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这两批北京专精特新“小巨人”中的智能产业玩家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人工智能、大数据、智慧城市、云计算、半导体五大领域分布公司对多,分别为27个、24个、23个、13个、12个,占比达21%、18%、18%、10%、9%。其中,智能驾驶企业算在人工智能范畴下。
2022年3月份,北京经信局公布了第二批2021年度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结合此前公布的第一批名单,我们发现在1036家上榜企业中,有大约130家企业分布在智能产业。这些智能产业“小巨头”,代表了当下中国部分最前沿的智能“硬科技”实力。
经梳理发现,在130家北京专精特新“小巨人”中,既有像格灵深瞳、墨奇科技、瑞莱智慧、灵动科技这样的人工智能企业,又有千方科技、泰瑞数创、云粒智慧这样的智慧城市玩家。同时,在当下热门的智能驾驶细分领域,驭势科技、新石器智慧、踏歌智行等玩家都崭露头角,此外,还有云计算、大数据、半导体、机器人、物联网等领域的众多“硬核”企业也登上榜单。
通过对这两批北京专精特新“小巨人”中的智能产业玩家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人工智能、大数据、智慧城市、云计算、半导体五大领域分布公司对多,分别为27个、24个、23个、13个、12个,占比达21%、18%、18%、10%、9%。其中,智能驾驶企业算在人工智能范畴下。
人工智能企业占2成
北京不愧是我国“人工智能第一城”。在上榜北京2021专精特新“小巨人”的智能产业玩家中,有27个可以比较明显地被划归人工智能企业,占比约21%。它们所聚焦的技术和业务,覆盖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智能驾驶、AI医疗、AI安全等多个领域。
计算机视觉领域,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人工智能企业们布局的重点。
创立于2013年的格灵深瞳就是一家计算机视觉玩家,目前已将AI技术已在城市管理、智慧金融和商业零售三大领域实现成熟落地,2020年营收达2.4亿元人民币。创始人赵勇博士毕业于美国布朗大学计算机工程系,目前已经带领格灵深瞳冲刺科创板完成注册,有望成为科创板AI软件第一股。此外,澎思科技等也是类似玩家。
而创立于2016年墨奇科技将视觉识别的对象从人脸、人体转向了掌纹,主要产品有非接触指纹采集仪、指掌纹AI识别系统、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平台等。据官方报道,墨奇已构建了超40亿级的指纹平台,累计处理了上百亿的指掌纹数据,产品覆盖全国28个省份。
无论从软件还是硬件切入,视觉AI玩家们在北京专精特新“小巨人”阵营中存在感十足。不过,这批视觉AI玩家目前都面临在安防、金融、智能手机等场景以外寻求新发展空间的挑战。
再看看AI医疗,推想医疗、安德医智公司、医准智能等公司都登上了专精特新“小巨人”榜单。其中,AI医学影像解析是多家公司关注的领域,这些玩家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将医学影像数据进行训练后得出模型自动挖掘医学图像中的规律,辅助医疗。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企业布局其他细分AI方向。比如成立于2009年的北京深演智能公司专注于AI营销,创立于2016年的北京金睛云华公司专注于AI安全……
24个智慧城市玩家
仅次于人工智能,在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分布最多的是智慧城市企业,达到24个,占18%。
这些公司,关注的领域横向覆盖城市治理、交通、水务、电力等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纵向则涉及终端、网络、操作系统、云服务等各个层面。
有多家企业凭借物联网硬件能力,在交通、安防等领域吃下行业红利。比如北京千方科技公司,其年一半营收来自于智慧交通板块,2020年超45亿,新业务覆盖云控平台、视频上云、AI稽查、路网监测评价等多个方面;公司另一半营收则来自于子公司安防龙头玩家宇视科技,其智能监控设备、边缘盒子等产品及行业解决方案,同样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板块。此外,北京多维视通、中交兴路等公司都有类似特征。
智慧城市软件商也同样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中的代表。以泰瑞数创为例,这家以软件代理起家的企业成立于2004年,如今已成为中国领先的数字孪生城市技术服务商,并将解决方案扩展到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智能驾驶三个方向。
还有一些玩家深耕水务、电力等垂直领域。比如成立于2010年中电科安,是数字配电产品和低碳节能服务提供商;成立于2016年的北京清环智慧水务科技公司,专注于排水管网在线监测及智慧排水技术的研发……这些企业能够入选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大多因为他们在垂直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
半导体、机器人、智能工业玩家众多
北京不是国内半导体发展最壮大的地区,但在北京2021年度专精特新“小巨人”中仍有12个半导体领域公司。也就是说每十家智能产业企业中,就有一家是做半导体的。
这些公司中有多家IC(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商。
比如成立于2002年的中电华大电子是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芯片首家供应商,如今已经进军智能安防等多个物联网领域;成立于2016年的思凌科是一家物联网通信芯片设计商,其自研窄带电力线载波芯片广泛应用于智能电表、智能家居等领域。
再来看看机器人领域,一共有8家企业登上2021年度北京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
入选北京专精特新“小巨人”的机器人公司,则在当下机器人领域打出差异化,比如2015年成立的博雅工道,主要专注于乐高式水下机器人,通过“水下无人机”实现水下摄影、辅助潜水、辅助游泳等一系列功能;成立于2014年的石头世纪是一家登上科创板的扫地机器人企业,它在2021年营收同比增长28.84%达58亿元,让很多其他同行难以望其项背。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智能工业领域,这是“十四五”期间国家大力强调的领域,在2021年度北京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也分布了7家。
在这些智能工业玩家中,有企业已经在这个难度较大的领域落地了比较有影响力的AI工业方案。比如,创立于2017年的北京阿丘机器人是一家清华系AI工业创企,目前工厂自动化转型需求,公司研发的AI深度学习视觉检测平台软件AIDI已在多家行业头部客户上线使用。