制主机,以及各种报警联运装置和传输线路等。在布防状态下,一旦入侵者企图跨越周界,系统即发生报警,终端控制室主机显示器上便可清楚地看到现场报警部位。利用周界防范系统就可实施对场区的封闭式保护。

  周界报警系统大多采用两种方案,一种采用主动红外对射报警设备,另一种采用周界感应电缆报警设备。曾参加高考命题的大连刘艳华老师所看到的电网就是第二种周界感应电缆。

  (二)考场内--出入场所的检测与全程监控

  考场秩序的维护包括入场、考场及突发情况处理三个方面。其中入场检测包括试卷物品和考生、监考人两种类型。其中人员检测还包括人员识别,以防止替考。

  1.“入场检测”

  试卷物品入场:今年各地高考为有效防止试卷泄密,试卷运送全过程启用高清视频实时监控和GPS导航定位系统,试卷保管、分发、启用、回收诸环节实行视频全方位监控和全程录像,试卷袋外加装塑料袋密封。除此以外,一些省市的高考考场一律禁止金属物品的携带,通过金属检测仪器来甄别,为防止夹带与各种隐蔽设备的使用,各考场统一配备钟表、文具。

  人员入场:高考各个考点设置监考员专用通道,监考员携试卷、卡经专用通道进入考场。通过入场通道的分离与针对性检测来保障考场安全。考生入场需接受身份验证,使用身份验证终端仪,通过身份证、准考证、照片、指纹等信息来核实考生信息。

  在入场检测的环节中,最重要的是使用安检门、智能识别等安防技术实现检测快速、准确的要求。此项技术在公共场合的安检系统应用比较成熟,高考考场的大规模标准化使用已经没有问题。

  2.“考场监控”

  高考考场监控得益于视频监控领域的高清化、智能化、网络化,各地高考考场的高清与网络化程度不断提高。高清视频监控的高清晰图像与网络的实时传输相结合,各省市的统一监控能有效防止区域性监考员与考生串通舞弊的发生,震慑不法分子。

  (三)考场外--无线监测与信息阻隔

  各种隐蔽与微型,甚至植入式的作弊设备的出现,都可能会影响高考的公平竞争。要有效阻隔作弊人员在考场内外的信息交流就需要使用无线电干扰与屏蔽技术。目前高考考场实际使用的无线电监测车能够完全覆盖考场范围,甚至于影响考场周边居民区的正常信号通讯。

  另外一项重要的高考网络巡查系统的应用是在实时考场监控系统的基础上,设置集成视频监控平台,通过远程网络的传输使各省市区县可以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同步巡视各大考场。

  三、安防技术助力高考 各地出绝招

  为了打击高考作弊现象,近日,教育部会同中宣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安全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保密局、武警部队及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采取四项措施,整肃考风考纪,其中包括集中开展“打击销售作弊器材”、“净化涉考网络环境”、“净化考点周边环境”、“打击替考作弊”等四大综合治理专项行动。

  (一)河南洛阳:使用无线电监测无人机

  在河南洛阳,防高科技手段作弊的“神器”--一架价值几十万元、飞行高度达500米的无线电监测无人机将投入使用,对考场周围的无线电电磁环境进行监控。

  据洛阳无线电管理局监测站站长蓝志刚介绍,无人机的功能主要是进行电子环境监测,与地面监测设备相比,它的优势是可以升到500米的高空,并且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监测地点,且覆盖面积更大。

  “无人机升到高空可以有效避开障碍物,捕捉无线电信号。”蓝志刚说,对于非法使用无线电信号干扰正常考试秩序的行为,他们以往主要通过固定监测站、移动车辆的形式进行监测,现有的固定监测站最高才100多米,尽管监测能力强大,但受到位置的限制。

  (二)北京:高考试卷保密室全程录像

  记者从北京教育考试院获悉,今年的高考试卷进入保密室后,试卷保管期间每隔6个小时会对保密室监控录像进行回放。

  试卷保密室、答卷保管室在启用前必须全部达标。所有试卷保密室、答卷保管室、试卷分发场所、答题卡扫描场所和评卷场所,均要安装两个以上摄像头,确保全面覆盖、不留死角,工作期间必须全程录像。

  试卷进入保密室后,试卷保管期间每隔6个小时即每天4次:0时、6时、12时和18时对保密室监控录像进行回放;在试卷分发场所完成试卷分发工作后,立即对分发全过程进行回放,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三)福建厦门:所有考场换上高清摄像头

  由于考点建设的时间不同,在今年之前,厦门市一些考点考场的监控仍然为标清。市招办早前介绍说,今年考场标清摄像头全部更换为高清摄像头。

  根据标准化考场要求,现在所有的监控摄像头都是定焦广角镜头,能看清考生和老师的举动但是不能推拉对焦,即不能看到考生答题的情况,这样做也是出于考试保密需要。

  据介绍,摄像头在考试过程中不会转动,为的是减少考场内的噪音,保障考生能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下答题。

  除了考场,全市19个高考考点的视频监控室、校门口及试卷保密室,全部更换为高清摄像头,并与国家教育考试监控省级管理平台实现联网,即省里能看到厦门考点考场的情况。高考后,考场监控还会被随机抽查,回放,看有没有违规行为。

  (四)湖南长沙:使用身份证验证仪对考生身份进行识别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今年高考将新增一项“打击替考作弊专项行动”,考试之前湖南已经对全省所有高中和高校进行全面排查,对涉嫌替考服务、招募替考“枪手”的线索进行全面收集,逐一调查,严厉打击有组织替考作弊行为。

  如何有效在高考中防止替考呢?长沙市每个考点对身份证验考这个环节都相当重视。今年高考所有考点都会使用身份证验证仪对考生身份进行识别。

  在每科考试前,考生都会上交身份证给监考老师,由老师核实考生是否跟身份证相符,开考后,监考老师将所有身份证收到讲台上,由专门的考务人员送到身份核验室去,用专门的仪器进行身份验证,发现身份验证有疑问时,交由现场的公安人员再次用另外的仪器设备进行验证,验证无误,身份证将会送还到考室里。

  四、高考安防未来展望

  (一)智能分析在高考安防中的未来应用

  未来考场监控智能化的应用将更有效、快速的甄别作弊行为。智能视频监控的核心内容是对特定目标的自动检测、跟踪与行为识别,包括运动检测、目标分类、目标跟踪、行为识别等4个方面内容。

  例如对人体的跟踪:首先从实时图像序列中检测出运动物体,再判定运动物体中的人体,然后跟踪人体的运动轨迹,并分析和选定有异常行为的人,最后对行为异常的人进行持续跟踪。

  未来高考视频监控将能够转“被动”为“主动”,通过智能分析可以区分考生行为的作弊可能性。当考生离开座位、相互交谈等行为出现时,视频系统将主动提醒视频巡考员注意。

  (二)未来人脸识别和声纹识别技术将用于高考

  5月27日,记者从北京召开的“新信息技术下高校外语测评变革与创新”研讨会上获悉,人脸识别系统与声纹识别技术或将在不久的将来应用于高校测试考生身份识别。

  研讨会上,来自全国百余所高校的逾300名外语学院、教务处及信息中心的教师代表共商高校外语测评改革发展。围绕“新信息技术下高校外语测评变革与创新”这一核心主题,研讨会从专家观点、技术实现、经验分享与院校交流四个方面依次展开。北京外研讯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科院自动化所博士王卓展示了当下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外语测评与智能评阅方面的先进成果。其中,由外研社开发研制的“FiF测试系统”中的语音合成、语音识别、语音评测、英语作文评阅、机器翻译等技术得到了高度肯定,该设计团队设计的的人脸识别系统与声纹识别技术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应用于高校测试考生身份识别。

  据介绍,“FiF测试系统”是国内首款支持高校大规模外语在线测试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及听、说、读、写、译全题型智能化评阅的新一代数字产品。该系统基于云计算的技术架构,可稳定支持高校大规模外语在线测试,实现从出题、组卷到考试、评阅的考务全流程信息化管理;该系统集成科大讯飞领先的核心技术,首次实现了听、说、读、写、译全题型的智能化评阅,可帮助教师快速出题、按需组卷及科学统计分析。

  小结

  在考试当中安防技术的使用是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防止考试作弊行为的发生,实现考试择优选才的目的,保障参考考生的权益。因此重视与关注高考安防技术发展情况,切实有效地发挥安防设备与技术的应有功能,才能应对“高科技”舞弊对高考公正的挑战。

    声明:凡文章来源标注为“中国安防行业网”的版权均为本站所有,为行业网原创及伪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安防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