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城市生活也越来越面临一系列挑战,高密度的城市生活模式不免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也是智慧城市备受关注的原因,通过智慧的手段,让城市的发展更加和谐有序,智慧交通无疑是城市居民最盼望率先实施的项目。如果城市像一个人,那么道路是城市的血管,交通则是城市的血液流动。如果血液流动停止,人无法活下去一样,很难想象一个一直拥堵的城市,能够获得健康良好的发展。
智慧交通也被广大企业视为新的市场机会。来自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4年城市智慧交通市场规模达246.4亿元,同比增长25.3%,2010年至2014年复合增长率达24.6%。英特尔物联网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陈伟表示,英特尔的物联网战略落实在4个主要的垂直领域,交通正是其中之一。智慧交通将给现有的交通系统和人们的出行效率带来怎样的改变?
一、盘活道路资源
4月22日,苏州工业园区的现代大道上,一辆救护车向九龙医院疾驰,一位家长正急着将自己晕倒的孩子送往医院。每当救护车来到一个路口,信号灯就瞬间转绿,通畅的行驶为抢救赢得了时间。一路绿灯的背后,是交管部门的空中智能交通绿波控制系统,只要轻点鼠标,就能远程遥控道路上的信号灯。
路是交通的基础,盘活道路资源的智能交通系统,是智慧交通的“地基”,交通信息采集、处理和发布,则是智能交通技术的核心内容。以苏州工业园为例,智能交通系统已经覆盖了4条主干道的70个路口,园区道路通行能力因此提升了16%,主干道事故下降了5%。
智能交通系统,其实正是物联网应用的重要体现。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局长周明亮介绍说,近年来,新加坡在路侧布设了大量传感器,可以提供实时信息进行实时的路况分析,并可以对一些事故进行及时反应。
在国内,最为成熟的智能交通物联网应用当属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利用这套系统,司机只要手持一张智能卡,以20公里以下的速度通过收费站,就可以自动计费。到今年年底,ETC将基本实现全国联网。业内专家表示,将来这项技术还将应用于停车、拥堵调节收费等方面,并将实现网上充值和自动扣费。
二、让出行“更靠谱”
如果说由政府主导的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还有点儿“润物细无声”,那么由企业主导的出行方式创新,则让普通人直接地体会到“互联网 交通”给生活带来的改变。
2013年年初,打车软件的“烧钱大战”让无数人第一次尝试用手机打车。随后,互联网厂商和线下巨头们在智慧交通方面不断投入,业务范围从出租车拓展至专车领域,让人们的出行方式更加丰富。现在,智能交通又延伸到了对社会闲置车辆和运力的利用领域。
2014年,共有超过20家拼车应用软件得到总金额超过2亿美元的融资。今年4月,“滴滴快的”推出“一号快车”,5月又在8个城市上线“滴滴快车”,同月,“嘀嗒拼车”宣布完成1亿美元C轮融资。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此前公开表示,拼车服务值得肯定。拼车服务正建立在用大数据缓解城市高峰期运力短缺的基础上,有望缓解“打车难”。
在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王笑京看来,无论是手机打车,还是互联网专车,或者现在红红火火的网上拼车,其实都是通过技术手段打破信息不对称,使出行资源更有效率地实现供需对接,“通过技术实现了扁平化,体现出智慧交通对交通行业产业结构和服务方式带来的重大变化”。
互联网企业切入智慧交通信息服务的另一个突破口是与用户位置信息结合的信息推送服务。百度地图事业部应用技术总监李志堂表示,百度正在尝试向用户推送公交电子站牌和交通阻断等出行信息,“基于这些信息产生的第三方应用,也会让普通人的出行更‘靠谱’”。
三、车联网的远大前程
在今年年初举行的国际消费电子展上,种种神奇汽车大出风头。奔驰发布了自己的无人驾驶概念车,这一车型不但能明确地向前后车辆传递停止、慢行等信息,还可以识别行人的状况。宝马推出了远程泊车系统,驾驶员只要把车辆放在停车场中,通过智能手表下一个简单指令,车辆就能自动泊进停车位。沃尔沃则发布了自行车防撞预警系统,使用这一系统,就可以把潜藏碰撞危险的车辆情况自动推送给自行车骑行者,并让其头盔发出警报声。
在道路管理和出行方式的智能化后面,汽车本身的智能化也被视为智慧交通的有机组成部分。尽管从目前来看,还并未出现革命性的创新,但车联网正在一步一步地从蓝图走向现实。芯片厂商英伟达今年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浮点运算能力超过1万亿次的移动芯片,在2000年,这样的计算能力需要1万个处理器同时工作。英特尔的智能汽车控制系统能够通过内置摄像头识别驾驶员的手势和语音,直接与汽车进行互动。
通过互联网技术,人与车、车与车之间的互动正在逐步深入。在北京世纪高通科技有限公司大数据事业部总监李建军看来,车联网对智慧交通的贡献,除了提升汽车的驾驶安全性和效率之外,还来自于提供更多底层数据。“从数据规模来看,在未来的5到10年内,随着车车通信、车路通信的发展,一定会获得海量的交通数据。在这个基础上叠加各个方面的应用,就能有效地缓解交通方面的压力。”
四、解读智能交通的数据密码
智能交通系统作为融合通信、计算机等多种现代技术的智能化交通管理与服务手段,被认为是解决日趋恶化的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国外,日本的智慧道路系统、欧洲的绿色智能交通、美国的智能驾驶战略都是智能交通发展的有效实践。其中,大数据分析功不可没。
“人还没到,信息先到,你要去的那条路堵没堵车,提前就能知道。”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马赟说到。交通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过去靠人在地面指挥,后来坐在监视大屏幕前监控,现在实现了自动监测、有异动时自动报警。交通信息服务正在向着智能化方向迈进,电子站牌、动态导航仪、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等也逐渐走进大众生活。
今年“五一”小长假时,不少外出的游客都感受到了大数据信息及时推送的服务,在景区人流量监测、省市高速城市道路路况播报、道路拥堵提示等。“五一”节前,高德公司依托大数据分析能力,提前预判了哪条高速路在什么时间段交通流量大,会造成拥堵。在智能交通领域,大数据在疏导交通、提高管理决策能力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凸显。
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出交通规律,为交通出行提供优质服务是未来的发展趋势。5月4日,交通部发布了关于开展全国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工作的通知,将尽快实现跨区域、跨部门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更好提升道路运输行业的服务、监管和决策水平。预计从今年5月初到明年底,完成从数据整合到应用提升的全阶段工作。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