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对讲系统、城市报警与监控建设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最先是在城市交通、重要单位及一些高档住宅领域应用。这些系统经历了三个建设高潮:一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相关单位开展的单点工程建设;二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围绕住宅、社区开展的系统建设;三是从2003年开始公安部在全国开展了由政府投入,公安机关建设、应用、管理的针对社会面的安全技术防范报警监控系统建设。现在已有不少地方建立了城市动态监控报警网络平台,形成了覆盖包括重点要害单位、居民住宅小区、公共场所和移动目标在内的全方位、立体的技术防范网络。
到目前为止,全国重点单位、要害部位已建成安全技术防范报警监控系统50多万个,公共场所和住宅小区、社区安装的报警监控系统已超过150万个,社区楼宇对讲系统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并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归纳起来,这些产品的用户有三类:一是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报警与监控系统,二是公共场所的监控报警系统,三是社区居民的楼宇对讲、报警监控系统。前二者的系统完好率大于后者,主要是他们有比较专业的系统维护公司或者工作人员。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作为使用楼宇对讲系统的社区居民并不是产品直接的购买者,而恰恰是楼宇对讲系统“瘫痪”率最高。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呢?
1、消费者无权选择产品
楼宇对讲系统在国内市场是个很特殊的产品:决定买什么产品、用什么品牌、要什么功能的产品,并不是花钱的人,而是由房地产商决定。所以,使用者、消费者没有机会选择产品。因为用户买房子的时候,房地产商已经安装好了。产品的质量好与坏、自己是否喜欢,消费者完全不知情。更让用户无可奈何的是,房子质量有相关的法律去规范,而楼宇对讲系统仅仅是房子的附属品,并没有相关的法律去制约。
2、楼宇对讲厂商依赖房地产商
正是这种依附不对等关系,楼宇对讲厂商很是明白,房地产商需要什么产品,楼宇对讲企业就生产什么样的产品,以满足房地产商日益发展的需求。既有上万元一套的高档产品,也有几十元一套的普通产品。一些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楼宇对讲厂商说,现在面临一个两难的境地,为什么呢?楼宇对讲厂家是依赖房地产商的发展而发展的,甚至可以这样讲,假如房地产的发展停滞不前了,楼宇对讲厂家也很难发展,所以,我们自己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却没有话语权。
3、厂商无奈成为“替罪羊”
在整个智能化小区建设中,只有楼宇对讲产品可以到达每一个家庭里面,并且可以和管理处建立最直接的联系;同时通过中央管理服务系统远程进行互动,所以消费者最直接看到的、使用的就是楼宇对讲门口机和室内机,出了问题都把“责任清单”贴在楼宇对讲产品上。而事实上,楼宇对讲系统既包括门口机、室内机,同时也包括线缆、电源及其他产品,更重要的是系统设计、施工,只要其中某一环节出了问题系统都不能正常运行。
更有甚者,房地产商一再压低价格,致使楼宇对讲厂商在利润极少的情况下却还要承担整个系统运行好坏的责任,成为这个系统的“替罪羊”,而房地产商卖完房子拍屁股走人数钱偷着乐。
4、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是个问题
使用产品的消费者并不是产品的购买者,更何况这是个高度集成的系统,牵涉到方方面面,系统出现了问题也无法知道是谁的问题。深圳市某公司副总经理刘长城认为,产品有使用寿命规定,有的系统运行瘫痪是属于年限过长,到了系统改造阶段。在保修期内的报警监控、楼宇对讲系统瘫痪的责任划分从概率来排序应是:产品生产商,系统安装工程商,物业管理公司,小区业主等。产品生产商的责任,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低劣或技术性能标准达不到使用要求,引起系统故障频繁,导致系统瘫痪;属于工程商的责任主要表现在系统设计不合理,施工布线有隐患,使用假冒伪劣产品,售后服务差致使小问题引发大问题等等;物业管理公司或者系统维护公司的责任在于日常对系统的维护能力差,技术素质低,对系统不熟悉,没有维修基金进行正常的系统运行保养;属于业主责任的可能性非常小。
所以说,绝大部分瘫痪的系统都是因为找不到工程集成商和产品生产商,而物业公司又没有进行系统维护,致使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
由以上分析可见,楼宇对讲、报警监控系统瘫痪的责任可能是多方引起的。所以,首先应该严把产品质量关,同时,工程商施工要规范化,最后,系统日常的精心维护也很有必要。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